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国驻军日本疑云 为何这支部队被人遗忘
二战结束,美国军队进驻日本本土,其军队组成却值得玩味;占领日本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政治角力?澳大利亚、英国、美国之间各有算计。占领过程中的种种情形,也能折射出各国的国力对比
1945年8月,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正式同意加入10月份进攻日本本土的军事行动,日军看起来还会顽强抵抗,美国也希望盟国能在远东助其一臂之力。然而,8月15日,日本突然宣布投降,这使得进攻计划无需再进行了。
日本的突然投降,令还沉浸在欧战胜利的喜悦中的英国措手不及。除了在新加坡惨败之外,在远东,英军还尚未有大作为。为了能改善“大英帝国”的形象,也为了让英国能在对日占领中取得一定发言权,内阁决定令原本计划用于进攻日本本土的英军和英印军队参与对日占领。
不过,单枪匹马上阵显得过于凄凉,况且英国在远东还有一个小伙伴澳大利亚,跟美国一起挡了日军好一阵儿。叫上一起去,一来彰显英联邦的团结友爱,而来也别让澳大利亚跟美国走得太近。8月31日,英国首相艾德礼致电澳大利亚总理奇夫利,建议澳大利亚、英国、英属印度、加拿大和新西兰的士兵和战略空军部队组成英联邦占领军。然而出乎英国意料的是,澳大利亚不愿加入英联邦部队!澳大利亚政府发表声明,该国将独立参与对日占领,澳军将直接听命与盟军总司令。艾德礼只得为安抚澳大利亚,也使英联邦军队得以成形,更主要的是英国也不远在远东部署太多军队,艾德礼提议由澳大利亚人担任英联邦军队的总司令。英联邦军的主力还得靠澳军。澳大利亚也没想,自己这个昔日的流放地也可以翻身当司令,也就顺势下了英国给的这个台阶。
对其他国家派兵占领日本一事,美国一直较为抵触。美国的政策是完全控制日本。如果有其他国家的军队驻扎日本,有些事情毕竟做起来不太方便。加之美军进驻日本后,占领过程十分顺利,军方认为无需派遣过多兵力;同时,美国国内呼唤士兵回家的声势渐强,为缓和国内压力,借用他国军队的人力为美军服务也未尝不可。于是,1946年1月,美国同意由英军、英印军、澳大利亚军队和新西兰军队四方组成的英联邦军队在麦克阿瑟的指挥下参加对日占领(加拿大未参加),英联邦国家在日本的海军、空军也受美国指挥。美军第六军择日启程回国,英联邦军队将填补其留下的空缺。
澳大利亚政府代表英联邦指挥占领军,占领军由澳大利亚参谋长联席会议和美军第八军共同指挥,占领军司令与麦克阿瑟直接联系,首任司令为诺斯科特中将,司令部下属澳、新军队各一旅及英印师(英军一旅、英属印度军队一旅)。英联邦自此组成了和平时期的第一支联合部队,然而英国在此军队中的影响力并不大。
1946年2月8日,英联邦占领军抵达日本,司令部设立于吴港,开始接管美军防区。1946年春季结束时,英联邦军队已经接管了日本的中国地区(见注释)和四国地区,总部迁至江田岛,英军第五旅驻扎在高知一带。英国一直希望得到日本的某个商港以发展英日贸易,便看中了大阪和神户,然而美军不愿将其交予英国。
占领期间,英联邦军队进行了遣返非日籍劳工、建立军事法庭、维持治安、审查军国主义出版物、稽查非法入境者和参与交通线路重建等活动。但与美军不同,英联邦军队与日本平民的接触较少,士兵将占领视为军事行动,以征服者自居,对参与日本改革没有太大热情。英联邦占领军更像是为军事征服者,在日本起到的政治作用不甚明显。
由于前期准备不足,英国占领军中技术人员紧缺,装备维护十分吃力,加之英国国内经济状况未能好转,后勤保障和军费支持捉襟见肘。1946年10月,内阁在艾德礼的主持下决定从日本撤军,次年2月,英军陆续从日本撤出,8月印度独立后,印度士兵也撤退回国。1948年,新西兰军队撤离,自此,澳大利亚就对成为英联邦军队的主力。
在英国参与英联邦部队占领日本期间,英国外交部对占领军的政治作用不甚关注,甚至有些反感军队对外交的影响,但英军撤退时,外交部又反对撤退,认为撤军会损害英国的荣誉。外交部对占领军的评价不高,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前提下,澳大利亚获得主导权使英国得不偿失。占领期间,英国也未能建立一个有价值的商港,对贸易的意义不大,反而加重了国内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