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 > 人际关系 > 正文

社交强迫症如何炼成?

2016-05-17 17:56:45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结识新人、扩大人脉网络,是职场精英社交生活的主要目的之一。

有位精英已经总结出这样的经验:“接过对方的名片,如果是和自己同行业的,并且是相同的工种,基本可以不必再相互浪费时间。

赶快拜拜,另觅良友。”所谓良友,指的是同一个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朋友。比如IT产业,做技术开发的应该重点结交代表风险投资方的或者IT设备供应商之类的朋友,而做文艺的,就应该多认识艺术品代理商、展览主办方或者大收藏家之类的朋友。

如果每个人都有这般清醒的头脑和如此明确的社交目的,那么国内的社交生活一定不会这么繁荣昌盛,因为这意味着人人都会有选择地社交,和自己有关的,就社交一下,否则就拒绝社交。

然而实际上的情况是,就算你头脑清醒目的明确,周遭却少有同样精准的社交场合供应。不管是行业聚会还是私人派对,你都能遇到从房产到医疗器械,从咨询到灯具制造等五花八门的专业人士。偶尔遇到一个特别专业的行业聚会,来的又都是和自己同一个工种的战友,相互提防都来不及,还社什么交呀。

因此就有了一堆社交强迫症患者。根据当下社交场合定位有欠清晰,社交人群分层不够精准的特殊现状,他们定下一道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社交原则,聚会无论大小,派对不管公私,酒水自理也好,有免费酒水供应也好,一律通吃。反正就是不能漏掉任何一个自己应该认识,或者最好认识的人。

甚至对某些人来说,去认识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生活内容。如今常常可以碰到“天下谁人我不识”的神人。就算目前暂时拿不出对方的手机,也可以通过他们的小姨子、以前同事的老公或者他的一个哥们儿那里把对方找到。为了拥有这样的荣耀,这些社交强迫症患者对于各类社交场合的嗅觉灵敏度,比八万人体育场外的黄牛们对于各类演出的更胜一筹。

曾经有位朋友受邀出席半商务半私人性质的晚宴。不知何故,此事竟被他的一位同行打听到了。因为了解到将有一位IT行业巨头出席这个晚宴,同行央求他带自己一起出席。尽管觉得此举有些荒谬,并且对于晚宴主人来说也不够礼貌,在征得晚宴主人的同意后,这位朋友还是带着同行去了。但他还是很不理解:“他甚至都没机会和巨头说上一句话啊,只是换了名片而已。有什么用呢?”

有很大的用处。在以后的无数个社交场合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传言出现:他的同行和那位IT行业巨头很熟。对于社交强迫症患者来说,这种荣誉也许就是最大的用处。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