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群 > 名人养生 > 正文

京剧大师梅葆玖等的养生之道

2017-06-21 13:56:59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可能你熟悉他们的唱腔,也熟悉他们的扮相,但你肯定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养生秘诀。 李慕良:活到老学到老《海瑞罢官》、《赵氏孤儿》、《

可能你熟悉他们的唱腔,也熟悉他们的扮相,但你肯定不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养生秘诀。

李慕良:活到老学到老

《海瑞罢官》、《赵氏孤儿》、《赤壁之战》、《沙家浜》……这些经典唱腔的设计均出自他之手;他是资深的京剧音乐作曲者,创作了《新东方赞》《新八岔》等京剧胡琴(京胡)曲牌;他操琴风格匠心独运,自成一家,世称“李派”。

是的,他就是已经91岁高龄的“国宝级”京胡大师李慕良先生。与一个世纪几乎同岁的老人是怎样一个人,是否身已老,心已老?

“不!只要一说戏,他头脑倍儿清醒。”经常在身边照顾李慕良先生的小儿子李祖龙最清楚,父亲一辈子也离不开京剧了。

走下舞台,李老先生话不多,爱看书,也爱听书。因为家境贫寒,李慕良先生只上过两年私塾,但他却写了一手好字,而且爱好画画。对他来说,活到老学到老就是一种境界。

除了京剧和字画,李慕良先生还喜欢做饭。他只要在家,就会下厨,尤其是好朋友来了,必定要亲自做上一道菜。在李祖龙的记忆中,小时逢年过节,父亲都要带着他和哥哥到梅兰芳先生、马连良先生家坐坐、聊聊,李少春、叶盛兰、李万春则是家里的常客。谈到李老先生最拿手的菜,就要属“海蜇皮鸡丝”了,这菜一上,往往是赞不绝口。

梅葆玖:好眼神就有好精神

梅葆玖先生年过古稀仍风采依旧,着实是精神矍铄、身体倍儿棒,用周围人的话说:“梅先生跟人握手格外有劲,小伙子没准都能被捏出一身汗。”

与一般老人退休后养花遛鸟不同,梅先生晚上工作到十一二点也是常事,但他认为,“晚睡一样能休息好,不过是把生物钟往后挪了一点。关键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和睡觉一样,梅先生的饮食也是“不讲究中藏着讲究”。“我没有什么从来不吃的东西,荤的素的都会吃点,但从来不会吃饱吃撑。”梅先生对记者说:“作为京剧演员,当然要有一定的忌口,辣的、甜的、酸的都不能多吃。辣的容易让嗓子发干;甜的东西吃多了会让嗓子发腻;酸的会收缩声带。不过一点不吃也没必要,比如吃饺子时总要蘸点醋。”

很多人觉得梅先生精神好,可能就来自于他坚定有力的目光。所谓“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对于京剧演员来说,眼神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眼神是京剧演员的常规训练,我以前就是练上下左右转眼珠,或是在一间黑屋里看香头。”梅先生说,父亲梅兰芳本是近视,后来为了练就旦角顾盼生辉的眼神,他开始养鸽子。因为从看到一群鸽子,到把每一只鸽子都看清,眼睛的对焦能力会越来越强,眼神自然也就明亮有神了。“其实大家都该多练练眼神,不仅能显得人有精神,也是保护视力的好办法。此外,京剧的其他基本功,如拳法、步法都是很好的养生功。”

梅先生最钟爱的话题永远离不开京剧。作为一名老行家,他对京剧与养生的关系,也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解。“所谓养生,不光是锻炼身体、吃好喝好,精神上的修炼才是精髓,而京剧就可以帮助人们修炼。”

京剧和其他地方戏一样,演出核心都是忠孝仁义、真善美。从大家熟悉的《穆桂英挂帅》到现代样板戏,都强调与人为善,在如今良莠不齐的文化中,尤显纯净。“所以,我们现在会倡导京剧进校园,鼓励孩子们从小就学点京剧,这对于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都有帮助。”(胡楚青)

李祖铭:水是最重要的养料

几十年来,一直拉着京胡的李祖铭先生,名气上似乎总比戏台上的“角儿”差着那么一点,但就是这绿叶,他当得有滋有味。

“很多人觉得,拉京胡只是给演出伴奏,始终不如台上真正唱戏的演员风光。但这世上既然有红花,就要有绿叶。学会当好绿叶,是人生重要的一课。”

在李先生看来,很多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心态总是太浮躁,一件事情干个两三年,觉得没有出路就转行了。“其实,人的天赋和资质没有太大差别,关键在于坚持。一件事情干不好,别的事情也未必干得好。”李先生说,“我从7岁学琴,今年61岁,才有了现在的成就。人要永远记着山外有山,这一辈子活得就平衡了。”

除了良好的心态,李先生在养生方面也颇有心得。“世界上最重要的养料就是水。平时再紧张,我也会把杯子放在手边,没事就喝两口,演出完了,更是喝个没完。”除了多喝,少吃也是养生一大法宝。“我觉得吃饱是健康的大敌,所以再好吃、再营养的东西也不能吃多。人的身体也跟琴弦一样,要张弛有度,一直绷紧就会断裂,所以有时要饿自己一下,让弦松一下。”

“很多人觉得京剧演员身体好,是因为他们唱戏都提着气,像练气功一样。”李先生说,如果大家平时走路也能提着气,不久后就会发现,身板直了、病少了、变年轻了。(胡楚青)

张学津:戏里戏外都豁达

用“系出名门”形容张学津先生,绝对是恰如其分。有这两样身份就足以说明:身为着名青衣大家张君秋的长子,承继了位列“四大须生”之首的马连良的衣钵。

“无论什么时候演出,他一定是台上最有精气神的之一。”在其弟子,北京京剧院文武老生、国家一级演员王金钟的眼中,戏里戏外始终如一是先生最大的特点。“马派讲究的是唱腔如行云流水、舒展大方,念白如芙蓉出水、清新爽朗,举止飘逸,近乎完美。老师之所以继承了这份戏风,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已把马派戏风融入了自己的生活,努力追求着一份良好的心态,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戏如人生’,这种心理状态又反过来影响了他的创作,让他得以把马派的精髓发扬光大。”

张先生这一生遇到的不如意的事情并不少,因此想要一直拥有良好心态似乎很难,可他每次都能处之泰然,永远以一种精神百倍的状态投入到挚爱的京剧事业中。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心中有种信念、有股精气神。有了这股精气神,做事就可以表里如一、坚持原则,可以不论人情、只论对错。

就像他自己说过的,无论戏里戏外,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勤勤恳恳学戏、老老实实做人。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