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人际关系 > 正文

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2016-06-08 23:38:3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为什幺人们同安全型成人的关系比同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成人的关系好呢?人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我们处理以后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在20世纪中期拓展了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家中,有一些就是由于对象关系理论(Object Relations)而出名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梅拉涅·克莱因(Melanie Klein)、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马格丽特·马勒(Margaret Mahler)和海因兹·考特(Hdeinz Kohut)。他们对对象关系理论的解释有不同,但这些不同观点的大部分都贯穿着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像其它新弗洛伊德主义学者一样,对象关系理论家强调早期经历的作用。但他们并不关注弗洛伊德所描述的内部冲突和驱力,而对婴儿与他身边的重要人物的关系感兴趣。这只要指孩子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

第二,顾名思义,对象关系理论家假定:孩子对他的环境中重要的对象会产生无意识的表象。当父母不在,这种对父母发无意识表象不只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有关的对象。孩子内化父母形象的方式影响到孩子对要进一步在将来建立关系的其它人的考虑。换句话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状况影响到孩子与周边重要人物建立有价值的依恋关系的能力。

对象关系理论成了依恋理论的出发点。对这个理论贡献最大的应该是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1969,1973,1980,1988)和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1989,Ainsworth Blehar,Waters &Wall,1978)。这些心理学家开始是考查婴儿和养育者(通常是母亲)的情感依恋。鲍尔比称之为依恋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满足人依附于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鲍尔比尤其感兴趣的是婴儿与养育者分离时的行为表现。有的孩子很会应付分离,他们似乎明白,妈妈只是离开一会儿,马上就会回来,他们所需要的爱和照料不会失去。但是,另一些孩子以哭来反抗分离。还有另一些孩子在妈妈离开后陷入绝望,有些孩子在妈妈回来后甚至不理她。

爱因斯沃斯和她的同时在对婴儿和母亲的研究中做了类似的观察。她们界定了亲子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Ainsworth et al.,1978)。

第一种叫做安全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的婴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不在时也这样想。安全型婴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第二种叫做焦虑—矛盾型关系,妈妈在这种关系中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儿在妈妈离开后很焦虑,一分离就大哭。别的大人不易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孩子还害怕陌生环境。

第三种叫做回避型关系。这种关系中的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依恋理论家就不同的依恋类型做了进一步的观察。和对象关系理论家一样,他们指出,这种不同的亲子关系从长远看影响到孩子以后人际关系的建立。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鲍尔比(1973)是这样解释的,“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这样,人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我们处理以后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如果父母从小对我们关心、注意和敏感,我们就会把同他人的关系视为爱和支持的源泉。如果我们的依恋和被关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我们会变得怀疑和不信任。和精神分析理论一样,对象关系理论家认为,这些依恋关系的心理模式主要是无意识的。

如果依恋理论学者是对的,那幺在婴儿身上发现的不同依恋类型也会适用于成人。即,爱因斯沃斯及其同事将孩子分成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这些孩子长大成人并建立人际关系时,这些特点仍会显露出来。我们能鉴别出安全型的成人,他们很容易与人相处及信赖对方。另外,我们也能发现回避型的成人,他们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离他们太近会受到伤害。他们也因分离不可避免而害怕付出情感。最后,我们也能发现焦虑—矛盾型的成人,他们对同伴的爱缺少安全感,以致过于苛求对方。他们太希望受到注意以致于吓跑了潜在的浪漫同伴。

有趣的是,首先尝试查明和测量这三种成人依恋类型的是刊登在《落基山新闻》上的一项调查(Hazan & Shaver,1987)。有一千多个读者从科罗拉多州这份报纸的生活版上看到了这个小测验并寄来了他们的答案。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要求答题的人标明下面三种描述中哪一种与他们最接近。

——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我是件开心的事。我不怎幺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离我太近。

——与他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并且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

