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rickets)是发生在小儿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疾病,是由于一系列因素导致钙、磷代谢障碍所致,常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其中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为常见,严重者可出现骨骼畸形和软化。那么,为什么会患佝偻病?患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下面,和360常识网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
1、为什么会患佝偻病
2、患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3、佝偻病怎么治疗
为什么会患佝偻病
1、维生素D摄入不足
患儿或母亲维生素D摄入不足是导致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原因。
2、日照时间不足
紫外线可帮助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如果光照时间不足,也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疾病因素
某些肾脏疾病、肠道疾病等可导致体内营养素失衡,进而发生佝偻病。
4、药物因素
如使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癫痫药物,可能会抑制维生素D的作用。
5、生长过速
早产或双胎婴儿体内贮存的维生素D不足,且出生后生长速度快,需要维生素D多易发生维生素D乏性佝偻病。生长迟缓的婴儿发生佝压病者较少。
6、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人乳中钙、磷的比例适当,为2:1,容易吸收。而牛奶中的钙、磷含量虽然较高,但因磷含量过高,反不易吸收。因而,牛奶喂养的小儿中佝偻病的发病率较高。
7、慢性疾病
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及肝、肾疾病,往往影响钙、磷吸收,易导致佝偻病。
患佝偻病的症状有哪些
1、早期
佝偻病早期的患者,一般多发生在半岁以内的小儿中,以神经兴奋性增高症为主,宝宝多表现为爱出汗、枕秃、易激怒、烦躁、爱哭闹、睡眠不安等。
2、活动期
当病情进一步加重时,患儿就会出现颅骨的改变,颅骨不仅会变得软,倘若轻轻按压还有乒乓球样的感觉。当患儿长到7、8个月的时候,头型会变成方颅,头围也会逐渐增大;当患儿长到1岁左右时,可出现鸡胸,严重影响孩子的外在美观。当宝宝会坐、会站立了之后,非常容易导致脊柱畸形。当孩子学会走路后,双下肢承担的重力比较大,此时便会导致严重的O型腿,亦或是X型腿等。
3、恢复期
上述各期经过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待1~2个月后恢复正常。此时,骨骼X线片可出现不规则钙化线,钙化带致密、增厚,逐渐恢复正常。
4、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体内钙质缺乏导致骨骼畸形,出现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等骨骼改变,重症病例可出现髋内翻、步态摇摆。
佝偻病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
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激期阶段勿使患儿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
2、补充维生素D
初期每天口服维生素D,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激期口服,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若不能坚持口服或患有腹泻病者,可肌注维生素D,大剂量突击疗法,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肌注前先口服钙剂4~5天,以免发生医源性低钙惊厥。
3、补充钙剂
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
4、矫形疗法
采取主动和被动运动,矫正骨骼畸形。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应加强体格锻炼,可作些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例如俯卧撑或扩胸动作使胸部扩张,纠正轻度鸡胸及肋外翻。严重骨骼畸形者外科手术矫正,4岁后可考虑手术矫形。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