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幼儿教育 > 正文

家长们 别再逼孩子跟人打招呼了

2015-12-31 22:29:10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在所有人的目光下直贴孩子标签(没礼貌、不听话),警惕孩子的目的达成了,好像离好孩子的目标也愈来愈近。但是,以羞辱为手段的幼儿教养,会有什么问题呢?

家长们别再逼孩子跟人打招呼
家长们别再逼孩子跟人打招呼

不管是到别人家做客,或在公共场所与人打招呼,常常遇到大人半引导、半强迫的要孩子跟别人打招呼。比较不怕生的孩子,还顺着大人,腼腆的问声好。个性较为内向、敏感的,就抿着嘴、一边往后缩,不说就是不说。站在一旁的大人也觉得尴尬,觉得自己没把孩子教好,忍不住开始以责备的口吻说着:“小孩子不可以这么没有礼貌”之类的话。

个儿小不表示自尊线也很低

我们都曾经是小孩,现在又天天与幼儿相处,了解被大人说没礼貌的感觉,是一种羞愧,也是一种挫败。羞愧的是自己不好,嘴巴不甜;挫败的是自己做不好,让大人失望。而这种种的感觉,都同时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被揪出来。没有任何一个大人受得了自己在大庭广众下被羞辱,那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幼儿)应该承受呢?为什么我们会在众目睽睽下毫不犹疑的责备那身高只及腿或腰的幼儿呢?

或许这其中的重要关键就是,我们不觉得幼儿有自尊心。我们觉得他们那矮矮的身驱里,没有太多感觉,没有太多自尊。此外,成人的话是一种教导,孩子就是要教!更或许,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的自尊心也被漠视了,所以现在长大了的我们,也看不见幼儿的自尊心?看不见那站在巨人丛里的小小孩对陌生人的畏怯,因为连他们心爱的亲人也觉得他不够好,在所有大人的注视下数落他。

是的,在众人面前数落孩子,教孩子,责任是尽到了,绝对不会落人口舌。在所有人的目光下直贴孩子标签(没礼貌、不听话),警惕孩子的目的达成了,好像离好孩子的目标也愈来愈近。但是,以羞辱为手段的幼儿教养,会有什么问题呢?

一、语言的暴力

以羞辱为手段所遇见的第一个例子,是语言的暴力。假如我们的社会体系认为让一个人羞愧,会很快的收到教养功效,那直接面对面的使用“你没有礼貌、你这样没人会喜欢你”等这类的语言,直接攻击个人的自尊,让人觉得渺小、一无是处,所达成的效果就是羞愧。孩子生活在这类的语言下,所成就的是大人的愿望,所牺牲的,是孩子自身的尊严。伤害孩子的尊严,最大的影响就是孩子觉得不应该正视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觉。伤害孩子的尊严,所带来的长远影响是他们日后也不会正视他人的想法、情绪和感觉。这样的轮回,所带来的默视情绪,甚至情绪伤害,永无止境。

二、忽略孩子的成长需求

小小孩对生人的畏怯和害羞,是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我们通常都以陌生人焦虑,来形容这个现象。虽然这个焦虑,会在一岁半后,逐渐淡化,但随着年纪渐长,在面对陌生人的那一剎那,他们会有一些直觉和警觉。他们会静静的看着陌生人,好像是在用自己的感觉,去感受、去观察。陌生人焦虑让孩子只接近对他成长有利的人,让自己与那个人产生情感上的连结和依附,并从那个依附里发展安全感。而在幼儿阶段养成的警戒,又何尝不是与生俱来保护自己的能力,透过那样的能力,逐渐学会分辨他人、信任他人。

只是很遗憾的,许多成人在引领幼儿接触他第一次遇见的人时,会忽略掉幼儿的这个观察,这道“安检”过程。更让孩子担心的是,他还来不及反应,这个陌生人就会靠他很近,摸他的头、拍他的脸。雪上加霜的是,在错愕下,自己心爱的爸妈(主要照顾者)还责备他。在这几重因素下,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感觉和想法重要吗?

三、罪恶感的建立

在幼儿的成长旅程里,他们会碰到一个成长上的难题:罪恶感。它与幼儿好奇、主动探索的内心紧密相连。同理,当幼儿因为需要时间去观察陌生人,却得不到认可,又听见成人一再说自己无礼时,他会产生罪恶感。一则可能孩子觉得愤怒,反而不去做;二则也可能孩子觉得自己太差劲,就不得已顺从了。不管是绝不依从或暂时顺服,两者都忽略了孩子个人的想法和情感,也都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

从尊重中学会礼貌。

那要如何做,才能让幼儿学会主动和人打招呼?

最重要的关键,仍是尊重。最有效的办法是示范和引导。以我在书店看到的场景为例:

有个妈妈手里牵着四岁大的孩子,在书店里遇到好友。两个大人几句寒暄后,妈妈对着孩子说:“小涵,这是王阿姨,她是妈妈的好朋友。”王阿姨在离孩子有一点点距离的地方,蹲下来,对小涵笑一笑说:“你好,小涵,我是王阿姨。你的布娃娃好可爱。”王阿姨又断断续续的与妈妈和小涵对话,然后在她离开前,她说:“小涵再见。”小涵有点害羞的说再见。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能看到王阿姨的尊重:她给孩子空间和时间去观察她;先善意的打招呼,主动关心孩子喜欢的东西;不强迫孩子马上响应,耐心等待孩子的响应。同样的,我也看到了妈妈的尊重:她不强迫孩子要马上打招呼;她先介绍大人给孩子认识,亲身示范如何与人问候;她等到孩子安心后,再引导她如何做;最后询问孩子的意愿。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