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吃油别太专一的选择一种 很多调和油都是卖噱头
“民以食为天”。吃是一件大事,吃得健康营养更是一项关乎民生幸福的大事。吃也是一门学问,吃错了、吃多了就吃出病来了。随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商品种类越来越丰富,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到底该选择哪种?360常识网旨在为大家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选用指南,介绍食用油的选择和使用,希望能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很多调和油都是卖噱头
超市的食用油区,谷物调和油、坚果调和油、橄榄调和油等新品种层出不穷。
不过,在营养专家看来,很多调和油都是在卖噱头。仔细查看一些谷物调和油后会发现,配料表中大多数是比较廉价的油,往大豆油、葵花籽油里加一滴橄榄油,就可以叫橄榄调和油,价格就高出两三倍。调和油的业内潜规则是,哪种油贵就按哪种油起名、定价,哪种油便宜,就在配料时多加。
按照标准,大多数食用油按品质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那是不是等级越高就越好呢?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等级越高,只代表精炼程度越高。级别越高的油,在加工过程中流失的营养往往越多,精炼程度越高,除去了有害物质,但同时也去掉了很多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选择时,不必太在意等级,可以按照口感选择,比如不喜欢大豆油的豆腥味,就可以选择一级大豆油,它比三四级的口感好;你喜欢花生的香味,就选择压榨花生油。
而对于“浸出”的油含化学残留的说法,压榨和浸出针对的是油料品种,含油量较高的植物油料,常采用先压榨后浸出的工艺;含油量较低的,常采用浸出工艺。只要符合质量标准,都是安全的,不过压榨的香气会更好些。
广告热炒的油等级较低
虽然特级、一级等不代表油的等级质量高低,但在营养师看来,不同油因为其保健功效,确实存在等级之差,而在电视广告中热炒的一些油,往往等级较低。
第一层级
茶籽油、橄榄油
属于高油酸型植物油,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高。
第二层级
低芥酸菜籽油
花生油、芝麻油
米糠油
属于均衡型植物油,耐热性不错,适合一般炒菜。
第三层级
小麦胚芽油
大豆油、玉米油
葵花籽油
这类植物油怕热,适合用来炖煮菜肴,日常炒菜也行,但要控制温度,别让油锅冒烟,不宜用来油炸。
第四层级
椰子油
棕榈油
猪油、黄油
除大运动量人群外,不建议多数人经常食用这类油。
爱吃肉选豆油,喜素食挑茶油
有些人平时饮食中豆制品吃得多,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已经很充分,就没有必要天天用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做菜了,而是应该多选茶籽油、花生油等含更多单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如果花生、瓜子等零食吃得多,就应该选择花生油、葵花籽油以外的油。经常吃各种坚果的人,就没必要再用核桃油或葵花籽油烹调了。
有些人日常饮食中肉食较多,最好不要再吃动物油,可以适量多吃些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有些人以素食为主,从饮食中获得的饱和脂肪太少,买油时最好多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橄榄油、茶籽油等,花生油、米糠油也不错。
而对于有心血管病的人来说,橄榄油和菜籽油是不错的选择,平时应少用大豆油、玉米油或者葵花籽油,这些油品中亚油酸比例过大,有可能增加冠心病发作的风险。
选购方法
一要看颜色,一般来说,精炼程度越高,油的颜色越淡。当然,各种植物油都会有一种特有的颜色,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精炼至没有颜色。
二要看透明度,要选择清澄透明的油,透明度越高越好。
三要嗅无味,取一、二滴油放在手心,双手摩擦发热后,闻不出异味(哈喇味或刺激味),如有异味就不要买。
鉴别方法
掺假花生油
掺假后透明度下降,把油从瓶中快速倒入杯内,观察泛起的油花,纯花生油的泊花泡沫大,周围有很多小泡沫且不易散落,当掺有棉籽油或毛棉油时,油花泡沫略带绿黄色或棕黑色。闻其气味可闻出棉籽油味。掺有米汤、面汤等淀粉物的油,在其蓝紫色或蓝黑色。或者放入透明杯中放置两天后再观察,必然会出现云状悬浮物。
掺假小磨香油
掺假后颜色变深,如掺棉籽油呈黑红色,掺菜籽油呈深黄色。另外,小磨香油本身无油花,倒油时出现的油花极易消失,如果油花泡沫消失很慢,表明掺假。还可以用筷子蘸一滴,滴到平静水面上,纯小磨香油出现无色透明的薄薄大油花,掺假后会出现较厚的小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