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激烈战斗 三天三夜没吃饭只能喝马尿
90岁的同京飞老人,身穿军装,腰板挺直,当兵养成的习惯,几十年来从未改变。在位于陕西延安的八一敬老院里,同京飞常常会和来这里的学生、志愿者们讲起曾经的艰苦岁月。
那些岁月里,有枪林弹雨,有青春年少,还有与他亲如兄弟的战友……
1939年,13岁的同京飞参加了八路军,正赶上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那时候敌人封锁,延安缺衣少食。部队和老百姓就自力更生,织布、开荒,办火柴厂、肥皂厂。”同京飞说,“我所在的队伍在清凉山、南泥湾都掏过沟,有的人一天能掏2亩4分地,人称‘气死牛’。队伍还要自己打窑、盖房,想办法克服困难,不让敌人得逞。”
1942年到1943年,同京飞跟随部队奔赴山西抗日前线。进入山西境内的第一次作战就非常惨烈,“日本人有飞机,打到最后,我们一个连只剩下6个人,但也歼灭了部分敌人。”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调重兵进攻解放区,延安首当其冲。
“国民党军来进攻,我所在部队在蟠龙打了第一仗,那时四天四夜吃不上喝不上,人就钉在阵地上,头上国民党的飞机不时飞过,地上敌人的子弹横飞,我们就一门心思消灭敌人……那一仗最终我们胜利了。”同京飞说。
在同京飞的记忆中,胡宗南对延安的攻势更为猛烈,“铺天盖地都是国民党的部队”,“我们的队伍在佳县、米脂、绥德等地方撒开来,与国民党进行运动战、游击战”。那是一段异常艰苦的日子,同京飞曾和战友一起趴在战壕里三天三夜,肚子饿了,抓两把黑豆充饥;下雨也不能挪窝,趴在泥水里等雨过去。在转移的过程中,同京飞跟着队伍边走边打,直至在绥德的一次战斗中手臂负伤到后方救治,此后他再未能回到战场。
青春岁月在战场上度过,但同京飞说从未害怕过,老百姓要过好日子就得先把敌人赶走。“只是想起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总伤心。天天在一起说话、玩耍呢,一场仗下来人就不在了;有的战斗,一个班整个都打光了……”老人说着,用袖子擦拭眼泪。
在89岁的梁克兴记忆中,战斗同样艰苦、激烈。“1948年6月,天气非常炎热,我们在蒲城十里铺和敌人进行了一场战斗,三天三夜没吃一口饭,六月天人口渴受不了,水都喝光了,只能喝马尿,渴比饿难受多了。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坚持战斗,最终拿下了十里铺,但我们连也基本都阵亡了。”
在这次战斗中,梁克兴也被子弹击中头部,倒在地上的他,失去了知觉,手中还拿着没来得及引燃的手榴弹。回忆往昔,梁克兴说:“我当兵的时候只有13岁,还是个娃娃,当时大家都叫我‘小鬼’。现在我都将近90岁了,遗憾的是,我的战友们一个都见不上了,有的战场上就牺牲了,有的现在也已经过世了。”
如今生活在始建于1959年的延安八一敬老院里,同京飞和梁克兴都觉得自己“享福”了。目前在这里休养的人员一共有203名,他们都是老红军、老八路和老复员军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99岁。
许多志愿者、部队官兵和学生,时常会来到八一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聆听他们讲故事。“把这些历史告诉年轻人,要一代代传下去,这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梁克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