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震撼的一次阅兵式 兵临城下的红场阅兵
阅兵是检阅武装力量的一种仪式,既可以展示国威、威胁敌人,又可以鼓舞军队和人民士气。我国春秋时期就有“观兵以威诸侯”的记载。18世纪西方国家渐渐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阅兵仪式并作为国家典礼,多数国家在逢五逢十国庆时举行阅兵。在和平年代,阅兵被赋予新的内容,即对来访的国家元首表示欢迎和尊敬。在世界历史上,前苏联是举行阅兵仪式最多的国家。那么,苏联历史上最危险,也是最为惊心动魄的阅兵是哪一次?这次阅兵为何关乎苏联国家与民族的命运?本期军史解密,李涵为您讲述:兵临莫斯科城下的红场大阅兵。
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在74年间举行阅兵190多次,平均每年2.5次。1918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一周年,苏维埃俄国在莫斯科霍登举行第一次阅兵式,列宁检阅了红军部队。1923年5月1日,为了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苏联第一次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此后苏联的阅兵式一般在红场举行。在红场举行的阅兵式中,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是1941年11月7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红场大阅兵。
1941年5月1日,苏联在红场举行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阅兵式,这是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前最后一次阅兵。当时德国还没有与苏联撕开脸皮,德国外交官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一起接受了莫斯科的邀请,在观礼台上检阅了阅兵式。
6月22日,纳粹德国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希特勒集中了优势兵力在1800多公里的战线上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联卫国战争爆发。苏联措手不及,损失十分惨重。苏联红军98个师中,28个师被歼灭,70个师的官兵和武器装备损失过半。3个月后,纳粹德国将战场直接推到莫斯科城下。德军机械化部队距莫斯科最近的距离只有25公里,不超过20分钟就能够到达,德军军官凭高倍望远镜甚至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塔尖。
随后,希特勒制定“台风”计划,集中了70多个师180万兵力,14000多门大炮与迫击炮,1700辆坦克和1390架飞机,吹嘘10天占领莫斯科,在莫斯科度过寒冷的冬天。9月30日,人类战争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开始了。
苏联红军当时只有120万人,飞机只有900多架,大炮和坦克也不多,与德军兵力悬殊。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莫斯科人民在3天之内组织了25个工人营、12万人的民兵师和169个巷战小组。莫斯科被德军包围得水泄不通,粮食发生了巨大困难。莫斯科城里的军民每人每天只能分到二三两面包。就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45万莫斯科男女老少齐上阵,在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300多万立方米的防御工事,可谓军民同仇敌忾,严阵以待。
再有一个多月就是十月革命24周年了,苏联几乎每年都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但是,今年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莫斯科人民个个绷紧了神经,无论军队和百姓,没有人想过阅兵的事情。
敌军压境之际,莫斯科市内重要党政部门包括总参谋部的主要工作人员及外国大使馆已经撤到外地,列宁遗体搬出红场,准备迁往古比雪夫,各机关都在烧毁文件,做好最坏的打算。
