不只“洋快餐”是“垃圾食品”!
说起“垃圾食品”,你领先个想到的是什么?炸鸡?汉堡?这些“洋快餐”的典型食物,无疑是大家公认的“垃圾食品”。但是“垃圾食品”可远远不只这些“洋快餐”,看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也许会让你大吃一惊。
它们中有大家都容易想到的油炸食品、腌制食品、汽水可乐类饮料、方便食品(方便面和膨化食品)、冷冻甜品、烧烤食品,还有大家也许没想到的加工肉食品(肉干、肉松、香肠、火腿等)、饼干(不包括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罐头食品和蜜饯果脯食品。
看到这个结果你是否会惊讶,天啊,这么一看超市里卖的除了生鲜之外,剩下的几乎都是“垃圾食品”!而且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食物还只是以西方饮食习惯的食物为主,而像油条、煎包这些传统的中式食物中,也有不少是“垃圾食品”呢!而这也恰好是很多中国家长的误区——“洋快餐”是“垃圾食品”,中式快餐不是“垃圾食品”。“垃圾食品”可不是这么简单划分的!
什么是“垃圾食品”?
“垃圾食品(Junk Food)”是指仅仅提供一些热量,而无其它营养素的食物;或是提供超过人体需要,变成多余成分的食品。而且“垃圾食品”往往含有很多食品添加剂,这些食品添加剂虽然在每种单独的“垃圾食品”中都是在安全范围内的,但是它们在人体中累积起来,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是不能被忽略的。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维生素、低膳食纤维、低矿物元素,这“三高三低”是“垃圾食品”的通病,也是“垃圾食品”引起健康问题的症结所在。
以火腿肠这种常见的加工肉类食品为例,它本身属于高蛋白食物,不恰当的食用就会提供超过人体所需的能量,可能转化为脂肪,引起肥胖。而且这些加工的肉类食品或多或少含有亚硝酸盐,可能有导致癌症的潜在风险。同时这些食物中含有的防腐剂、增色剂、保色剂、食用香精、增鲜剂等多种食品添加剂会加重肝脏负担。而且很多的加工肉类食品都是高钠食品,大量进食可导致盐分摄入过高,而高盐饮食是引起高血压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不要被“垃圾食品”中的健康元素欺骗
水果不是健康食品吗?现在很多果汁不是说添加了维生素C吗?喝果汁补充维生素是不是很健康呢?
市场上卖的果汁多数是果汁饮料。某些果汁饮料上会明确标注上果汁含量,也就是说这些果汁都并不是纯果汁,还加了很多水。而为了让被稀释的果汁还有果汁味,所以还需要添加调味剂、增色剂、增稠剂以及糖。所以这些果汁比鲜榨果汁有着更漂亮的颜色、更美味的口感,但是实际上却是几乎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调味糖水。即使加入了维生素C,从总体而言,也是弊大于利的。
很多水果本身就富含维生素C,为什么还要人工添加维生素C呢?因为在加工过程中,水果中维生素C已经被氧化,不再有营养价值,所以才要人工添加。事实上,大多数食品的加工过程,都是对食物营养的破坏过程。即使是纯鲜榨果汁,其营养价值也比不上被榨之前的新鲜水果。并且目前餐厅里出售的鲜榨果汁、花生浆,以及茶楼里的养生茶、花果茶等饮品,多数仍是各种香料调制出来的饮料。但是这些帖上“纯天然”、“养生”等健康标签的“垃圾食品”更值得我们注意。
以酸奶为例,酸奶营养吸收好,并含有益生菌,是公认的健康食品。但是为什么有的产品要刻意强调自己含有所有酸奶都含有的益生菌(没有这些菌,牛奶是不可能发酵成酸奶的)呢?因为它们根本就不是真正的酸奶。仔细看这些产品的说明会发现,在酸奶中混杂了很多含乳饮料,也就是加上了调味剂的掺水牛奶。
还有目前市场上很多无糖食品,其实只是没有加蔗糖,而食品本身消化之后就是糖,所谓的“无糖”只是健康概念炒作。
“垃圾食品”会上瘾吗?
