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孕二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特别是对于那些独生子女已经十几岁的父母来说,能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对他们来说是天大的喜事。但是你知道不知道,有些人如果患上某些疾病的话就最好不要生二胎了,会影响的。那到底是什么疾病呢?怎么容易怀二胎?快一起来看看吧。
什么样的病会影响生二胎
1.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非常常见的,而在所有孕产妇中,大约有5%~10%的人会在怀孕20周后出现妊高征。和普通患高血压病一样,妊娠期的高血压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轻症或许不会有任何症状,重症会有明显头晕、头痛等血压升高的相关症状,还会诱发多种临床并发症,如蛋白尿,甚至心力衰竭等。
建议:患有高血压的妇女,在决定怀孕后至已经怀孕期间,需要特别注意血压的状况。重度高血压患者最好不要中断药物治疗,应该请医生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血压药持续治疗(如钙离子拮抗剂);轻度高血压患者(尤其年轻者),一般说来,则不需要药物的治疗,而是建议采用饮食和运动的方式来控制血压。怀孕后,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糖尿病
孕期碰上糖尿病并非是件好事,糖尿病除易引发孕妇感染、流产、早产、死产、羊水过多外,还会因母体血糖水平过高、体重过多增加而造成胎儿巨大,从而导致分娩困难,增加难产、手术产、新生儿产伤、产后出血发生的几率。
建议:在打算怀孕之前首先应安排好护理医生、妇产科医生、糖尿病指导医生等的怀孕前检查。你需要了解各种特殊的危险性,对婴儿的危险性,以及如何在怀孕之前和怀孕期间控制好血糖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孕期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高糖食品,采取少食多餐,多食蔬菜、富含纤维素食品,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
3.心脏病
虽然妊娠合并心血管疾病只是妊娠期间疾病的一部分,发病率1%至4%,却是引起育龄妇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是非直接产科病因死亡的首要原因,心脏病变严重的病人在妊娠、分娩、产褥期发生心力衰竭的发病率超过46%。这些孕妇在怀孕过程中会出现心律失常、低氧血症、心力衰竭等症状,可导致胎儿早产、宫内发育不良等。
建议:在怀孕前,应去做个心脏彩超检查,排除心脏疾病隐患。若已知患有心脏病的女性,应及时在孕前接受治疗。当孕期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浮肿、胸闷、心跳加速等症状,如果看了产科医生无法解决问题,要警惕心脏病的可能性,及时去心脏专科排查。
4.牙周炎
罹患牙周病的孕妇早产的机率是健康孕妇的三倍。专家表示,牙周病是感染细菌所致,受感染的牙周组织是细菌毒素和发炎媒介物质的储存所,这些物质的浓度一旦升高,会引发分娩的动作,而导致早产。
建议:怀孕前应该接受彻底的口腔检查和治疗。日常生活中的口腔清洁应同时使用牙刷和牙线,但即使刷的再干净,也无法清除牙结石,所以必须每半年定期接受洗牙和口腔健康检查。
5.肝炎
当孕期发生病毒性肝炎,那么子代的感染率大约为25%至40.36%。据调查显示,第一孕季,母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子代受感染率为10%,第二孕季则为76%。患病毒性肝炎的孕妇,病情严重者胎儿的预后较差,流产、早产、死胎及新生儿的死亡率明显增加。
建议:怀孕前女性应常规检测乙型肝炎HBV标志物,若无抗体,应进行常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以预防妊娠期感染乙型肝炎。怀孕前若有抗病毒的指征,应先通过治疗以达到可以怀孕的标准。
怎样容易怀二胎
1、告别烟酒及药物
大量研究显示,吸烟和毒品会导致流产、早产和低体重出生儿。此外,研究还表明,吸烟可能会影响生殖能力和男性精子数量。事实上,即使是吸二手烟也会影响到你的受孕几率。专家建议准妈妈应在孕期避免饮酒,所以在你开始尝试造人以后,最好是减少饮酒量,月经周期的最后两周最好不要喝酒,以防此时你已经受孕了。
2、拒绝咖啡因
研究显示,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会阻碍铁吸收(孕期需要大量的铁),同时,也会增加你诞下死胎的风险。所以最好戒掉咖啡、茶、可乐等饮料,而改喝无咖啡因饮品。
3、控制体重
体重在正常标准范围内的女性,受孕几率会更高些。研究显示,身体质量指数BMI低于20或高于30的女性相对来说不容易受孕。所以在准备怀孕之前最好能够把你的BMI数值控制在20~30之间。如果你的体重不在正常范围内,那么改变体重便可能增加你的受孕机会。
4、选择健康食品
目前你还没到“一人吃,两人补”的时候,但从现在起,你应该开始选择有营养的食品,以便为未来宝宝的孕育环境储备有益的营养物质。每日尽可能多吃水果和蔬菜、大量谷物和富含钙质的食品,如牛奶、加钙橙汁和酸奶等。如果你非常喜欢吃鱼,就要引起注意,虽然鱼富含蛋白质,但某些鱼类,如鲨鱼、旗鱼、鲭鱼和方头鱼,往往汞含量过高(汞通常以甲基汞的形式存在于鱼体内),大量的甲基汞对胎儿大脑的发育有害。美国食品与药物管局(FDA)建议孕妇杜绝这些鱼类,且每周食用煮熟的其他鱼类也不要超过340克。
5、制定并坚持一套长期健身计划
根据美国运动医学会研究,一套健康的运动程序包括三个方面:
1)一周3~5天,每天2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或骑车;
2)一周2~3天的肌肉加强训练,如力量器材训练;
3)一周2~3天的柔韧性练习,如日常的伸展、瑜伽运动等。如果你平常不爱运动,那么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先从一些轻松的活动开始,如每天散步10~20分钟。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