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前 日本为什么在卢沟桥附近有驻军?
卢沟桥事变:1900年6月10日,俄、英、美、日、德、法、意、奥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组成先遣队入侵北京,联军受挫。经过一番筹措,又于8月14日对北京发动总攻,北京失守。在侵华联军中,日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成为八国联军的主力之一。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英、俄、日、德、美、法、意、奥、比、西、荷11国公使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根据该条约中的第7、第9两款规定,中国被迫给予上述国家在中国的驻兵权。规定中写到:允许上述国家在北京以保护使馆为名长留驻军;由北京至渤海湾的通道各国可派军队驻守,其可驻守地为: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12个地方。从此,自渤海湾至北京的通道被列强所控制,京城的大门被迫敞开。清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淫威下屈服了,国家主权丧失殆尽。《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当时日本在北京使馆区驻军400人,在战略要地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处驻军1250人。《辛丑条约》签字之前的两个月,日本以“护路”、“护侨”为名向中国派遣了驻屯军,命名“清国驻屯军”,第一任司令官大岛久直中将,总兵力约2600人。其驻屯军司令部后迁至天津日本租界内的张园。该驻军又先后改名为“中国驻屯军”、“天津驻屯军”,我国通常称其为“华北驻屯军”。七七事变前,其驻屯军司令先后为梅津美治郎中将、多田骏中将、田代皖一郎中将和香月清司中将。从《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七七事变前30多年间,日本不断向天津驻屯军增派兵力。这支侵华日军,在各驻守地耀武扬威,像一只恶狼,时时威胁着华北地区的安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次年3月扶持成立了“伪满洲国”。同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迫使中国政府签订《凇沪停战协定》。同年3月,日军占领热河,4月下旬突破长城防线,至5月下旬,日军进一步侵占了秦皇岛、北戴河、抚宁、迁安、卢龙、昌黎、密云、蓟县、唐山等地。5月31日强迫中方签订《塘沽协定》。其协定划定延庆、昌平、高丽营、顺义、通县、香河、宝坻、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东、以北广大地带为“非武装区”。因《塘沽协定》内有河北省东部非武装地带的设定,致使中国军队从此无法进入长城一线。东北三省、热河省及河北省的部分地区相继沦为日军侵略者的殖民地。非武装地带的设定使侵华日军能在河北省占据有利的位置,成为其顺利推行新侵略计划,分离华北及内蒙的策源地,并由此进一步打开了直接通向平津的门户。
1935年“华北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以吞并华北五省(冀、鲁、晋、察、绥)为直接目的,加紧对华北的争夺。它的第一个步骤是迫使国民党中央势力退出华北,第二个步骤是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妄图把华北变为第二个“满洲国”。
同年5月间,关东军以《国权报》、《振报》两社长(汉奸)被枪杀及中国官方“庇护”孙永勤部抗日武装为借口侵入冀东地区,威胁平津。国民党政府当局屈服于压力,于7月6日,由何应钦及天津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由于《何梅协定》的签订,使中国在河北省的主权大部分丧失。在此期间,关东军还借口第二次“张北事件”,强迫察哈尔省主席秦德纯与日本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于6月27日签订《秦土协定》。为此,中国军队撤出宝昌、康保地区,使察哈尔省的主权丧失。11月,汉奸殷汝耕建立所谓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至此,冀东22县实际已沦入敌手。1936年5月,由日本策划扶植内蒙德王成立“内蒙自治政府”。向华北驻屯军增兵,在古北口等处筑炮台,在北宁铁路沿线派驻重兵。通过一系列的侵略行动,平津已处于日本侵略军的包围之中。