——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他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第一种情况描述的是安全依恋类型的成人,第二种是回避型的成人,第三种是焦虑—矛盾型成人。尽管样本不一定具有科学性,但是结果却具有启发性。答题者中56%属于安全型,25%属于回避型,19%属于焦虑—矛盾型。研究人员就这三个问题调查了大学生,也发现了同样的百分比。他们发现,发展心理学家统计婴儿的三种依恋类型时也得出了很接近的百分比(Campos,Barrett,Lamb,Golksmith & Stenberg,1983)。这些数据上的相似显示,成人的依恋类型形成于童年。

另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的亲子关系和成人的依恋类型的关系不只是一种推测。当要他们报告他们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时,安全型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成人更倾向于描述同父母的积极关系和一个温暖、信任的家庭环境(Feeney & Noller,1990;Hazan & Shaver,1987)。与之相反,焦虑—矛盾型的人很少回忆起父母的支持,回避型的人描述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不信任的和情感淡漠的。描述父母的婚姻不幸福的人往往是回避型的,他们不大可能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类型。

过去十几年里有关依恋类型的研究非常多。研究者用更精细的方式来区分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并且把依恋类型和各种各样的行为联系起来(Shaver & Clark,1994)。这些研究大多是关于依恋类型对我们的恋爱关系的影响的。

理解这个联系的着眼点也许是看依恋类型是怎样与恋爱关系中的快乐联系的。好几个研究的结果表明,安全依恋型的成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对他们的恋爱关系更满意(Brennan & Shaver,1995;Keelan & Dion,1994;Pistole,1989;Simpson,1990)。其它方面也存在这种现象,即,有安全依恋型同伴的人也更满足于他的人际关系。不奇怪,安全依恋型成人也倾向于找一个同样依恋类型的同伴(Brennan & Shaver,1995;Collins & Read,1990;Kirkpatrick

但是,为什幺人们同安全型成人的关系比同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成人的关系好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考察了同这三种类型的人建立的关系的特点。他们发现安全依恋的人比另两种类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他们的人际关系中有很多爱、义务及信任(Keelan et al.,1994;Simpson,1990)。此外,这些安全型的人能忽略同伴的缺点而接纳和支持他(Hazan & Shaver,1987)。

这种关系也不同于回避型成人的关系。回避依恋型的人具有一种心理困扰,这就是害怕亲密及怀疑他人(Hazan & Shaver,1987)。他们相信真正的爱不会长久,电影和爱情小说里描写的那种深爱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不奇怪,在一项研究里被划为回避型的大学生中有43%的人说他们从没恋爱过(Feeney,Noller & Patty,1993)。与之相反,焦虑—矛盾型的人多次恋爱,但是难以得到他们拼命追求的长久的快乐(Hazan & Shaver,1987)。这些人惟恐失去伴侣,因此而屈从于伴侣的愿望,尽力去让对方快乐(Pistole,1989)。有趣的是,像早期研究中的婴儿一样,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的成人在与他们的情人分离时也感受到很大的压力(Feeney & Kirkpatrick ,1996)。

跟安全型的同伴交往比跟回避型或焦虑—矛盾型的人交往要更温暖更亲密(Simpson,1990)。例如,安全依恋型的人很容易发现同伴的忧虑并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在一项研究中,告诉女性被试,她们马上要到一个有着危险电子设备的隔离的房间去体验焦虑(Simpson,Rhokes & Nelligan,1992)。当这些妇女与约好的同伴一起等着实验开始时,研究人员给她们录了相。在这项研究中,安全型男伴在同伴表现出焦虑时给予了较多的情感支持,但是回避型的男伴则没有。其它的研究发现,安全型成人在与周围人交往时一般都做得较好。他们比其它依恋类型能够的人更喜欢在恰当的时候与别人分享个人信息(Mikulincer & Nachshon,1991),并且总要花时间与朋友呆在一起(Feeney等,1993)。

