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名人养生 > 正文

康熙养生之道 康熙养生的七大秘籍

2017-06-21 18:01:53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康熙这个名字,康熙皇帝是清朝中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皇帝,康熙帝年少登基,一生都在劳累之中,但是,无论再怎么辛苦,康熙

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康熙这个名字,康熙皇帝是清朝中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皇帝,康熙帝年少登基,一生都在劳累之中,但是,无论再怎么辛苦,康熙帝还是每天都能进行养生,所以康熙帝在如此辛劳的一生中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那么康熙帝到底是怎样进行养生的呢?

康熙晚年所作的诗颇能概括他养生之道:“淡泊生津液,清虚乐有余。鬓霜渐薄德,神惫恐高誉。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书。山翁多耄耋,精食并园蔬。”

康熙帝的养生之道

不滥用补药

古之帝王,大多偏爱补药,而康熙对补药则有所戒。对补药,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服补药大无益。药性宜于心者不宜于脾,宜于肺者不宜于肾。朕尝谕人勿服补药。药补不如食补。夫好服补药者,犹人之喜逢迎者。天下岂有喜逢迎而可为善乎?先年满州内老人皆不服药,朕也从不服药。”

这段话,虽然感觉有些偏激了,但从医药学来说,却正好阐述了没有病还经常服用补药的弊端,其语气十分中肯,而且是从人生哲理上加以发挥的,实在是难能可贵。

他57岁时,颏下有几根白须,曾有大臣晋献滋补肝肾的乌须丸,而康熙认为乃多此一举,笑而拒之。

书法宽怀,运动强身

一个人的健康标志,体现在心理和体质上。对于心理的调节,康熙多通过练书法以求得“宽怀”(舒心)。他曾亲自总结了一条经验,叫做“宽怀只有数行字”,“数行字”就能得到“宽怀”之效。

按现代医学解释,练习书法可对脑神经起到调节、放松的作用,还可消除疲劳,锻炼人的耐心,培养人的意志,从而获得身心健康。康熙在《仿二王墨迹》诗中说“案上露凝铜雀润”——虽然书案上和铜雀(香炉)上凝聚了欲滴的露珠,但仍然是“象管(象牙笔杆)挥时在正心”。这“正心”二字,体现了他练书之专,养志之诚,娱心之深。

对于自己的体质,虽然康熙帝一生都在忙碌之中,每天都要治理朝政,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明白自己身体体质的重要性。康熙帝在日理万机之余,还会在宫中种植一些蔬菜。到了秋季,康熙帝最喜欢去围场骑马,以舒展筋骨,增强体质。

接受西医西药

十七世纪初,日尔曼人的《泰西人身说概》和意大利人的《人身图说》及法国人的《人体解剖学》等相继传入中国。为了学习西方医学,康熙令在清廷供职的法国传教士白晋及宫廷画家等人,专门画了一些解剖图象,还叫传教士巴多明将《人体解剖学》译成中文,希冀“造(福)于社会”,挽救“人之生命”,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实属难能可贵。

对于西药,康熙对治疟药金鸡钠有着特别的兴趣,原来康熙32年,他患了疟疾久治不愈,众医束手无策,恰逢法国的传教士洪若翰、刘应入京闻知,特进献金鸡纳,康熙服之而愈,大喜,给予重赏,赐广安门内广厦一所。此后康熙视金鸡纳为奇药,并把它作为“御制圣药”转赐患疟的大臣,以示恩宠。为了研究推广西药,康熙还恩准在宫中开设了实验室,供传教士制西药用。

有时康熙还亲自给官员问病开方,中西药并用。他在宫内试种牛痘预防天花,效果较好。其后下诏推广,让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蒙古人也种牛痘。“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康熙“坚意为之”。

