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心脏移植有多早?古有扁鹊换心的语言,神话中更是有比干被挖掉心脏而不死的传说,心脏真的可以离开人的体内吗,人与人之间的掏心掏肺真的可以存在吗?下面就跟360常识网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最早的心脏移植等相关内容。
心脏移植简介
心脏移植主要是针对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疾病进行的外科移植手术。是将已判定为脑死亡并配型成功的人类心脏完整取出,植入所需受体胸腔内的同种异体移植手术。受体的自体心脏被移除(称为原位心脏移植)或保留用以支持供体心脏(称为异位心脏移植)。手术后平均生存期为13年。目前,我国每年心脏移植手术100余例,三年生存率大于90%,五年生存率大于85%。心脏移植并不是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方法,而是作为挽救终末期心脏病病人生命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一个治疗手段。
世界上最早的心脏移植
人的生命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心脏的跳动,因为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中枢,因此人的心脏一旦损坏,那么人类就会失去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能不能直接给病人换一个心脏呢?
1967年12月3日,在被称之为“彩虹之国”的世界十大最穷的国家之一的南非开普敦医院手术室内,一场关乎人类未来医疗科技发展方向的手术正在紧张的进行中,最后巴拉德勒教授向世界回答了这个问题,心脏移植手术是可行的,并且通过手术为一位病人移植了一颗健康的心脏,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心脏移植手术。
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疾病的病人来说,打开自己的胸腔,取出自己不堪重负的心脏,移植上捐赠者的心脏是自己唯一生存的机会。事实证明,通过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病人,80%能都在手术后获得两年的时光,而对于没有移植排斥反应的病人涞水,术后可以延长十年以上的寿命,心脏移植手术可以称之为从死神手上抢夺生命。
目前心脏移植手术是世界上最普及的器官移植手术之一,全世界每年有近万人通过心脏移植手术重获生命,中国也于1978年掌握了心脏移植技术,手术后病人成功生活109天。
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在科技的发展下,曾经作为人类的最重要的器官的心脏,在半个世界前就被人类找到了移植的办法,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人类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寿命必定越来越好。
术后护理
心脏移植术后早期需在ICU监护治疗,当患者苏醒后需转入特殊病房进行康复护理。住院时间和术后护理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一般状况、移植心脏功能,以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由于住院时间延长会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医生们通常希望患者能在术后2周左右出院,出院后应该定期返院复查,患者也需要一定的情感和心理支持。当患者逐渐适应后,返院复查的周期可以延长。由于手术时迷走神经被切断,供体心脏去神经支配后一般每分钟跳动100次左右。心脏移植术后需要定期检查评价移植心脏功能,监测免疫抑制剂药物浓度及有无免疫排斥反应,并积极防治感染。免疫抑制剂需长期坚持服用以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并需要定期进行心肌活检明确有无排斥反应。
术后并发症
心脏移植是高风险手术,在院死亡率在7%左右。心脏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败血症、供心衰竭、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肾衰竭、免疫排斥反应以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因为心脏移植属于异体器官移植,受体对其具有免疫排斥可能,对于心脏移植患者来说,出现免疫排斥的风险始终存在,所以必须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但是免疫抑制剂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出现感觉异常、易发肿瘤等。还有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发生肾功能不全。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