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双面锦是什么锦?《说文》:“锦,襄邑织文。从帛,金声。”即用彩色经纬丝织出各种图案花纹的纺织品,泛指具有多种彩色花纹的丝织物。锦的生产工艺要求高,织造难度大,所以它是古代最贵重的织物。“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古人把锦看成和黄金等价。这种织物有经起花和纬起花两种,也叫经锦和纬锦。经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同一组纬线交织。经线多的二色或三色,一色一根作为一副,如果需要更多的颜色,也可以使用牵色条的方法。纬线有明纬和夹纬;用夹纬把每副中的表经和底经分隔开,用织物正面的经浮点显花。下面就跟360常识网一起具体看看现存世界最早的双面绵等相关内容。
锦的历史
锦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战国、西汉以前流行以二色或三色经轮流显花的经锦,包括局部饰以挂经的挂锦、具有立体效果的凸花锦和绒锦。1959年在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东汉“万年如意锦”使用绛、白、绛紫、淡蓝、渥绿五色,通幅分成十二个色条,就是汉代典型的经锦。
纬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同一组经线交织。经线有交织经和夹经;用织物正面的纬浮点显花。1969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唐代锦袜,在大红色地上起各种禽鸟花朵和行云的图案,就属于这一种锦。
经锦和纬锦具有不同的织造效果。经锦的纬密比较低,只用一把梭子,生产效率比较高。纬锦织造比较费时,但可以使用两把以上的梭子,容易变换色彩,色彩丰富。这两种锦在中国出现的时间都比较早。但是六朝以前织造的,以经起花为主;隋唐以后织造的,似乎以纬起花为主。
在苏联的巴泽雷克发现一批中国战国时期的丝绸,就有用红绿二色纬线织造的纬斜纹起花的纬锦。产生于宋代前后的宋锦以地经、地纬交织成经斜组织,按结经与纹纬交织成纬斜组织。金元之际流行加金的丝织物——织金锦,又称“纳石失”。明清时盛行以挖花缎的彩纬多达30—40种,锦面的经、纬方向都有逐花异色的效果,是中国织锦最高水平的代表。
锦在历史上曾用多棕多蹑机和束棕花楼机织造,现代生产采用纹版提花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作为中国古老的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湖南凤凰水云织锦坊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2009年8月《地理标志产品云锦》国家标准在南京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同年9月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现存世界最早的双面锦
1973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阿斯塔那村北的古墓群中发掘了第206号墓,出土一件特殊而精致的女舞俑。这件俑仅雕出头部,胶固于长方木柱顶端,再以纸捻作臂膀,外罩丝织衣袍,头面敷彩,描绘出眉目、发饰、花黄等,一丝不苟。衣着锦衫、绢袖,围以披帛。下身为彩色曳地长裙,裙外罩以轻纱。这些衫、袖、裙、外罩都是用当时流行的丝织品剪制的,服装设计效果很好,使人感到这个舞伎似在轻烟薄雾之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女舞俑所穿的短衫,用双面锦剪裁而成。这种锦的基本组织是双层组织,每平方厘米经31+31,纬20+20(双面h锦地为沉香色显白色变体方胜四叶纹图案。它的织法是白色经与纬、沉香色经与纬各自相交织成二层平纹织物。较大的花纹部分呈“袋状”,可以明显地看出它的二层组织。这种双面锦与明代改机相似,也有把它叫做“双面绢”的,现在我国仍有生产。过去认为改机为明代林洪始创。根据这次发现,至少在唐垂拱年间(公元6S5年至6S8年),我国已经出现这种双面锦了。
第206号墓出土一盒张雄及其妻熟氏墓志,根据志载,张雄死于延寿十年(唐贞观七年,公元年),其妻死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这说明葬舞女俑所着的短衫用料——双面锦,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