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母婴 > 不孕不育 > 正文

胎停宫外孕是什么

2017-05-05 12:55:24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在当今医学相对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关于女性怀孕的相关知识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比如宫外孕,这个妇科疾病就被广大的女性朋友所熟知。但是有一

在当今医学相对发达的现代社会里,关于女性怀孕的相关知识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比如宫外孕,这个妇科疾病就被广大的女性朋友所熟知。但是有一种胎停宫外孕你了解吗?胎停孕想必大家还不是很知晓,但是作为一名女性,通过字面意思大概能够猜出几分,其实胎停宫外孕就是代表怀孕不成功,也是妇科疾病的一种,在怀孕时期如果出现了异常状况,一定要好好检查,那么,胎停宫外孕究竟是什么呢?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自古如此。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却为生一个健康宝宝发愁:妊娠两三个月时,腹中胎儿竟莫名地停止发育,甚至自然流产。

以前在医院,一星期难得碰上一个胎停育、自然流产的患者,现如今,每天遇见四五例很平常。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么高的流产率呢?面对横在孕育之门外的这只“拦路虎”,我们又该做些什么呢?

都市白领更易“受伤”

“这几年在孕早期出现胚胎停育确实有增多的趋势,而且相当多的都是30岁以后怀孕的女性。”我的很多同仁都发出了相同的感慨。

目前在胚胎停育的人群中,很多都是白领一族,特别是高龄的白领一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日趋现代化的生活不无关系。白领女性多在写字楼中工作,环境优雅舒适,远离风吹日晒,但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工作环境往往存在各种污染源,潜藏孕育“危机”。此外工作压力大、运动量少、经常食用垃圾食品和激素类药物,容易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体内正常的激素系统遭到破坏,免疫力低下,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尤其是在当前特殊的经济环境下,白领一族为了抵御职场危机,普遍存在晚婚晚育的现象,此时精子和卵子的质量已经不是最佳状态,抵抗污染、辐射侵害的能力也大大降低,这些状况都为胎停育埋下了隐患。

重视孕检,打通孕育之门

有人形象地把孕检比喻成打开孕育之门的金钥匙。我要提醒一句,在你错过婚检这一关后,一定别忘了在怀孕之前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补做这些体检项目,让你的孕期健康地开始。一个良好的开端固然重要,孕育过程同样不容忽视,孕期的各种检查也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有统计表明,以玛丽医院为例,在接诊孕早期保健的女性中出现先兆流产、胚胎停止发育的情况较以前明显增加,胎停育正无情地击碎着许多年轻女性做妈妈的梦想。

胎停孕的症状主要有乳房胀痛停止、妊娠反应消失、胎动停止、出血、腹痛、体温下降等,但每个人表现都可能不一样。有的甚至无明显症状,但若是死胎且时间过长对孕妇危害会很大。根据相关规定,孕12周要在当地妇产科门诊建立档案,发给孕妇保健卡,以后定期作产科检查。但我发现,有些孕妇12周来建档时就出现了胎停育现象,这是因为一般胚胎8周左右有胎心,胎停育现象在8—12周就有可能出现,所以建议孕妇8周左右最适宜去做b超,以便及早检查胎儿和胎盘的发育情况。如果出现了胎心,大致可以放心。若出现胎停育,能不能保胎要视查明的原因而定。特别是高龄初产妇应缩短检查间隔时间,要从确诊怀孕开始,每半月检查一次,并要特别注意血压和尿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妊高症。为确保母子安全,高龄初产妇应比一般孕妇提前十几天入院待产,具体时间可根据孕妇不同情况,由医生决定。

对于准备怀孕的女性来说,无论你是否经历过胎停育,还是周围的同事或朋友发生了胎停育,均不能为此过度担忧。紧张、压力,也会导致机体内分泌的失衡,对于胚胎、胎儿的健康发育也是不利的。怀孕前,女性朋友应该有适当的准备期,注意饮食均衡、生活规律、锻炼身体以及孕前的检查等等,并积极参加妇婴医院为准妈妈们特别准备的健康课堂,多与医生进行沟通,全方位了解孕前、孕中、产后的各种孕期知识。

当孕妈妈不幸被确诊为胎停育后,也不要恐慌,通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流产处理。胎停育不同于早早孕,采用药流方式会存在较大风险,因为此时胚胎已经成型与宫壁发生粘连,不容易完全排净,如果长期残余在子宫里,会引发宫内感染,损伤子宫内膜,继而引发输卵管闭塞,导致不孕。我所在的玛丽医院的产道维护型人流术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微创技术的完美应用,使手术无需扩宫,通过宫腔镜与微管技术结合,确保宫腔内胚胎组织完全取出,避免漏吸和过度吸宫,充分维养女性的再孕能力。

孕育新生命的过程是美好而温馨的,当“胎停育”这个不速之客的突然到来打破这份平静之时,准妈妈所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所以再次提醒打算做父母的夫妻,要积极做好孕前和孕期的各项检查,有问题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及时解决,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小宝宝的平安降生。

看完以上专家医师的介绍,我想大家都应该对于这个疾病有所知晓了,最后,小编还想要叮嘱各位怀孕的妈妈们,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定期的做好孕检,而且要去正规的大医院,一旦出现了异常状况,就要加以重视,不可自暴自弃,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才会更好的恢复健康。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