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的种子有多小?种子(see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下面就跟360常识网一起具体看看世界最小的种子等相关内容。
世界最小的种子
有一种植物叫斑叶兰,又叫小叶青、银线连,是一种陆生的兰科植物。它的种子是世界上最小、最轻的种子:小得如同灰尘一样,长约0.5毫米、直径70微米,只有在显微镜或放大镜下,才看得清楚。它的五万粒种子加起来也只有0.025克重,1亿粒斑叶兰种子也未能超过50克,人们至今还没有发现比这更小的种子。
形态特征
斑叶兰植株高15-35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绿色,具4-6枚叶。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0.8-2.5厘米,上面绿色,具白色不规则的点状斑纹,背面淡绿色,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具柄,叶柄长4-10毫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
花茎直立,长10-28厘米,被长柔毛,具3-5枚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几朵至20余朵疏生近偏向一侧的花;长8-20厘米;花苞片披针形,长约12毫米,宽4毫米,背面被短柔毛;子房圆柱形,连花梗长8-10毫米,被长柔毛;花较小,白色或带粉红色,半张开;萼片背面被柔毛,具1脉,中萼片狭椭圆状披针形,长7-10毫米,宽3-3.5毫米,舟状,先端急尖,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卵状披针形,长7-9毫米,宽3.5-4毫米,先端急尖。
花瓣菱状倒披针形,无毛,长7-10毫米,宽2.5-3毫米,先端钝或稍尖,具1脉;唇瓣卵形,长6-8.5毫米,基部凹陷呈囊状,宽3-4毫米,内面具多数腺毛,前部舌状,略向下弯;蕊柱短,长3毫米;花药卵形,渐尖;花粉团长约3毫米;蕊喙直立,长2-3毫米,叉状2裂;柱头1个,位于蕊喙之下。花期8-10月。
产地生境
生于海拔500-2800米的山坡或沟谷阔叶林下。产中国山西、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尼泊尔、不丹、锡金、印度、越南、泰国、朝鲜半岛南部、日本、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也有。模式标本采自日本。
生长习性
兰花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稀疏的山草旁,次生杂木林阴下。或有遮阴,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性喜阴,忌阳光直射,喜湿润,忌干燥,15℃至30℃最宜生长。35℃以上生长不良。5℃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这时,兰花常处于休眠状态。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兰花是肉质根,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排水性能必须良好,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pH值以5.5-6.5为宜。
繁殖方式
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使盆土较于。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
栽培技术
兰棚
兰棚及兰房应选择背西朝东方向的场所,东南方向空旷,西背方向有高墙或大树。既能见初阳、又能挡烈日。周围小环境空气清洁,有一定湿度保证的院落。注意透风、受露、避烈日、忌烟等。若建在屋顶或楼层阳台,除上面遮荫外,靠西北方向主要张挂帘子以防午后落日斜照灼伤草叶。兰棚下面最好用泥地或下设清水池,以保持兰棚周围空气潮湿。并注意地面清洁,防止病虫害滋生。当室外气温降至0℃左右,须将兰盆移入室内,以防冻伤兰根。冬季如天气晴好,兰房中的温度可以超过15℃,仅是阴雨风雪天气室温下降,此时应加温、加光照使室温保持15℃。夜间无需加温,保持5℃即可。加温可以在深秋和初冬进行,目的是促使当年新株充分成熟。而在12月中旬以后至1月底则不用加温,保持室温不低于5℃即可,任其营养生长处于十分缓慢状态。从2月份开始,加湿、加温、充分光照,使兰花提前进入生长期。加温后新芽提前萌发,一般加温45天新芽出土。再经90天即可成株。到6月中旬第二次新芽又出土,从而取得一年长二批新苗的效果。冬季加温时应注意必须加光照,然而切不可24小时不断地加温以致无温差。另外,加温不宜过高,超过25℃则有害而无益。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