从这些研究结果看,我们有理由预测,安全依恋型的人也有较长久的爱情关系。然而,有研究显示,依恋类型和爱情关系是否持久之间的联系远比这个复杂。在最初的报纸调查中,安全型成人报告说,他们的爱情关系已经持续十年以上了,而回避型成人说他们的爱情关系少于六年,焦虑—矛盾型的人则说少于五年(Hazan & Shaver,1987)。然而,随后的研究不一定都支持这个模式(Kirkpatrick & Davis,1994)。这种复杂性部分地是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当人们进入一个安全、持久的人际关系时,他们的依恋类型会改变(Carnelley,Pietromonaco & Jaffe,1994)。换言之,爱和信任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人建立起有关人际关系的安全工作模式,而这是他们小时侯所拒绝的。然而,这个观察很难让我们知道,是安全依恋类型导致人际关系持久呢,还是由于他们的人际关系持久而形成了安全依恋关系。

这三种依恋类型使我们能更多地洞察早期的亲子关系是怎样影响成人的人格的以及人格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浪漫的人际关系的。然而,还可以用别的方式来形成依恋类型的概念。巴索罗梅(Bartholomew,1990;Bartholomew & Horowitz,1991;Griffin & Bartholomew,1994)提出了一个较有前途的转换模型。这个模型由鲍尔比关于亲子依恋的描述推演而来,它考察了人的内化的自我意象以及人是怎样想象他人的。首先,自尊作为早期依恋的结果。人们的自尊感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据此可以把人分为两种。在这个维度的一端的人,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和能够被珍视的。在维度另异端的人,怀疑自己的价值,对别人是否会觉得他可爱持保留态度。其次,根据人们相信他人的可利用性和支持性的程度,也可把人加以区分。在此维度的一端的人,相信他人是可信的,会满足他们的情感需要;维度另一端的人,认为别人是不可信的和拒绝的。像早期理论一样,这一转换模型的提出者也认为,这些有关自我和他人的内在模式,来自从婴儿期开始的与周围重要人物交往的经历。

当我们把这两个维度联合起来后,就得到了一个包括四种类型的模型,对自己和他人有着积极意象的人为安全型。像早期研究中的安全型成人一样,这些人倾向于寻求亲密的人际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让他们感到舒适。然而,有些人有肯定的自我意象,但是从内心里不相信他人。这种规避型的人不愿和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他们把维持自己的独立看得很重要,不相信别人,或者因怕受伤害而不敢在情感上依赖他人。划分在本模型另两个象限的人总觉得自己无价值、不可爱。这些人承认别人是可信赖和可利用的,所以他们是全神贯注型的。这些人缺少自尊感,他们就通过与别人接近和亲密来促进自我接纳。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在想,如果别人觉得他们可爱,那就证明自己值得爱。遗憾的是,全神贯注的人因缺乏自尊而很脆弱,当同伴不能满足他们强烈的亲密需要时,他们很容易悲观失望。最后,恐惧型的人认为自己不值得亲密和爱,也怀疑别人能否给他们亲密和爱。他们因害怕被拒绝而不敢与别人亲近。

这个四类型模式的适应性还需进一步的验证。但是已有的研究已经表明,这种分法能解释人与人之间的大部分行为(Shaver和Clark,1994)。这个研究也支持了新弗洛伊德理论的观点:从成人的行为中能找到他童年经历的痕迹。

安全型依恋:与身边重要人物的关系很亲密且从不担心被抛弃的一种依恋类型。

回避型依恋:与身边重要人物很难建立亲密和信任关系的一种依恋类型。

焦虑—矛盾型依恋:很向与身边重要人物亲近但又害怕被抛弃而不敢投入感情的一种依恋类型。

——[美]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第四版).陈会昌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p119

亲子依恋研究的进展

摘要 心理学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经历三个阶殷:鲍尔比代表的第一阶段创建了理论框架;爱因斯沃斯代表的第二阶段发展了陌生情境技术并积累了大量观察资料和跨文化资料,80年代以来的第三阶段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依恋与社会情绪的整合等方面有所发展。

鲍尔比基于他的文化观和动物分离的研究,在《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精神病学以至控制论、信息论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解释了儿童对母亲依恋的机制,论述了最初几年母婴依恋关系的发展。这是以鲍尔比为代表的第一个研究阶段。

以美国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Mary Ainsworth)为代表,依恋研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60年代末-80年代中期)。通过精心的家庭和实验室观察,爱因斯沃斯等人发明了着名的陌生情景测验,通过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划分了儿童的A、B、C三种依恋类型(焦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安全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和8种依恋亚型(A1、A2、B1、B2、B3、B4、C1、C2),探讨了影响母婴依恋质量的因素,并研究了依恋类型的跨文化分布。

