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在中国 日军两个月击败德军四处烧杀抢掠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伦敦《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暗杀对欧洲来说像 一次雷鸣。”暗杀事件点燃了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各国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的时候,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山 东。100年前,就在青岛海滨,日本联合英国等协约国与德国等同盟国展开了厮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在这里熊熊燃烧—
随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而当时刚刚成立了3年的中华民国政府,持何种态度呢?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决定保 持中立。但是,中国无法阻止战火在山东燃起。日本和英国联军,对德国的租借地胶州湾发动了战争,青岛成为“一战”在远东的唯一战场。
日德青岛之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无法绕开的一笔,“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爆发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与此有关。如今,“一战”爆发百年之际,战火虽已远逝,但岁月的折痕依稀可见,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100年前的青岛,重拾历史,鉴往而知来。
日军登陆青岛战事持续两个多月
1914年8月13日,德国表示:愿将胶州湾租借地直接归还中国。日驻华使馆代办警告外交次长曹汝霖,不准中国接受德国的建议。8月15日,日本向 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其从日本和中国的所有水域撤走所有德国舰船,并在一个月内将胶澳的全部租借地交给日本,“无条件地,无偿地”,但“目的是最终原 封不动地归还中国”。
1914年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国宣战,同天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封锁了胶州湾海口。为了从德国口中夺取青岛这块大肥肉,在出兵之前,日本就为驻防 青岛的德军修建好了战俘营。为了这次战争,日本总共出动5万兵力,而守卫青岛的德军(包括预备役国民军、武装起来的商人)总共加起来还不到5000人。
青岛收藏家刘增平,收藏和研究一战期间青岛日德之战的实物和老照片,他介绍说,日本对德宣战后,少数英军也加入日军,迅速分两路向山东出兵。一路由 神尾光臣中将率领,于1914年9月3日在山东龙口登陆,目的是从青岛背面袭击德军;一路由加藤定吉中将率领,于1914年9月18日从崂山仰口湾登陆。
9月3日在山东龙口登陆的日军,长驱直入,过平度,抵即墨,到胶州,很快占据了潍县,并沿胶济线迅速向西挺进。9月23日,英军西库斯联队900余人也从崂山湾登陆,侵占李村。在此英日联军会合,完成了对青岛德军的陆上包围。
9月26日,日德激战一天,德军败走,浮山和孤山失守,德军失去了控制青岛市内的制高点,预示着德军全面退守主防御线堡垒一侧,日德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10月31日拂晓,日军从陆地、海上对德军防御体系进行了持续6昼夜的火力轰击。至11月6日,日军攻占德军中央堡垒,德军从湛山至海泊河防线崩 溃。日本的水上飞机向被包围的港口投掷炸弹。11月7日,日军又向德军最后一道防线发起进攻。在炮火掩护下,日军先后占领太平山、青岛山和贮水山。德军全 线崩溃,海军全部覆灭。
德总督迈尔瓦德克见大势已去,命炸毁防御设施,毁坏大炮,在观象山上挂起白旗,向日军投降。11月10日,日德双方开始谈判。16日,日军进占市区。从此,青岛从德国殖民地沦为日本殖民地。
海空鏖兵日德双方迭次交战
在日德青岛战争中,日本第一次出动水上飞机,对青岛的德国军事设施进行轰炸。德日双方的飞机还进行了一场空战。
1914年9月16日,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在日记中写道:“下午飞过来一架日本战机,扔下6枚炸弹。”10月5日,卫礼贤记录:“下午,又有一架日本战机飞过来,向炮兵弹药库扔了一枚炸弹,一个中国人被炸死,还有一个德国军械维修工人也受了重伤。”
据多年研究“一战与青岛”的青岛学者衣琳介绍,当时日本的水上飞机,由两个人操作,一人驾驶,一人手动投弹。因为系轻型飞机,只携带两颗炸弹。日本人在战争前夕就定好了策略:从德国人手中获得一个完整而美丽的青岛,对青岛围攻,迫使德军投降,不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破坏。
