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孕前准备 > 正文

胖MM的孕前检查为什么大不同?

2016-01-29 13:46:5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对于过度肥胖的备孕女性,如患有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糖偏高等症状,将会重点进行合理平衡营养指导。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调节等方式调节女性的身体状况。

很多备孕MM在即将跨入准备行列前才开始关心自己身体的健康程度是否对怀宝宝有利,所以,做好心理准备之后就进入身体准备,很多人会选择做一次孕前检查。其实,孕前检查针对不同身体情况有不同的重点,快来对号入座!

一、过度肥胖的女性

过度肥胖的女性更容易引起不孕,是因为她们排出的卵子孕育成为健康胚胎的可能性较小,并且如果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女性,容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使卵泡不易成熟,影响正常排卵,造成不孕。

重点检查:夫妇双方全套生化检查+全面常规体检。

对于过度肥胖的备孕女性,如患有高血脂、高尿酸血症、高胆固醇、血糖偏高等症状,将会重点进行合理平衡营养指导。通过饮食控制、运动调节等方式调节女性的身体状况,确保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进行孕育宝宝。在怀孕期间,医院也会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监测,如果孕妈们患有有关疾病的早期症状及体征(如高血压等),也方便及早治疗。当然,女性在妊娠之后则不可随意减肥,但需要对饮食的热量、营养素分配及体重增加制定限定计划。

二、月经不调的女性

由于月经不调会影响到正常的排卵,那么当然也会影响到怀孕。甚至更严重的,有可能是不孕的征兆。女性月经不调需要做5种检查:

1、卵巢功能检查:①子宫内膜活检;②阴道脱落细胞检查;③宫颈黏液结晶检查;④血清E2、P测定;⑤基础体温测定。

2、垂体功能检查:①直接测定血LH、FSH水平及PRL水平;②垂体兴奋试验;

3、蝶鞍CT检查了解有无垂体腺瘤。

4、染色体检查。

5、B超检查:了解卵巢有无多囊性改变。

月经不调每个女生或多或少都发生过,那么月经不调能不能怀孕呢?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处女时期月经不调比较正常,能怀孕,但是对怀孕有影响。

处女时期出现这一现象,很容易调理,这样婚后的怀孕的几率还是很高的。事实上,如果是女性的月经过频,如果有正常排卵的,周期每次间隔时间,都是有规律的,黄体功能也正常,那么,是不会对女性怀孕造成影响的。

2、月经不调可能由妇科疾病导致,可能是不孕的征兆。

若婚后女性长期月经不调,就要考虑是否是由某些妇科疾病导致的。如果月经量特别多、过频,伴有过多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妇科病引起的。发现这一现象,调治有些困难,受孕也很慢,所以这时候月经不调应早治,不要拖到婚后发生不孕了再去进行治疗。

三、亚健康白领

说到白领,朝九晚五的生活也会让人羡慕,但也让深受其害的白领阶层们苦恼。长时间久居写字楼的封闭环境,加之和久坐不动的工作方式,这样的生活其实对女性的影响很大。当人体的活动减少,就会影响到全身血液的循环,骨盆由于受到压迫更使子宫血液循环不畅。

重点检查:未准爸妈双方全面的常规体检。

针对大部分白领的情况,妇产科医生一般会建议她们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加强骨盆肌力量锻炼,制定每天的运动方案以供参照。同时,注意保证合理的生活作息时间,拒绝通宵女王的生活,均衡摄入营养,备孕期坚决拒绝烟、酒的侵袭,而由于过度压力、心理焦虑等原因造成的抑郁,医生会适当进行心理调整,严重时可用药物进行治疗。

四、流过产的女性

如今,部分女性对于婚前性生活也越来越开放的状态,近2成的女性表示在婚前就有过流产的经历。不管是因为何种原因流产,女性们都应该在流产手术至少半年之后才能再次怀孕,因为如果子宫内膜和宫颈口没有完全的恢复,很容易导致再次流产。

重点检查:夫妇染色体、铅及职业毒物检测、凝血功能(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狼疮促凝物、凝血五项)、激素测定、流产免疫系列、甲状腺功能、糖代谢、碘、精液测定、宫腔镜检查、治疗合并症等。

在检查过程中,备孕女性应该将自身的流产相关事宜告知医生作为参考,而患有妇产科特殊病史的,如不孕、习惯性早流产、分娩先天畸形儿史、不明原因死胎、新生儿死亡史及遗传病史等女性都必须进行相关检查,分析其中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再次流产。

五、患有糖尿病的女性

对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来说,其人群不孕症约占到2%,而流产率可高达15%-30%。这是因为妊娠会加重糖尿病,使代谢紊乱更加恶化,而糖尿病又会增加孕妇及胎儿、新生儿的并发症,尤其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率远远大于非糖尿病患者。

重点检查: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如患有合并心、肾、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者,妊娠后预后差,就要进行全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

糖尿病女性是否能够怀孕,这需要医生的对其身体状况进行分析。如果准许受孕,那么孕前3月应停用口服降糖药,以免致胎儿畸形,可根据情况改用胰岛素,将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理想水平。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故不致畸。同时,控制饮食与合理运动相结合,将其引发的并发症减至最少。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