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简单解释就是春天要穿暖和点,而秋天少穿点也没什么。那么,春捂秋冻捂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穿当季衣服了呢?下面,360常识网带大家来看看春捂秋冻捂有没有科学依据。
春捂秋冻是什么意思
春捂
初春时节,天气刚刚转暖,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天气一会暖一会冷,而且室内外温差较大,在一天中的晴日午后可达3-5°C之多,甚至更大。从温暖阳光下走进阴凉的室内,体质较差的人群就容易生病,而且冬天人们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如果刚开春就急着减衣服,很容易受凉感冒。因此,“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可以避免病菌趁虚而入,引发各种春季传染病或者呼吸系统疾病。
秋冻
初秋时节,天气开始转凉,但是仍会有“秋老虎”出没,导致温度偶尔升高。如果稍感冷气就急着过多过早地增加衣服,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很容易伤风感冒。而且,初秋的气温不至于很低,人体还是可以承受的,适宜的凉爽刺激,可以让我们的身体在较低温度中得到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御寒能力。到了三九寒天,就不至于一受冻就伤风感冒,不禁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因此,“秋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过,凡事皆有个度,我们不能一味地“春捂秋冻”而不考虑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适当的“春捂秋冻”,但是要保证自己的体温经常保持在摄氏37度左右,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而且,“春捂秋冻”一般也只适用于初春与初秋,如果春末和深秋,仍捂得很多或穿得过于单薄,这样的“春捂秋冻”就过分了。因此,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还是适当地“春捂秋冻”,这样才有益身体健康。
春捂秋冻有道理吗
春捂秋冻有一定的道理,对于老年人和体质弱的人们,季节交替时不妨捂一捂,多穿衣物,注意防病。但“秋冻”需因人而异,老年人、妇女和孩子就不太适合“秋冻”。
俗语中“春捂秋冻”中提到的“秋冻”是指秋天到来后,气温会稍有下降,但是不要过早穿上棉衣。这是因为过早保暖,机体对寒冷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使得人体对寒冷的调节能力下降,真正到了严寒时节更加容易染上疾病。相反,如果此时适当“冻一冻”,则有助于增加自身皮肤黏膜对寒冷的耐受力,从而提高抗病能力。
但是“秋冻”也不是冻得瑟瑟发抖,要想“冻”出健康,这里还大有学问。初秋暑热未消,气温仍高,显然“冻冻”无妨。仲秋气温下降,虽凉却不甚寒,是“秋冻”的较佳时期,尤其青壮年,穿衣要有所控制,以免身热汗出,伤阴耗气。晚秋早晚温差增加,特别是秋冬交接,常有强冷空气侵袭,此时若再一味强求“秋冻”,就会适得其反。
我国南北两地因地理位置不同,在气候上亦有所差异。一般南方秋凉来得迟,日间温差变化不是很大,甚至入冬仍不甚寒冷,故不必过快添衣,并可适当延长“秋冻”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初秋日照温度(白天)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适当“秋冻”,以增强体质。秋末初冬日照温度(白天)低于15℃时,市民应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不宜“秋冻”,尤其注意头、手、足等部位的保暖。女性在16℃以下最好不穿裙装。
有几个部位不可受冻。一是肚脐,肚脐皮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容易被寒邪侵袭。肚脐一旦受凉,容易腹痛腹泻;二是脑袋,中医认为,头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心脑血管患者、易感风寒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额头渗出汗水时不能见风,最好马上用纸巾或手帕擦掉;三是脚部,入秋后应该穿稍厚一点的宽松、舒适、吸汗的鞋袜;四是肩部,肩部一旦受寒,会引发感冒、气管炎、消化不良、失眠等疾病。
另外,有些人群也是不适合“秋冻”的。除了老人、小孩,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脏病人、消化道溃疡病者,都是不宜“秋冻”的。这是因为天气寒冷可导致血管痉挛,直接影响心脏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当气温急剧下降时,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性差,也很容易发生中风。寒冷更是慢性肾病、消化道溃疡疾病发病的重要诱因。
“秋冻”不仅是停留在穿衣上,适当的活动锻炼对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极有好处。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不论何种活动,都要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让寒气通过排汗而扩张的毛孔入侵到人体,当周身微热,出汗即可停止。如果要进行冷水浴锻炼,建议整个秋季都要进行,不要间断。
春捂秋冻捂到什么时候
一般来说春捂到3月份,秋冻到10月份
1、“春捂”,即在春季气温刚转暖时,不要过早脱掉厚衣服,宁可捂着点,使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否则由于初春咋暖还寒,气温变化大,过早穿着单薄,一旦气温降低,身体会难于适应,抵抗力下降,加上春季细菌病毒活跃,更易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女性过早换裙装,还会导致关节炎和多种妇科病。
2、我国一般以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反而低于秋季。
北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春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为18.9°С,秋季则为18.2°С,春季高于秋季0.7°С;春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1°С,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7°С,春季比秋季反而低0.6°С.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比较低的.屋里的温度有一定的保守性,春季是回暖期,屋里的温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觉很热,一进入屋里就感觉很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季节,屋外气温虽然下降了,但屋里却是温暖的.
转载请注明来源:360常识大全网 http://www.360chang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