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艺术家李可染养生之道 善于总结短处
目录:
第一章:国画艺术家李可染养生之道 善于总结短处
第二章:本焕大师:“佛门泰斗”的养生之道
第三章:名人养生杨敬年 生命从百岁开始
一般书法家,画家,高僧都比普通人寿命要长,这往往与他们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更在于他们懂得如何修身养性。那么他们的养生之道是什么样的呢?
国画艺术家李可染养生之道 善于总结短处
李可染先生是现代着名国画艺术家,他将西画中的明暗处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将西画技法和谐地融化在深厚的传统笔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李可染先生生于1907年,1989年他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2岁。
李可染一生专注于绘画。按他自己的话说:“艺术的道路是漫长的,比方说有几千里的路程,有人走了十里、二十里就停下了。自觉不得了,很骄傲。骄傲的实质是无知。当你真正认识到宇宙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时候,你就会感到自己认识的太少,也就自然会虚心起来。虚心是认识的真实,不是表面自谦说假话。”
他的儿子苏玉虎回忆道:“父亲的一生过得严谨、俭朴,律己甚严、自奉甚简。他烟酒不沾,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即使喝茶,对茶叶茶具也不讲究,生怕陷入玩物丧志的泥沼中不能自拔。”李老生前曾说过:“七十岁后,我天天总结,找弱点。弱点是拦路虎,克服了一个,就前进一步,在闯关中前进。总结时,不要老留恋长处,长处是跑不掉的,一定要总结短处。”
李可染先生多才多艺,除了绘画,还会拉胡琴,唱京剧。京剧对他来说,既是爱好又可消遣。1944年的某一天,他曾一连失踪三天。回家后,妻子才知道,他吸京剧连吸了三天三夜。每当夜深人静可以休息了,他会一人独坐画室,打开录音机,听上几段京剧。
李可染先生是个温厚的人,无论受什么委屈,都没怨过谁,就处文革受到冲击,他也平心而对,他说:“我不一定是好人,但确实没有时间去做坏事。” 副标题#e#”
本焕大师:“佛门泰斗”的养生之道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大师,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世高僧。2011年阴历九月二十一日(10月17日),迎来了他105虚岁的寿辰。
据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透露,本焕大师属于国家一级保健对象,但是他老人家的饮食并非外界猜测的那样,山珍海味、燕窝鲍鱼。事实上,大师吃得非常简单,和普通出家人没有什么差别。
印顺法师说,大师日常饮食有专人安排,“食谱”简单到几乎算不上食谱:早餐是一个馒头、一碟青菜、一碗白粥,外加一小碟生姜丝。午餐是一小碗米饭、一碟青菜和一碗青菜汤。晚餐则是一小碗面条。因为已是一百多岁的老人,在饮食方面还是要有所注意的,首先就是忌食生冷;其次每餐均要热、熟、软、烂。
本焕大师说,我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养生之道,我早晨4时18分起床,中午12点休息;下午1时48分起床,晚上9点睡觉,然后再睡到早晨4时18分起,这就是我一天的生活。休息好了,还要修行,我们佛家讲修身养性。我天天就是坐了。我的思想安定,身体安定,这样就会坐得好。身体不安定,思想不安定,就坐不好。要学会思想安定就得先放下。
名人养生——董寿平:不急、不躁、不悲、不馁
董寿平先生,不仅是蜚声海内外的书画艺术大师,还是一位造诣颇深的养生学家。他生于1904年,1997年去世时已是93岁的高龄。
1991年初秋董寿平先生应邀赴日本访问,期间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接见并宴请了董寿平先生夫妇。当海部首相得知董老已近90高龄身体还如此硬朗时,赞叹不已,于是向董老探究其养生秘诀。董老听后先是哈哈大笑,随后便挥毫写下了“心积平和气,手成天地功”十个大字,握笔之手一点儿也不抖。
保持心情舒畅是董老的养生奥秘。他说,人生在世难免遇到各种曲折与坎坷,对此很多人不能泰然处之。而董老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首先做到“四不”,即不急、不燥、不悲、不馁。古人云:“须知百病生于气也”。董老深谙此理。文革期间他被批斗抄家,还被扣上“黑画家”的帽子强迫劳改,但他并未因此背上包袱,不仅自己乐观,还勉励其他受难的同志保持乐观,耐心等待平反。
在五花八门的各类健身术中,董老最为推崇的是气功按摩。他不喜欢别人为他发功,而是主张自己练功与按摩结合。他说这样可以起到内外互补,里通外合,打通经络、调和诸脏、活血化瘀等功效。董老还曾说:“练气功不仅能强身健体,还有助于书画的创作。反过来写字作画时意念高度集中,静则得气,气至而意凝,笔断意不断,可谓二者相得益彰。
名人养生——孙道临:爱玩儿童玩具