研究的第三个阶段(80年代中期到现在),研究重点转移到从婴儿依恋向青少年依恋的过渡上。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1)依恋的表征机制,(2)早期依恋关系对其它社会关系的影响;(3)精神病理学上的危险性。这些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下面我们就对第二和第三阶段的研究作一个概略的回顾。

1、依恋与依恋行为系统

在婴儿和童年早期,儿童的依恋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有固定倾向的行为:(1)想接近某人,(2)与该人分离时紧张不安,(3)重逢时高兴或轻松起来,(4)即使没有紧密接触,也喜欢朝向此人,听其声,观其行,与之交往(Macobby)。依恋行为系统与好几类依恋行为的控制和联系有关。

鲍尔比指出,母子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动力平衡,它是以下四种行为的结果:儿童的依恋行为、儿童的探索行为和游戏、母亲的抚育行为、与母亲的抚育相对抗的行为(如为履行家庭职责而无暇关照孩子)。每类行为的结果都会促进或抑制其它三类行为。

爱因斯沃斯把探索行为作为依恋过程的一部分,但是二者不可能同时发生。

Bischof又描述了他的任恋行为系统模型,他综合了安全系统和唤起系统,并且考虑到儿童的个体差异。 荷兰心理学者迪芙·范·登,布姆(Dyinph Van Den Boom)在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依恋与探索行为的双向模式。 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心理学家Inge Bretherton又提出了一个依恋与社会性情感的相互作用结构。

2、依恋的个体差异及分类

Ainsworth将婴儿分成了三大类和八个亚类: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B型:安全型依恋。大约占7O%;C型:焦虑-反抗型依恋。A型和C型有时一起被看作焦虑型或不安全型依恋。 Clarck-Stewart按照儿童与母亲相互作用中表现出的亲密程度,将儿童分为无依恋、低依恋、安全依恋、非常依恋、不良依恋五种类型,其中无依恋类似于焦虑-回避型依恋,不良依恋类似于焦虑-反抗型依恋。

1990年,Main和Solomon提出了一种新的依恋类型-混乱型不安全依恋(disorganizeddisoriented attachment),也称作D型依恋。这类依恋被看作是一种最不安全的类型, A、B、C三种类型的依恋行为以非同寻常的方式复杂地综合起来。 80年代以来,陌生情景技术被大量地应用于其它国家,这些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不同文化中,依恋类型有明显差异。

3、影响依恋特征的因素

在影响依恋特征的因素方面,讨论最多的是母亲养育特征和儿童的气质。 爱因斯沃斯从敏感性-非敏感性、接受性-拒绝论、合作性-干预性、易接近性-忽视四个维度评价母亲的行为。 Clarck-Stewart从反应性、积极情感的表达、社会性刺激三个维度评价母亲,发现安全依恋的儿童的母亲在三个维度上得分都是最高的。 然而, Karen Schneider Rosen和Fred Rothbaum发现母亲的行为与安全依恋的关系并不一致或只有微弱的相关。 与母亲养育假说截然相反,J.Kagan认为儿童气质是依恋类型的决定因素。 对影响依恋质量因素研究虽然很多,但这些研究多是单独考察某个因素的作用,使用的方法也不一致,难以得出确切的结论。

4、研究依恋的方法

爱因斯沃斯等人发明的陌生情境技术是研究儿童依恋的重要方法,但是对于两岁以及更大一些的儿童,这一方法的适宜性就减弱了。 经过许多研究者的努力,在依恋的测量方法方面己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测量儿童依恋内部运行模式的照片法和依恋故事续成法(分离焦虑测验,伯克利成人依恋问卷,父母使用的Q分类法等等。 和行为测量相比,表征测量有几个忧点,它比和实验室的“分离.重聚”测量实施起来更容易。提出这一观点的代表人是Bretherton,她编了三个经典的故事,来测量学前儿童的依恋内部运行模式。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