日军和德军的空战,发生在9月。9月17日,两名德国飞行员驾驶着他们的“鸽式”飞机起飞,但由于风向不利,起飞后不久便坠落下来。米勒斯科夫斯基 少尉伤得很重,而另一名飞行员贡特·普吕肖夫少尉很快恢复了健康,继续完成任务。1914年11月,德国人守不住青岛,贡特·普吕肖夫驾驶飞机逃往中国内 陆,后在江苏境内迫降。
日德青岛之战中,尽管德国的远东战舰主力在日德开战之前就转移到南美洲,但残留的舰艇继续抵抗。
10月17日深夜,德军S90号鱼雷艇在塔连岛附近海域,发现了日本巡洋舰“高千穗”号。这艘战舰于1885年购自英国,参加过甲午海战,侵略过中国台湾省,参加过日俄战争,日德战争爆发后重新加入作战序列。
S90号鱼雷艇决定对“高千穗”号发动突然袭击。S90号鱼雷艇装有三颗鱼雷,在距离五百米处发射了一颗,没有击中。紧接着发射了第二颗,击中了 “高千穗”号的中部,并没有形成毁灭性的打击。于是,又发射了第三颗,这次鱼雷击中了“高千穗”号放鱼雷的位置,引起了一连串的爆炸。几分钟后,“高千 穗”号沉没海底,舰长和284名海军全部阵亡。
S90号鱼雷艇害怕被日本战舰报复攻击,于是一路仓皇南下,闯入日照石臼所海口的山后庄东沙滩,并自行炸毁鱼雷艇。舰长普卢乃尔率领61名官兵登岸,向中国政府表示愿弃船缴械,请求保护。德国官兵在解除武装后,被押送至德国驻南京领事馆,不久,即允其回国。
烧杀抢掠日军在青岛犯下滔天罪行
刘增平说,日德青岛之战,炮火灼伤了青岛的城区和乡村,给青岛人民带来了巨大苦难。
日本独立第十八师团由龙口登陆后,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仅在平度一地,就逼当地人民5天内交猪、羊各1000头,鸡2000只,粮食500万斤,小推车500辆。同时还公布惩斩令,青岛附近的200多个渔村被烧,死尸枕藉10余里。
9月15日南侵的日本军队深入即墨西北毛家岭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民奋起反抗,日军对村民进行了血腥屠杀,打死打伤村民10余人,抓老人5人,全村36户居民的164间房屋全部被烧毁,由此制造了青岛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毛家岭惨案”。
从崂山湾登陆的日军到处去村庄抓鸡、抓牛、抓猪宰着吃,村民家里的蜂窝也被割下来取蜜吃。日军所到之处,凡年轻力壮者及能跑的儿童,都仓皇逃进山里 或往远处投亲避难。日军盘踞期间,经常三五成群,到各村作恶。如桑园、王山口、浦里等村都有妇女遭日军蹂躏。当时的民谣唱道:“心焦了鸡,心焦了猪,心焦 了谷草给马吃。”“心焦”是日语译音,意思就是“送给我”,记录了当时日本军队的掠夺。当时还流传着一首名为《十三个月》的民歌,歌中历数日军的种种恶 行。
而德军在投降前将重要装置如水道、供电等破坏殆尽的行动,导致全市秩序混乱,居民叫苦不迭。
居安思危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
1914年的青岛沦陷,引发了一系列的历史事件。1919年,巴黎和会,青岛问题和山东主权的外交谈判失败,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外交人员没有 签字,青岛问题悬而未决;直到1921年华盛顿会议召开,促成中日讨论山东问题;1922年,中日双方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后来又经过5个月的谈 判,在日本强权政治作用下,12月签订了《山东悬案细目协定》和《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中国付出6100万日元,合银圆5445万元,赎回青岛及胶济 铁路主权。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为祈求太平,还将日占时期的旭山改名为太平山,直到今天,太平山上仍然留存着德日占据时期的痕迹。
谈 到日德青岛之战的影响,青岛市档案馆历史学者周兆利认为,日德青岛之战改变了东亚的国际关系格局。青岛失守后,德国人丢掉了他们在亚洲大陆上最后的殖民 地,也失去了德国在欧洲以外的最后一个战略据点。而日本独占青岛后,一方面开始大量投资工业和纺织业,进行经济掠夺;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称霸东亚 的野心,为其成为二战策源地埋下了伏笔。刘增平认为,一战给中国带来了思想觉醒,引发无数仁人志士睁开眼睛看世界,一战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里程 碑及重要转折点。
俱往矣,经历百年沧桑,如今的青岛已经变成一座国际化的海滨都市。但是,往事并不如烟,在青岛市政府的正前方,有个五四广场,广场上耸立着鲜红的雕塑《五月的风》,默默昭示着历史深处那一场波澜起伏的爱国运动。
居安处,当思危难日,这些不能忘却的纪念也时刻提醒着我们,建设富强中国,是中华民族现实而必然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