禁烟忌酒

康熙从不饮酒,也厌恶抽烟。他认为烟酒对身体伤害很大,也告诫群臣要远离烟酒。但大臣史贻直和陈元龙,却嗜烟如命,成天烟袋不离手。康熙打算让两人把烟戒掉。一年,康熙去江南出巡,史、陈两人也随行。皇帝御车在山东的德州驻跸。康熙当面赏赐两人各一枝水晶杆的烟袋,让他俩当众抽吸。

俩人闹不清康熙的真正用意,还有些受宠若惊,马上装烟点火抽起来。谁想,刚一用力吸,隔着透明的烟杆清楚地看到了火星顺杆直往上冒,劈啪作响,直到唇边,还发出更响的爆裂声。史、陈二人到这时才明白康熙的真正用意。这时,俩人再也不敢吸烟,并且从此戒了烟。

膳食简单

作为皇帝,膳食无疑要比一般人丰富得多,但康熙皇帝却比较简单。他说:“朕每日进膳二次,此外不食别物,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他不吃补药,也不要人按摩,“惟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如是而已”。他特别告诫人们,“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各人所不宜物知之即当戒”,“高年人饮食宜清淡,每兼蔬菜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

这些论述,非常符合现代医学观点,对于控制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以及消化系统疾病都有好处。他还说,“诸样可食果品,必待其成熟之时始食之,此亦养身之要也。”

康熙还提倡饭后要造成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朕用膳后必谈好事,或寓目于所作珍玩器皿。如是则饮食易消,于身有益也。”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番话很有道理。他非常注意饮水的卫生,说:“人生养身饮食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

此外,康熙多次批判了好逸恶劳的思想,他说:“世人皆好逸而恶劳,朕心则所谓人恒劳而知逸。若安于逸则惟不知逸,而遇劳即不能堪矣。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也。”康熙精于养生之道,他在这方面的观点和论述,值得今人借鉴。

衣着洁净,室内温馨

康熙帝自幼便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好习惯。他认为:“凡居家在外,惟宜洁净。人平日洁净,则清气着身,若近污秽,则为沌气所染。”意思是不论在家里或出门在外,人们都应该养成干净整洁的好习惯。如果平常注意个人卫生,那么清爽之气便会附着于身,否则自身的清明之气就会逐渐被污秽之气所取代。康熙帝虽提倡洁净,但也反对太过洁净而成癖。

他说:“朕之衣服穿戴多年,并无纤毫之玷,此朕天秉之洁净也。洁净固然重要,然亦不可太过成癖。常见有人过于好洁,其所居之室,家人着履者,皆不许入;衣服少有玷污,即弃而不用;亲属所馈饮食,俱不肯偿,此乃太过成癖也。”

神静心和,宽坦从容

康熙帝说:“以‘寡思虑’养神,以‘寡嗜欲’养性,以‘寡言语’养气,方可以养生。形体乃盛放生命之器,心乃形体之主宰,故朕以为精神安于内,心静则心和,心和则形全,形不诱于外。”康熙帝认为一个人若想做到神静心和,必须坚定自己的意志,不意气用事。心态自然平和,心志就不会因外界事物的干扰而动摇,就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杂念。

若杂念不起,心中清明,即可清察明审,感情和顺,自然身健长寿。此外,康熙帝还劝诫后人要心怀宽广,他在《庭训格言》中说:“惟宽坦从容,以自颐养而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们把心胸放得宽坦一些,让心气平和一些,才能颐养天年。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康熙帝认为:“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惟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他不但这样说,而且身体力行。康熙帝认为人若想长寿,不能靠服食所谓的可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而是靠饮食起居有序、有节、有度。这也是他养生之道的核心。在饮食起居方面,康熙帝有一系列的主张和论述。

其一,康熙帝认为:“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这就是说,人们应该合理地安排饮食,不可贪食和多食。所谓“择其宜于身者”,是指人们应选择对身体有补益的食物,而不应一味摄取个人嗜好的食物。中医学认为,所嗜之物不可多食,多食则生变,轻则腹胀肚痛,重则诱发病变。

