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把无托枪是什么样子?无托枪最早出现于1945年的英国,为EM1 7mm自动步枪。20世纪70年代末,无托结构在全世界被广泛用于小口径枪族。当时比较著名的是:法国的FAMAS 5.56mm自动步枪、奥地利的斯太尔AUG 5.56mm枪族等。我国也于1979年开始研制无托枪,并最终推出了95式5.8mm枪族。尽管目前各国开发的无托枪已有数十种之多,但是使用小口径枪族进行了多次战争的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俄罗斯),以及枪械制造业内的另一个"大哥大"--德国,他们配备给野战步兵的步枪却依然是有托枪,比如M16系列、AK系列、G36系列,这其中缘由值得深思。下面就跟360常识网一起具体看看世界上第一把无托枪等相关内容。
世界上第一把无托枪
枪托历史悠久,早在燧发枪、火绳枪时代,就具有了雏形。经过长期的演变,才形成现在的形式。枪托的基本作用是固定枪身,使射手便于操作武器;在枪管达到髙温时,枪托将射手与枪管隔开,以避免烫伤;夜射击时,枪托还有助于保持枪的稳定性,以提高射击精度;在每兵相接时,可握住枪托进行拚刺,也可以用枪托直接打击敌人,等等。尽管枪托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步兵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缩短枪的长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缩短枪的长度就成为枪械设计的首要问题。
“无托”枪就是在不改变武器的内、外弹道性能的前提下缩短全枪长度的一种新型结构。它是将机匣后部缩人枪托之中。或使机匣后挡板相当于原枪托的托底板。这样,全枪就缩短了原来枪托的长度。
这种新式设计,使枪的传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为了便于操作,发射机构的板机移到了弹匣的前方;有的在机匣后部的两侧和上部加上塑料护套和贴腮片,•有的加强了枪管外面的防护等等。总的来说,这种结构比较紧凑。
“无托”枪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研制的EM1、EM2步枪,就是这种结构。本世纪60年代,美国研制了一种供飞行员自卫用的微型冲锋枪,这支枪别出心裁地用手臂充当枪托,是一支真正的无托枪。“无托”枪的出现,改变了枪械的传统结构,使枪械设计.前进了一步。
产品优势
关于无托枪的优势,一般认为无托枪便于缩短全枪长;全枪质心在水平方向上接近握把后方,射手据枪瞄准方便,不易疲劳;必要时可单手射击,有利于战士腾出一只手来完成诸如投掷手榴弹、驾驶车辆等其他任务。上述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就全枪长来说,枪托可折叠或伸缩的有托枪,其托折/托缩时的全枪长同样能达到无托枪的水平,并且在枪管长度相当的情况下,有托枪托折/托缩后的全枪长比无托枪更短。
产品不足
第一,无托枪不能很好解决握把、提把与光学瞄具之间的矛盾。为便于单手携行,很多无托枪都设置了提把。但是,扳机、握把上方正好是通常安装瞄具的地方,两者位置发生冲突,于是无托枪的瞄具又不得不移到提把顶面,这自然又带来了瞄准线过高的缺点。有很多人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不过笔者认为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因为瞄准线升高,射手会因暴露面积增多而导致被枪弹杀伤的概率加大,而且由于地面爆炸的枪弹、榴弹、地雷等和地面之间有一个杀伤死角,暴露部位增大还将增加被这类弹片击中的可能性。单就机械瞄具而言,这一弱点似乎尚可容忍,如采用光电瞄具,问题就更加突出了,而现代枪械广泛采用光电瞄具已成定势。光电瞄具有捕捉目标快(准直式瞄具)、看得远(望远式瞄具)、全天候(夜视瞄具)等优点,故不少新近研制的单兵枪械,不但以光电瞄具为主,有的甚至干脆取消了机械瞄具。如果把光电瞄具装于无托枪提把之上,不但瞄准线升得更高,而且枪身高度增加,外形更不紧凑,提把的携行功能也被消除了,即便如此,由于提把长度有限,多个光电瞄具还不能组合使用。对此,有些国家和地区如奥地利、新加坡采取补救措施,把望远式瞄准镜与提把结合成一体,但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有的国家索性取消提把,加装光电瞄具导轨,如法国的FAMAS改进型,但这样一来,单手携行不便的缺陷就更为突出了。
第二,无托枪枪身后部非常宽厚,单手不能有力握持,因此无托步枪基本不具备非射击杀伤功能,比如比如用枪托击打对手。尽管这些克敌招术在现代其作用有所减弱,但并不能说这些功能可以被取消,无法射击(枪弹打光、枪出故障或狭窄环境里的近身搏斗)和不能射击(对敌偷袭之初或敌我双方混战一团)的情况不但在现代,即便在未来的战争中也将存在,非射击杀伤功能的丧失,不能不说是无托步枪的一大"软肋"。
第三,无托结构用于轻机枪,还有一不尽如人意之处。轻机枪在卧姿射击时,如果地面坑洼不平,机枪脚架和射手肘部很可能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这就需要射手靠手肘内收(使身体上部抬高)或外张(使身体上部降低)来调整。无托轻机枪的扳机、握把在弹鼓前面,而弹鼓的直径和厚度都较大,必然限制射手手臂的内收角度,影响射手身体高度的调整。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遇到上述情况,射手可以调节脚架或另选位置。但是"发现即意味着消灭",如果考虑到现代战争的侦测手段和精确、快速打击能力,轻机枪手欲在战场得以生存,就需要经常变换射击位置,而不能像过去一样总处在一个固定阵位不动,因此,希望轻机枪手能快速完成射击准备决不是苛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无托枪比较适合城区内或特定条件下作战,至于大规模野战,有托枪则更胜一筹。
以上分析,依据的只是无托枪的自身结构和以往的战争经验,无托枪的优劣长短,尚有待未来战争实践检验。正因如此,笔者建议我国野战部队暂时不要列装无托枪。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