1935年夏,日本又策划“白坚武事件”。6月27日夜汉奸白坚武纠集地方流氓、伪军及日本浪人300多人,袭击丰台火车站,开着铁甲车,进攻永定门,28日晨被北平守军击败。11月28日,几十名日本宪兵强占了丰台火车站。1936年4月17日,日本向华北增兵6000人。同年5月16日,日本任命河边正三为天津驻屯军步兵旅团长,在北平设立旅团司令部。步兵旅团为日本华北驻屯军主力,其第一联队驻北平、丰台;战车队(配大小坦克24辆)驻丰台。新增日军先在通县暂住,从6月21日到30日,开始转驻丰台。7月18日,日军在丰台设立了军事指挥部,其驻军营房为原英国兵营。
侵华日军进入丰台后,为加紧准备侵华战争,不断扩建兵营,以备战事一旦爆发,便可整列车的运兵至丰台,并可用兵营贮存粮食、军械、被服等后勤物资,当地老百姓就称之为“东仓库”。“东仓库”占地约有百余亩,后又不断扩大,包括北孔庄子、南孔庄子(部分)、后泥洼、七里庄(部分)等村庄。它四周围着铁蒺藜,设有围墙,后来又修了土围子。从此,军营内的活动过路人就看不见了。日本驻兵以后,经常以打靶、练兵为名,到卢沟桥南河滩一带演练,有时也在丰台以西各村附近演习攻守。丰台所驻的日本士兵都是经过多方面综合训练的。开始驻军不多,为了显示他们兵力多,一天外出好几回,上午以陆军装备列队出来,下午以骑兵身份骑马出来,时而开着三轮摩托出来,时而开车拖着大炮出来……花招不断变换,用以显示他们兵力众多装备优良。
当时,丰台也驻有中国的二十九军,日军驻兵营,二十九军驻民宅,两军驻地相隔300米左右。由于日军不断地挑衅,两军之间则不断发生摩擦。当时的路都是马车通行的土路,路很窄,两军相遇走到一起,日本士兵不肯让路,坚持对峙也曾有过。更有甚者,如遇上中国步兵列队,日军就用骑兵向中国军队冲撞,为此中国士兵就拦住马头,扯下日本士兵,予以缴械。
日军为了达到其独占丰台的目的,不断制造事端,企图把二十九军挤出丰台。1936年6月26日,发生了第一次“丰台事件”。事因是二十九军一小部分由张家口调来丰台驻防,一匹军马受惊跑到了日军营房里,中国士兵去索要时,日方不但不给,反而将士兵打伤。二十九军军官闻迅赶到,反复交涉,才没有酿成大祸。但是第二天忽然又来了一个朝鲜籍的日本特务到二十九军的马棚处,说这个马棚是他的个人财产,要求二十九军立即迁出。双方争执中,有许多日本士兵闯来助威,导致械斗。日本驻军当局正好找到借口,向宋哲元提出抗议,并要求二十九军撤兵。但宋哲元拒绝撤兵,只同意换防。9月18日,二十九军二营五连孙香亭部外出演习归营时,行至火车站前的正阳大街,迎面遇见了打靶回来的日军嘉田大队穗积的队伍,狭路相逢,各不相让。穗积部下的小队长岩井少尉,策马冲入孙香亭的连队,踏伤士兵。孙部士兵气愤难忍,便用枪托袭击马背,日军便散开队形,将孙香亭连包围。孙连长据理交涉时,反被日军掳走。这时,日本兵营听到消息后,立即由大队长率步兵赶到现场,又将二十九军营部包围。日军驻北平的第一联队长牟田口廉也大佐,得到电报后,率步兵数百人,分乘装甲车、汽车飞奔丰台。行至大井村附近,与二十九军的一个连发生冲突,该连亦被日军包围。晚7点以后,驻丰台的二十九军被分割三处,相互失去联络。敌我双方对峙一整夜,战事一触即发。宋哲元得报后,急派人同日方代表现场调查,会商解决。经上下反复交涉,于19日达成让二十九军撤出丰台的协议。从此,日本军队超越了《辛丑条约》的规定,独霸了丰台。此时,驻丰台日军已增加到2000人。丰台是北宁、平汉两条铁路线交汇处,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侵占丰台后,卢沟桥成了北平唯一通往后方的咽喉,战略地位就更加重要了。
为了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1937年度对华作战计划,准备以14个师团的兵力,占领中国的华北、华中、华南地区,一举灭亡中国。为此,日本就在东北大量增兵,同年总兵力已超过5年前的4倍多,火炮增加3倍,飞机增加2倍,坦克增加9倍,准备随时调到华北作战。此时华北驻屯军兵力实际已经增加到两万人。日军侵占丰台后,以“东仓库”为基地,兵源充足,作战物资有了充分保证,又可以作为切断华北与南方联系的重要军事据点。至七七事变前,日军不间断地进行军事演习,并且不断扩大规模,伺机再次挑起事端。其觊觎华北,灭亡中国的侵略野心此时已暴露无遗。终于在1937年7月7日夜以丰台为基地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