1941年10月28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人有政治局委员和国防委员会成员,会议讨论十月革命纪念日要不要阅兵的问题。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捷米耶夫将军和空军司令日加列夫将军奉命来到苏联最高统帅部,他们见到了斯大林和最高统帅部的其他成员。斯大林直截了当地问:“还有10天就是十月革命纪念日了,我们要不要在红场上举行阅兵式?”阿尔捷米耶夫和日加列夫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德军兵临城下,莫斯科朝不保夕,没有人想到这个时候要阅兵。阿尔捷米耶夫迟疑地说:“这个时候阅兵合适吗?”斯大林说:“合适。这时候举行阅兵式对莫斯科人民,对全军和全国人民都会起到巨大的作用。”斯大林不容分说,以钢铁般的意志做出了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的决定。纪念活动由三块组成,一是音乐会,二是纪念大会,三是阅兵。斯大林说:“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将不会中止阅兵!”斯大林要求阅兵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筹备。
11月1日,斯大林召见苏军大将朱可夫,讨论阅兵的安全问题。朱可夫说:“纳粹上个月的作战遭到严重损失,现在正在进行补充。但是如果我们阅兵,纳粹必定会破坏,对红军威胁最大的是空中。”斯大林点点头。为了预防德军空袭,斯大林下令调动高炮部队和空军2个师保卫莫斯科。朱可夫向斯大林保证:“我们决不让一架纳粹德国轰炸机飞到红场的上空!”为了保障红场阅兵式顺利进行,朱可夫下令11月6日和7日连续两天对莫斯科周边的德军实施猛烈的炮火打击。
阅兵前一天即11月6日中午,德军企图破坏莫斯科的节日气氛,派遣轰炸机对莫斯科实施空袭,结果受到苏联空军和高炮部队的猛烈打击,34架飞机被击落。就在这一天,十月社会主义革命24周年庆祝大会在莫斯科地铁马雅可夫斯基车站站台上隆重举行。站台上设置了临时主席台,主席台的后面是已经停运的地铁列车,会场上一排排扶手椅排列整齐。斯大林在会上指出,德军后备快要枯竭,苏联后备才刚刚充分扩充起来,德国比苏联大为削弱。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实行的闪电战已经彻底破产,德国帝国主义及其军队必然灭亡。
莫斯科保卫战期间,为了防止空袭,红场进行了伪装,穿上了“迷彩服”。斯大林指示,在阅兵这一天,所有伪装包括列宁墓均要恢复原貌。
6日晚上23点,参加受阅部队的指挥员才得到命令。他们被告知,莫斯科人民想看看开往前线的部队。7日早晨5点,莫斯科群众代表接到观看阅兵的邀请。
11月6日夜间,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了鹅毛大雪。7日清晨,雪越下越大,把莫斯科染成银装素裹的世界。白雪落在受阅官兵的帽子和大衣上,落在大炮、坦克和装甲车上,让阅兵式平添了一分庄严肃穆的气氛。大雪对于阅兵是不利的,但斯大林和朱可夫却十分高兴。这样的天气,希特勒即使想空袭也没有门。
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红场很大,检阅台也很高大,其实都是镜头仰拍造成的效果。红场不大,大约是天安门广场的四分之一。列宁墓在莫斯科红场西侧,紧贴着克里姆林宫的外墙,高约五六米,由红黑两色花岗石建成,上面写着“列宁”两个字。列宁墓的顶部是检阅平台,早期苏联领导人在这里检阅武装部队。后来阅兵时在列宁墓前方搭建临时检阅台,阅兵结束后拆除。列宁墓的两侧是灰色大理石砌成的观礼台。
7日上午8点,阅兵式比过去传统的阅兵时间提前两个小时举行。往年阅兵式,站在观礼台上的主要是外交官,但这时候外交官都从莫斯科撤退了,一些新闻媒体的记者站在观礼台上。
莫斯科军区司令阿尔捷米耶夫中将担任阅兵检阅总指挥,布琼尼元帅检阅部队。布琼尼骑着马奔驰在白雪覆盖的红场,接受了阿尔捷米耶夫的报告。巡视完毕后,斯大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
在纷飞的大雪中,无论是检阅台上的斯大林及苏共中央领导人还是参加阅兵的官兵、在红场两侧肃立的苏联人民,人人身披雪花,一脸严肃地聆听斯大林的讲话。斯大林说:“红军和红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解放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将不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解放的战争、正义的战争。”“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好吧,既然德国人想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得到歼灭战。今后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
斯大林在讲话中列举了俄罗斯历史上许多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家、科学家和作家的名字,意在谴责法西斯进行的战争是反文明、反人类的不义之战。斯大林讲话以后,受阅部队和广场群众群情激奋,全场唱起雄壮的《国际歌》。
分列式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进行。参加阅兵分列式的官兵有28467名。部队来自莫斯科军事政治学校的学员、炮兵学校学员、莫斯科第二步兵师的一个团、伏龙芝第三三二师的一个团、捷尔任斯基师的步骑兵和坦克部队、莫斯科海军步兵营、莫斯科军区和莫斯科防区军事委员会特种营、原赤卫军战士营、两个普及训练营、莫斯科防区两个炮兵团、防空军混成高炮团、统帅部预备队两个坦克营等。除此之外,还有从前线调来的几个步兵营与民兵团。