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列举出几个“垃圾食品”可能引起的疾病。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现代“富贵病”,“垃圾食品”还可以导致胃溃疡、胃食管反流、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升高。
而且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来说,“垃圾食品”对于健康的危害更大。“垃圾食品”是高能量的,所以“垃圾食品”吃多了,孩子不会觉得饿,影响食欲及正餐的摄取。而“垃圾食品”其他营养素含量极少,长期食用将造成营养失调,阻碍生长发育。有研究认为,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将导致大脑极度缺乏多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尤其是缺乏大脑神经元的重要组成成分欧咪伽-3脂肪酸时,会引起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受损,可能引发儿童多动症及暴力倾向。还有研究认为,“垃圾食品”的食用会增加哮喘等与过敏有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垃圾食品”有这么多危害,但是却还是欲罢不能呢?是不是“垃圾食品”有成瘾性?
可能。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糕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发生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吃垃圾食品成瘾后的实验鼠对一些健康食品产生排斥性。
波士顿大学医学院成瘾症实验室研究认为,不断堆积的脂肪中的一些物质也会改变大脑的奖赏阈限,进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只有吃得更多,才能获得满足感。而让老鼠摆脱高热量食品,可能导致大脑出现与戒毒和戒酒类似的变化。
撇开这些研究的真实性和价值不谈,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垃圾食品”很好吃。研究发现,对甜食和高盐食物的偏好是人类共有的基因决定的,而大多数“垃圾食品”都有着甜与咸的口味,更能够给人们带来饮食的愉悦感。
但是“好吃”不等于“营养”,更不等于“健康”。而且“垃圾食品”之所以这么好吃,部分还得归功于那些与健康绝对挂不上钩的食品添加剂。
没有“垃圾食品”,只有“垃圾饮食方式”
巧克力是一种补充能量很好的食物,所以我们在进行爬山等运动时,常带上一些巧克力以快速补充能量。但是如果在平时无节制地吃,巧克力也会变成容易让人发胖的“垃圾食品”。糖、蛋白质、脂肪其实也是人体需要的,只是当它们的摄取量超过正常需要之后,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
所以,是不是“垃圾食品”,其实更重要的是看我们怎么吃。一切都是一个“度”的把握。
不可否认,绝对一点垃圾食品都不吃,在这个高度工业化的社会是很难做到的。为了避免“垃圾食品”产生的健康问题,压抑自己的食欲,甚至产生神经性厌食,无疑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所以防止“垃圾食品”对我们健康产生危害,较重要的是增加自己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学会识别“垃圾食品”,建立起节制、平衡的健康饮食习惯。
■ 健康饮食习惯,从小做起
研究表明,饮食偏好和进餐模式在儿童阶段已形成,儿童时代的食品选择和饮食习惯将会对人的一生造成重要影响。
孩子爱吃“垃圾食品”,很多情况是父母造成的。不少年轻父母会用形状和味道都颇具诱惑的“垃圾食品”来帮助宝宝完成断奶过程,却不知道这可能从小就培养了宝宝对“垃圾食品”的饮食偏好。出于对孩子的喜欢,很多父母不对孩子选择“垃圾食品”进行限制,或父母认为偶尔吃吃无妨,但是孩子自己是不知道节制的,“偶尔”一不小心就成了“经常”。更糟糕的是,许多父母经常会不自觉地把“垃圾食品”作为对孩子的奖赏,这会对孩子产生鼓励吃这类食物的心理暗示。许多妈妈自己也是“垃圾食品”爱好者,给孩子做了不良示范。
对饮食的偏好是天生的,但是饮食习惯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父母对于孩子饮食的控制是必要的,同时教给孩子健康饮食知识,也对帮助孩子减少“垃圾食品”食用有着切实有效的作用。毕竟,健康饮食习惯从小开始,也应当从小做起。
北京中山医院专家提醒您:在患有肠胃病后一定要积极治疗,平时注意饮食护理,保持好的心情,才能控制病情的复发。北京中山医院MHR阶梯免疫重组疗法是治疗炎症性肠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修复糜烂、溃疡黏膜,对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直肠炎,克罗恩等炎症性肠病达到根治的效果。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