此外,康熙帝还指出:“人自有生以来,肠胃自各有分别之处也。故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的体质千差万别,肠胃的吸收功能也强弱不一,比如有人对虾、蟹过敏;有人对香椿、香菜过敏;胃热者宜食寒凉之品;而胃寒者宜食温热之品。因此,人们应时刻牢记自己“所不宜之物”,并在日常饮食中加以控制。

其二,康熙帝每次出巡,总是拒绝参加那些尽是山珍海味的盛宴,而专吃当地所产的时令菜。对于那些不恤民情,竭力搜刮民脂民膏,置办盛宴讨好自己的官吏和地方豪绅,康熙帝毫不客气,立即予以撤职查办。康熙帝认为:“高年人饮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所以农夫身体强壮,至老犹健者,皆此故也。”

康熙帝提出的老年人饮食应以清淡为主的观点,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讲是十分科学的。因为清淡的蔬食对预防和控制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大有益处。

其三,康熙帝提出,水果最好在成熟之后再吃,而不要在它未成熟时过早地摘食。康熙帝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有无数人极力向他献媚邀宠。因为他爱吃水果,于是各地官员争先恐后地采摘鲜果进贡,但他从不多吃,总是品尝一点儿就够了。他说:“诸样可食果品,于正当成熟之时食之,气味甘美,亦且宜人。

如我为大君,下人各欲尽其微诚,故争进所得初出鲜果及菜蔬等类,朕只略尝而已。必待其成熟之时始食之,此亦养身之要也。”实践表明,果实在未成熟时,不仅味道酸涩难咽,而且果实中诸多营养成分不易被肠胃吸收,甚至会对脾胃造成损伤。可见,康熙帝的这番告诫是符合养生之道的。

其四,康熙帝主张在每餐之后,应构建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他说:“朕用膳后必谈好事,或寓目于珍玩器皿。如是则饮食易消,于身大有益也。”研究证实,人在饭前饭后,若能保持欢乐愉悦的情绪,可刺激胃液的分泌,从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反之,若处于抑郁苦闷的状态,则会导致胃液分泌过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及营养成分的吸收,久而久之,还可使人患上噎食、厌食等疾病。

其五,康熙帝对饮用水的要求很高。他认为:“人之养身,饮食为要,故所用之水最切。”他曾命人将各地的水加以区别和比对,其方法是“称(秤)其轻重”。康熙帝认为:“水最佳者,其分量甚重”。当遇到水质不佳的情况时,他就把水加热煮沸,取其蒸馏水“烹茶饮之”。

他的这个经验是从西藏活佛泽不尊旦巴胡突克图那里得来的。此外,康熙帝还提出了饮用河水的注意事项,他说:“平时不妨。但夏日山水初发,深当戒慎。此时饮之易生疾病。必须大雨一二次后,山中诸物尽被涤荡,然后洁清可饮。”

每当夏日大雨倾盆或洪水暴发之际,康熙帝绝不饮用河水,他认为这时的河水喝了易生病,因为洪水容易把地表有害的矿物质、枯枝败叶、粪便甚至腐烂的动物尸体冲刷下来,混杂于河水之中,此时的河水当然是不干净的。而经过雨水的几次冲刷之后,流下来的河水才会是比较干净的,才能供人饮用,而不至于使人生病。

康熙帝从不刻意追求长生不老。他认为人的一生即生长壮老已,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是不可遏止的。因此,人们应该顺应自然,多加保养,以求在一定范围内延长自己的寿命。这就是康熙帝的人生哲学。康熙帝在晚年的诗作颇能概括他的养生之道:“淡泊生津液,清虚乐有余。鬓霜渐薄德,神惫恐高誉。苦好山林趣,深耽性道书。山翁多耄耋,精食并园蔬。

总结:相信喜欢养生的朋友都已经阅读了本篇文章,文章中细说了康熙大帝的养生之道,康熙帝一生忙碌无比,可是就在这样的一生中他都能坚持养生工作,那么我们又有什么做不到的呢?希望大家都能把养生带进生活之中,让养生伴随一生。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