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木结构殿宇是什么殿?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下面就跟360常识网一起具体看看世界最大的木结构殿宇等相关内容。
太和殿
故宫所有的宫殿建筑,从建筑規模到屋顶形式,一律保持严格的等级区别。例如殿宇的开间,明代以九间为最尊贵(清代增至十一间),以下则按七、五、三等数目递减;屋顶式样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级,依次而下为重檐歇山、单檐芜殿、单檐歇山、悬山等。故宫内的建筑就是按照其使用性质和所在位置的不同,采用不同屋顶形式和房屋间数,以区别主要建筑和次要建筑。太和殿是一座面阔十一间重檐庑殿顶的建筑?它高约35.05米,宽约63米,进深约37.17米,而积2377平方米,与四角单檐攒尖顶的中和殿,重檐歇山顶的保和殿,前后排列在约2米高的工字形台基上,组成一组,俗称三大殿,台基有稳重浑厚的须弥座作基础。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台基分为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白玉石栏杆围绕,龙民纹饰的望柱下面伸出排水用的浮雕白石螭首、(龙头),这是作为台基的排水管.下雨时,水由1142个龙头冲出,千龙吐水,蔚为大观.太和殿也是人们常说的“金銮殿”。明朝叫奉天殿、皇极殿,清朝顺治二年改叫太和殿。殿内共有七十二根楠木柱,六根蟠龙金漆柱。重檐四阿庑殿顶,彩画为双龙合笼大点金,都是封建社会最尊贵的规格和形式。殿的中间设有槠木金漆雕龙宝座,左右有对称的宝象、角(16,音陆)端.仙鹤、香筒等陈设,都是铜胎嵌丝玦琅制品。象驼究瓶,内装五谷,象征太平,五谷丰登。角端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可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方语tr,只有明君,它才捧书而至,护驾身旁。
殿内屋顶正中盘龙金凤藻井,倒垂着圆球轩辕宝镜。轩辕镜相传是中国远古时代轩辕氏一黄帝所造。皇帝高挂此镜,以示自己是正统皇帝。明清两朝曾有二十四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每逢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辰)、册立皇后、派将出征、公布进士黄榜以及赐宴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官朝贺。
历史功能
如今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关于皇帝上朝的地点,其实不在太和殿,纵观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上朝,称御门听政,而当有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大臣,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地点也因此变为养心殿。
建筑风貌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它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庞大也是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
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其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中国古代建筑之首。而太和殿之上为建筑形式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镇瓦,这些镇瓦兽排列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照建筑等级的高低而有数量的不同,最多的是故宫太和殿上的装饰(共有10个),这在中国宫殿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显示了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第一个饰物是一个骑凤仙人,相传原是南朝齐明王,后修道升仙。
仙人之后是十个小兽: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在其它古建筑上一般最多使用九个走兽。这里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只有太和殿才能十样齐全。中和殿是七个、保和殿是九个。其它殿上的镇瓦兽按级递减。天安门上也只是九个。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