全副武装的炮兵方队、步兵方队、民兵方队、骑兵方队、坦克方队依次通过红场。炮兵学校的学员方队走在阅兵队伍的最前面。步兵方队后面是莫斯科民兵团。莫斯科民兵团的着装五颜六色、个头参差不齐,武器更是五花八门。他们面容瘦削、胡子拉喳,背着行囊,荷枪实弹,排着很不整齐的队伍,迈着十分零乱的步伐,东张西望地从检阅台前经过。这些昨天还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真正的战士,直到最后一刻才知道他们到莫斯科来做什么。
民兵方队的后面是骑兵,马蹄踏着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声音。骑兵后面是炮兵,早就应当退役的库图佐夫时代的大炮在红场上轰隆隆地驶过,因为战争的需要,它们不得不返老还童,重新焕发青春。炮兵部队后面是两个坦克旅大约200辆T-34坦克。T-34坦克诞生于1940年,它的主炮口径有76.2毫米,在1000米射程内可以击穿69毫米的钢板,另配7.62毫米机关枪两挺,比德国40—50毫米口径的坦克厉害得多。这些坦克在庆典前一天从火车站卸载,参加检阅后,坦克将从红场直接驶上阵地。
受阅人数最多的部队是隶属于苏联内务部的“捷尔任斯基师”。捷尔任斯基是一名职业革命家,出生于波兰,一生中被俘6次。1917年,他协助列宁发动了十月革命,革命后担任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简称“契卡”,即后来的克格勃的前身。“契卡”有逮捕、审讯和处决的权力,从1917年到1921年,“契卡”消灭了25万苏维埃政权的敌人,包括沙皇一家。
捷尔任斯基领导“契卡”粉碎了西方国家安插在苏维埃的情报网。1926年捷尔任斯基突发心脏病去世。因为捷尔任斯基功勋卓著,他去世后,许多学校、部队、军舰以他命名。“捷尔任斯基师”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支“特种师”,负责莫斯科城区的内卫,装备精良。
参加阅兵的人都背着行囊,扛着步枪、机枪,所有大炮和坦克都炮弹上膛。苏联红军参加阅兵的部队踩着雪花从红场走过,接受斯大林的检阅,随后就从红场直接开赴各自的战场。
红场阅兵式进行的时候,莫斯科近郊机场上有550架飞机严阵以待,高射炮手进入一级战斗准备。
11月7日的红场阅兵是苏联历史上、世界历史上最不像样的一次阅兵,但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一次阅兵,一次真正的阅兵,是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奇迹”。
一个苏联历史学家这样说:“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可莫斯科依然镇定自若,甚至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十月革命阅兵,这无疑是莫斯科充满勇敢与智慧的表现。”英国《新闻纪事报》报道说:“莫斯科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阅兵,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红场阅兵不是一般的军事阅兵,而是政治阅兵。红场阅兵让“斯大林已经撤离莫斯科”、“希特勒攻克莫斯科”的谣言不攻自破,显示了莫斯科人民顽强的斗志。
红场阅兵通过无线电传到全苏联和全世界,当阅兵的音乐在全世界回荡的时候,希特勒在收音机里听到了阅兵进行曲和官兵坚定的脚步声。当希特勒知道这是现场直播的阅兵式后大发雷霆,他立即要通空军轰炸机联队司令的电话,气急败坏地骂道:“你这头笨驴,俄国人在我们的鼻子底下举行阅兵式,你睡得像个死猪。我给你一个小时时间来弥补你的罪过。你亲自带领出动!回来向我报告!”空军第十二轰炸机联队司令不敢怠慢,立即亲自带领飞机起飞。可是希特勒没有能够等到他的报告,他的飞机和其他25架轰炸机在接近莫斯科前被击落,其余的轰炸机吓得掉头就走。
11月15日,德军向莫斯科再次发动进攻。可是,上帝阻止了德国法西斯的进攻。27日,莫斯科的气温急剧下降,达到零下四十度。严寒的气候给德军带来了可怕的噩梦。数百德军官兵活活冻死,数千人冻伤致残,飞机和坦克不能发动,枪支拉不开枪栓。12月4日,气温再跌至零下52度,德军被迫停止了一切军事行动。
1942年1月5日,斯大林下达反攻命令,苏联红军110万人出击,威力巨大的“喀秋莎”火箭炮投入战场,德军从莫斯科退却。苏军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彻底胜利。
1945年6月24日,红场举行阅兵式,庆祝苏联卫国战争胜利。走在阅兵队伍最前面的旗手高举着苏军攻入柏林后插在德意志帝国大厦上的红旗,随后是200多个苏联士兵拖着在战场缴获的200多面纳粹德国的军旗,将它们一一抛在列宁墓前面。这一年,苏联决定将5月9日定为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并决定将原来在五一举行的阅兵改在卫国战争胜利日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