着名导演、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的生辰。2007年,孙道临于上海病逝,享年86岁。孙老平易近人,在他生前的一次采访中,他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说:“锻炼身体是锻炼筋骨,锻炼脑力是锻炼心态;又锻炼筋骨,又锻炼心态,做到身心平衡,方能健康长寿。”
进入老年后,他每晚睡前至少散步半小时。早上起床前自我按摩,凡能触到的地方均按摩100下,以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他一直坚持骑单车,60岁后戒了烟,除个别应酬外,基本不饮酒。他说:“不用烟熏,不用酒浇,我的心脏就不会过早衰退。”
“老年人更应‘贪玩’。”孙老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喜欢玩儿童智力玩具,他认为通过玩具,能使他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大脑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越用越灵活、越用越聪明。
至于练书法能否长寿健体,孙道临的看法是,俗话说,养身要动,养心要静,写字既有动,又有静,所以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名人养生——浦克:爱和老伴闲聊天
《英雄儿女》中那个话不多的朝鲜老大爷,《地下尖兵》中机智敏锐的地下党干部陶干,《甲午风云》中威严刚毅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艳阳天》中狡黠、阴险的马之悦,塑造了这些经典银幕形象的着名电影表演艺术家浦克生于1916年,逝于2004年,享年88岁。他从1938年就开始从事表演艺术,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很苛刻。他说:“一生中我拍了不少片子,但比较满意的只有《甲午风云》一部。”
在浦老生前的一次采访中,当时87岁的他告诉记者:“我每天5点钟起床去公园散步,回来时到市场买点菜。剧团有事我就去看看,有时也给学员班讲讲课。我特别喜欢写字,不像书法家讲究正规的字体,我写的是自由体,朋友有喜事都会来找我写字。虽然我不是书法家,但只要大家喜欢,我就写。”
浦老说,家庭和睦,笑口常开,这样夫妻双方才能健康长寿。他笑着指了指老伴说:“我这老伴可真好,她性格开朗,什么事都爱和我商量,买什么衣服她也要问问我。别看她年龄比我小,她知道的东西比我还多呢。我俩只要一坐下来说话就是1个多小时,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国内、国外什么都谈。有时谈得高兴了,我俩就哈哈大笑。这房子不隔音,邻居都奇怪,这老两口哪儿来那么多高兴的事呢?晚上睡觉,两个人常常得互相提醒着,别说话了,再说又睡不着了。我俩天天在一起,却有说不完的话。”
浦老说:“人活的是心情。这话说得容易,做着难。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整天笑呵呵的?我说遇事不恼,长生不老;笑口常开,青春常在,是我的座右铭。”说完便爽朗地哈哈大笑,全然不像一个80多岁的老人。
名人养生杨敬年 生命从百岁开始
经济学家杨敬年精确地规划着时间。他每天凌晨3点投入工作,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他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驾崩那年出生,至2012年已经104周岁了。
可他至今仍过着年轻人的生活。他抢着接听家里的电话,能迅速报出几个熟人的手机号码。他还自己洗澡,生活“完全自理”。他会迷上一部青春剧,匆匆忙忙扒几口饭,守在电视机前。“我现在还能上瘾,所以我说我还年轻。”他谢绝欣赏老年报和《夕阳红》等电视栏目。“我觉得同我没有关系”,他说。
百岁之年,杨敬年出版了27万字的自传。学生们送他一块匾额:“生命从百岁开始。”
他晚年的得意之作不止于此。93岁时,他翻译的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十多年间,这个译本重印了十几次,发行逾10万册,成为罕见的畅销书。
杨敬年这样争分夺秒,是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等到1979年获得平反,他已71岁。
他用毛泽东的话平衡心态。毛泽东说“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这是我对待慢性病的方法”,杨敬年甚至自认为算是幸运者,能留在资料室仍能做一些学术工作。在自传里,杨敬年以平缓的口吻叙述政治运动中的遭遇,却找不到表达怨恨愤懑的只言片语。
结语:养生最关键的是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态,能够微笑面对生活,亦如浦克说的,人活的就是个心情。(文章原载于《养生保健指南》,刊期:2012.04,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