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孙德棣中秋辞世 IT人过劳状态再引话题
南方网讯昨天(21日),三大门户网站及博客中国不约而同地用黑色字体做成专题,“集体”悼念在中秋当天辞世的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年仅38岁的孙德棣。在孙德棣生命的最后一年,这位网易的“救火队员”依然靠打着点滴工作,这让众多IT界的风云人物唏嘘不已,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互联网上的篇篇悼词犹如副副挽联,在慰问逝者家人的同时,大家在文中都不忘加上一句“愿诸位同仁健康”。
去年4月15日,网易曾公布孙德棣因病休养的消息。但当时对于孙德棣将“休假”多久,网易方面称要看其身体状况而定,而对孙究竟因患何病而做手术,则表示是“个人隐私,不便透露”。
网易首席执行官孙德棣先生辞世 年仅38岁
瞬息万变的IT业界是目前快节奏、超负荷运转的职场之缩影。据了解,上海70%到75%的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其主要表现是健康透支。专家指出,亚健康其实就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十字路口,如不注意保养的话可能会滑向过劳死甚至猝死。
CEO受命于危难之中
据网易公司的朋友说,几天前还收到Ted(孙德棣的英文名)回复的电子邮件,其中提出一些对工作的建议。据说孙德棣从去年4月得病后,一直在香港靠打点滴维持生命,但对网易公司的重要事务仍亲自过问———通过电子邮件,网易公司的即时通讯产品“泡泡”,而不是电话———他认为那样太浪费钱了。
孙德棣被业界广泛关注始于2001年9月14日,他在网易内外交困时走向前台。当时网易因误报2000年度收入而无法按时提交合格的财务报表而受到纳斯达克调查,网易股价跌入1美元以下并险被摘牌;而丁磊与前CEO黎景辉和COO陈素贞矛盾激化后导致后两人离职。在网易前途扑朔迷离的紧要关头,孙德棣被推到代理CEO的位置上。而在他上任后不久,美国投资者又提起了集体诉讼。幸好,他以朴实稳健的风格、对内部的强化管理、坚持保守的财务制度,结合丁磊对消费者需求的精确把握和对技术的专注,终于把网易带出了困局,网易股价也创造了从0.63美元升到突破72美元的奇迹。
在网易的员工看来,网易向前迈出的每一步都历历在目。“那时我们常加班,Ted每天9点之前肯定到,晚上11点多他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一位网易的老员工告诉记者,加班到深夜时,孙德棣会不经意间走到办公桌前,询问其今天是否开心,工作有没有难处,然后相互鼓励一下继续开工。
为人随和、低调和谦逊
2004年4月,网易公司曾对外宣布孙德棣由于治病暂时休假,后在同年7月宣布孙结束病假,重返日常工作岗位,但不料这竟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公开亮相。
据介绍,去年,因为肠胃不适,孙德棣到香港一家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胆囊有些问题,需用微创技术做个小手术。没想到,这个小手术竟然失败并祸及其他。
本周一,丁磊给公司部分高层打来电话,悲痛地告知孙德棣已在前一天病逝。随后,由暂时代替孙德棣工作的网易首席运营官董瑞豹和首席财务执行官李廷斌,代表公司对孙作出高度评价:“Ted在网易工作的近6年的时间里,给每一位员工都留下了谦逊、儒雅、和蔼可亲的印象。他丰富的知识和卓越的管理才能更使得每一位与之合作和共事过的人都钦佩有加。Ted对每一件事都兢兢业业、正直无私,他对网易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一位已离开网易的员工回忆最后一次见到孙德棣时,对他很礼貌地说了一声:“有机会再见”,他却很和善地回答:“我当然还记得你,去年我们还开过会;不是有机会,是一定见得到。”
孙德棣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3年亚洲之星”。而在这一期《商业周刊》的人物报道中,对孙德棣的评价是Unassuming(谦逊)。在记者采访的数位网易人士口中,孙德棣也始终是一个随和、低调、谦逊的老板。
多数IT人感觉“压力特大”
有人曾戏言,IT(信息技术)就是I‘m tired(我累了)的缩写。
孙德棣去世消息传出后,IT业界诸多知名人士一边感慨孙德棣英年早逝,同时纷纷劝慰自己的同仁“注意身体”。其中博客网CEO方兴东“人生如狗”的说法最为触目惊心,他引述了国外某本书的说法:“互联网的时间尺度是以狗年来计算的,我们的一年相当于普通人的7年。”他认为应该警惕互联网的节奏,因为“使命和理想很重要,但是生命依然高于一切”。
对这一观点,电子商务的宿将王峻涛深有同感。在听说了孙德棣的噩耗后,他特地严格了公司的规章制度,没有特殊或重大事件,所有员工昨天起都不得加班。
“我决定今天改一改,提前一小时回家,看看天会不会真的塌下来。”王峻涛说:“其实事情永远是做不完的,钱也是永远赚不完的。换一个角度来看,IT业界的机会也是最多的。错过了一个,也很快会涌现出下一个。”
缺乏休息是“过劳死”导火索
虽然孙德棣的死因尚不明确,但很多人认为,工作过度劳累使其长期处在亚健康状态,有可能是其最后死亡的重要原因。据上海社科院亚健康研究中心科研部副主任张业先介绍,上海70%到75%的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其主要表现是快节奏、超负荷、健康透支。
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杨新春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推算,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60万人发生猝死,而且猝死者正日趋年轻化,劳累、生活不规律、开夜车、高度紧张往往是猝死的诱因。
仁济医院神经外科王桂松博士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强调,缺乏休息往往是猝死的导火索。据王桂松介绍,猝死的最后元凶一般是心血管疾病或者脑血管疾病。往往是休息状况太差导致血管痉挛,继而神经调节失灵,最后导致心脏或大脑缺血。
王桂松提醒市民,应该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学会心理调节,让神经放松。像孙德棣这样边打点滴边工作,王桂松觉得不可取:“即便是康复了也要休息调整一段时间才行。”
“过劳死”敲响警钟
最初听到“过劳死”这个概念还是在20多年前,当时着名学者蒋筑英的猝然离世便留下了“英年早逝”的一片叹息声。近年来相继因“过劳死”过世的公众人物,再次给人们敲响了珍爱生命的警钟。
[相关链接]
■2005年8月5日,年仅36岁的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导何勇,因“弥散性肝癌晚期”与世长辞。
■2005年4月12日,着名艺术家陈逸飞,终积劳成疾,病情恶化,在导演《理发师》时因胃出血猝然病逝,享年60岁。
■2004年11月,当时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患肠癌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年仅38岁。
■2004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在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步时,心脏骤停突然辞世,享年54岁。
IT工作环境“九宗罪”
电磁辐射损伤免疫力;脑功能减弱;灰尘场刺激皮肤;颈肩腕综合征;电脑忧郁症;电脑躁狂症;干眼症与电脑眼病;恐怖鼠标手;中枢神经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