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佤族的来历习俗
佤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35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沧源、西盟、澜沧、孟连、双江、耿马、永德、镇康等县的山区与半山区,即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的“阿佤山区”。与汉、傣、布朗、德昂、僳僳、拉祜等民族交错杂居。
佤族的历史
在佤族地区普遍流传着“司岗里”的传说。西盟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石洞,“里”是出来,意即人类很早是从石洞里出来的。传说从石洞里最先出来的是佤族。石洞位于阿佤山中部,离西盟县城以西约六十多里地的附近的山上。至今西盟等地的佤族人把石洞视为“圣地”。而沧源地区的佤族解释“司岗”是“葫芦”,“里”是出来,意即人类从葫芦里出来的。
各地区的佤族虽然对“司岗里”解释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视为人类的发祥地,同时也共同反映他们都是阿佤山一带是最早的居民。“司岗里”是佤族对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忆。
佤族的宗教信仰
新中国成立前,佤族的宗教信仰是原始的自然崇拜,相信万物有灵,认为所有山川、河流和一切不理解的自然现象都有精灵,会给人们带来祸福。佤族最崇拜的是人类最高主宰“木依吉”,他的五个儿子是分别掌管开天、辟地、打雷、地震的神和佤族的祖先。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水鬼、树鬼等等。部分佤族地区信仰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耶稣教,它是近一二百年出现的宗教形式。
佤族人的禁忌甚多。历史上,禁忌与陋习是阻碍佤族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佤族的饮食
佤族是以大米为主食。西盟地区的佤族都喜欢把菜和盐、米一锅煮成较稠烂饭。其他地区佤族则多吃干饭。农忙时日食3餐,平时吃2餐。鸡肉粥如茶花稀饭为家常食品的上品。旱稻多吃现舂,男女老幼全部食辣椒,民间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
佤族的肉食主要来源家庭饲养,有猪和牛、鸡。此外也有捕食鼠与昆虫的习惯。一些地区佤族还有捕食昆虫的习惯,更食用蛹与寄生于草本植物的红毛虫及扫把虫和寄生于冬瓜树的冬瓜虫等十余种。一般时都把可食昆虫与米一起煮成粥,加菜和盐、拌辣椒,香辣可口。
佤族养蜂比较普遍,但养蜂方法十分特别,先用一段掏空的圆木,两头封口,留出数个小孔,供野蜂进出,放在森林或屋檐下,使其繁殖酿蜜,每年割2、3次,与其中蜂蛹一起食用。
佤族一般喜饮酒、喝苦茶。所饮用的、酒都是自家酿制的泡水酒。常饮泡水酒于身体无害,有益健康。佤族才开始喝烧白酒。
佤族更爱饮苦茶。苦茶熬得很浓,几乎成茶膏。苦茶虽味苦,但喝后有清凉感。对于处在气候炎热地区佤族,具有神奇解渴作用。
嚼槟榔是佤族男女老少普遍嗜好,平时劳动休息或闲谈,口中都嚼块槟榔。所嚼槟榔都是用麻栎叶与石灰煮成的代用品,据称嚼槟榔有健齿作用,但根据医学研究表明,常年嚼槟榔(非代用品)是罹患口腔癌的一个重要诱因。
典型食品有:茶花稀饭,火烧蛇肉,青豌豆炒蚂蚁蛋,油煎柴虫等。
佤族的婚俗
佤族的婚恋比较自由,有“串姑娘”(即谈恋爱)的习俗,小伙子到了十七、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串姑娘”了。但佤族的“串姑娘”多是以群体方式进行的,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之前,单独活动的较少。且此“串姑娘”的活动,多以男子主动。
佤族的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部分选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另一部分则选在九月至十二月之间,即:修完房屋晒台到祭祀水鬼这段时间内。
在过去,依照佤族的风俗习惯,丈夫去世后妻子可以转房给弟弟。若弟弟已婚,经嫂嫂和弟媳同意,也可以转为弟的小老婆。如果女方家不愿意转房,也可另嫁,但必须由新夫家付聘礼给亡夫的弟弟或同姓的家族。此类转房婚,夫妻不和,也可以离婚,但若为男方家主动提出,女方家则不退还聘礼;若女方家提出,则要退回男方家的聘礼。
佤族的民族节日
由于木鼓的这种神圣地位和作用,“拉木鼓”便成佤族极为隆重、盛大宗教祭祀活动。所谓拉木鼓,就是从寨子外森林里砍伐树木,拉入寨里,制作新鼓,更换旧鼓活动。多于农历11月(佤历1月)进行。届时,首先由村寨头人会议确定拉木鼓时间及主祭人(出牛、承担活动费用的人),准备好要剽杀水牛数头和取肝看卦黄牛一头,以及水酒食物等。拉木鼓当天,白天剽牛祭神,晚上由男性青壮年上山砍伐已事先选好树木,准备制鼓的材料。第2天一大早,全寨男女老少(一些女性不能参加)均身着节日的盛装,前来拉鼓,大家边歌边舞,用绳索把木鼓拖拉向寨子。但木鼓当天是不能进寨,要停放寨外,需杀鸡祭祀之后,另择吉日进寨。
