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科学发掘的帝陵在哪里?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下面就跟360常识网一起具体看看最早科学发掘的帝陵等相关内容。
历史沿革
明十三陵建于1409~1645年,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这一文物古迹,从解放初期就开始进行维修,并将十三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
195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十三陵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国务院公布八达岭—十三陵风景区为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1991年,十三陵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
1992年,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是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最早科学发掘的帝陵
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二皇后的合葬陵,位于长陵西南2公里的大峪山下。这是十三陵中第一座被正式发掘的皇陵。也是我国正式科学发掘的第一座帝陵。
万历十一年(15幻年)春天,朱翊钩趁祭陵之便,带领文武官员、术士、钦天监等在天寿山亲自选定陵址,确定建陵规制.翌年动工,历时六年,役使军匠、工匠达三万余人。主要建筑有陵门、棱恩门、稜恩殿、明楼、宝城、宝顶和地下宫殿等部分。明末以后,除明楼、宝顶外,其他地面建筑都遭到多次破坏。
定陵的地下宫殿,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埋葬朱翊钓和他的两个皇后的地方,也是陵墓建筑中的主要部分。封建皇帝为了长久保存他们的陵墓,防止被人挖掘,不仅编制了许多神话,还把坟墓封藏得极为严密,因此揭开地下宫殿,是一件十分艰巨的工程。1956年5月,定陵的试掘工作正式开始。
发掘工作从宝城内侧开始。工作不到两个月,发现了隧道,两侧是用砖砌成的极厚的两道大墙,所以也称“砖隧道”。这是下葬时运送棺椁的道路.随后又在明楼西面开了一条探沟。当挖到隧道的尽头时,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墙上嵌着一块小石碑。小石碑上面刻着十六个字:“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对下一步工作进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根据隧道走向和小石碑的指引,又发现.了石隧道。石隧道呈斜坡状,深入地面20多米。到1%7年5弓,在石隧道的尽头挡着一堵大墙,这就是小石碑上所指示的“金刚墙”。仔细看去,“金刚墙”的中央有一处墙而显露出曾经移动过的痕迹,好像是一座门,虽然它是用灰浆粘和着,由于随道内填土的挤压,墙面向内倾斜一点,这就是“金刚门”。取掉“金刚门”的封砖,便进入地宫的隧道券。隧道券西头,紧接地宫前殿的第一道大门,进了大门便到达地下宫殿了。
地下宫殿的前、中、后三殿之间各有一道石门,石门背面,与门外铺首相对的地方/有凸起部分,用以承托“向来石”。“自来石”是顶门用的石条,两端刻莲瓣,略宽,中间略狭,通高1.6米。在石门关闭时,“自来石”上端顶住门内凸起部分,下端嵌入券门地面上一个凹槽内。这样从外面推石门,便推不幵了。发掘人员是从门缝伸迸铅丝套,将自来石”套住移幵,石门才被打开的。
地下宫殿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组成。前、中殿为长方形,全用“金砖”(大型方砖)铺地。中殿有汉白玉雕的宝座三个,作用同长明灯一样的大型青花龙缸一只,黄琉璃制的五供;后殿面积为地宫中最女,长30.1米,宽9.1米,高9,5米,地而用磨光花斑石墁砌,棺床中央放置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后的棺椁,三具棺椁周围放有玉料、梅瓶及装满随葬器物的红漆木箱。左、右两配殿,或称库房,是存放随荞物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