新鼓进寨日,举寨欢腾。邻寨人们也敲锣打鼓,前来祝贺,载歌载舞,剽牛和杀猪、饮酒娱乐。
新木鼓的制作大约需要二十余天。抠凿完成日,立即敲响,向全寨报喜,并举行新木鼓安放的仪式。晚上,全寨人齐聚于木鼓房周围,再一次欢歌共舞,庆祝新木鼓顺利制成。至此,整个拉木鼓祭祀活动方告结束。
据说,佤族拉木鼓是为了祭祀莫伟神的。佤族人指出,莫伟是人类祖先的化身,其平时住在天宫,不问人间之事。只有听到木鼓的声音,其才会下凡为人类解危救难或共享欢乐。
谈情说爱“串姑娘”
佤族的婚姻,大都是通过自由恋爱缔结。结婚的年龄一般在二十岁左右,多男大女小。但青年男女从十五六岁便可开始参加谈情说爱社交娱乐活动。这种恋爱活动,俗称串姑娘。
串姑娘是以群体方式进行。在正式确定恋爱关系前,单独活动较少。在此活动中,男子一直处于主动地位。
串姑娘主要是在晚间进行。没有特定的场所,多在姑娘家里进行。每当夜幕降临,青年男女们就会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小伙子们弹着三弦和吹着笛子,到等候他们的姑娘家里去。大家一起唱歌与跳舞,互赠烟草、槟榔,男女相互梳头,嘻笑打闹、送秋波、诉衷肠。经过了若干次串姑娘,小伙子看中某位姑娘之后,就会送一些手镯和项链、梳子、头巾等礼物给她。如果几天或一段时间里不见姑娘退还礼物,便能认定她已对自己情有独钟,愿意作为自己的恋人。而姑娘则来者不拒,不管谁送礼物都会一一收下。她们认为,送礼物小伙子越多,说明自己的相貌和人品等条件越好,越感光彩。姑娘父母也会为串女儿的人多而高兴和自豪。但对不想继续发展关系小伙子,礼物就会很快退还给他的。也有的是在串姑娘过程中,小伙子若看中某位姑娘,便会趁机抢去她的首饰和头巾等物,表示向她求婚。此时,姑娘不管愿意与否,都要大嚷大叫,佯装反抗。如果两三天内不去索取,就表示接受小伙子的求爱。
确定了恋人关系青年男女,便会脱离群体,开始其单独交往。进而正式托媒求婚和订婚、结婚,喜结连理。
新米节
佤族是个农业民族,Past生产力水平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因此,围绕农业生产形成很多敬神祈福的祭祀性活动,有的还渐渐形成了定制,发展成为了节日。新米节便是其中之一。
新米节是稻谷成熟,喜庆丰收,品尝新米日子。因为气候的差异,各地谷物成熟时间不同,因而各地区和各村寨,甚至每家每户过节时间也不一样,但以前般多在农历七八月份(佤历九十月间)进行。日期确定,一是根据各自粮食成熟情况选择吉日。二是以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属相之日为最佳。意在请先祖灵魂回来,与家人一起同尝新米,共享其欢乐。并请他们在天之灵保佑其子孙后代家庭幸福、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为让各地佤族同胞能够共同欢度新米节,在1991年沧源佤族自治县与西盟佤族自治县联合决定,把每一年的农历八月十四日定为佤族的“新米节”。
传统新米节多各家各户独自进行。节日当天,主人早早地起床,准备好过节酒肉佳肴。之后到田里去采割新谷。割回来谷子一束挂在门上,表示招谷魂进家。其余搓下谷粒,用铁锅微火焙干、舂出新米、做成米饭。接着要举行家祭仪式:盛一碗新米饭,与各种菜肴一起摆于神台上,请巫师念咒语,祭祀其谷神,敬献其祖先。仪式结束后,以巫师与老人为首,全家人喜尝新米。之后,主人才能打开家门,把自家过节消息告知邻里乡亲们。于是乡亲们纷纷携带各种礼物前来祝贺。主人则杀鸡和宰猪,甚至剽牛待客,大家欢歌笑语,同享丰收喜悦。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
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壮族 | ·满族 | ·回族 | ·苗族 | ·维吾尔族 | ·土家族 | ·彝族 |
·蒙古族 | ·藏族 | ·布依族 | ·侗族 | ·瑶族 | ·朝鲜族 | ·白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黎族 | ·傣族 | ·畲族 | ·傈僳族 | ·仡佬族 |
·东乡族 | ·高山族 | ·拉祜族 | ·水族 | ·佤族 | ·纳西族 | ·羌族 |
·土族 | ·仫佬族 | ·锡伯族 | ·柯尔克孜族 | ·达斡尔族 | ·景颇族 | ·毛南族 |
·撒拉族 | ·布朗族 | ·塔吉克族 | ·阿昌族 | ·普米族 | ·鄂温克族 | ·怒族 |
·京族 | ·基诺族 | ·德昂族 | ·保安族 | ·俄罗斯族 | ·裕固族 | ·乌兹别克族 |
·门巴族 | ·鄂伦春族 | ·独龙族 | ·塔塔尔族 | ·赫哲族 | ·珞巴族 | ·汉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