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 清军为躲日本兵竟然化妆成平民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据历史记载,在甲午战争阶段,清军有630,000人参加战役,而日军只有240,616人,但是在最后清军伤亡惨重有31,500人阵亡,而日军一共只有13,306人死伤。那么在军队数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日军竟然能够对中国带来如此巨大的伤害,不禁感叹,当时的清兵到底在做什么?
官场腐败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开始走上日本明治天皇资本主义道路,国力日渐强盛。而当时的清朝却正在为慈禧的万寿庆典而绞尽脑汁。1888年秋,醇亲王弈譞向沿江海各省督抚授意,让筹资修筑颐和园,但他担心此理由无法摆上台面,便想出了海军的名义。各督抚认捐踊跃,共集得260万两。该笔“海军巨款”最终存入天津的外国银行和洋务企业,所得息银用以补贴颐和园工程。除此之外,建园工程还挪用海军衙门收到的各省“海防捐”共150多万两;占用海军衙门“闲款”45万两;挪用海军经费正款210万两。所以,为什么清朝的海军如此不堪一击,不难找出原因。丁汝昌、邓世昌等北洋海军的牺牲实则是给了颐和园陪葬。
毫无军纪
据统计,黄海海战中,日舰平均中弹11。17发,而北洋各舰平均中弹107。71发。“来远”舰大副张哲荣在战后反思:“我军无事之秋,多尚虚文,未尝讲求战事。在防操练,不过故事虚行。故一旦兵兴,同无把握。”北洋水师后期,军事训练形同虚设,常常为了应付上级视察而弄虚作假。打靶演习时,会“预量码数,设置浮标,遵标行驰。码数已知,放固易中”。日本战时刊物《日清战争实记》如此描述清兵的军容:有将军携带妓女的,有打着蝙蝠伞的,有带着鸟笼的,队伍里有唱歌的,有怒骂的,有快走的,有慢走的,千差万别、千奇百怪。文武官员十指留着长指甲,任其自然生长,以平时拱手闲坐为风韵体面。散漫之气积重难返,任何约束都成了空文。
懦弱无能
据说早期的日军确实有不杀平民的规定。一方面日本学习西方的军事,讲求打仗的规则,另一方面日本发动侵略的目的在于征服,对没有公开与之为敌的所谓“良民”、“顺民”,视作最好的征服对象和劳役工具,没有必要大开杀戒。
然而,在日军攻陷旅顺时,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清军落荒而逃。他们为了保命,换上当地百姓的衣服,有的甚至乔装成妇女,混进逃难的队伍,清军“勇”字军服被丢弃的满地都是。由于当时将领的临战脱逃,直接导致失去指挥的士兵跟着溃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清军甚至比百姓逃跑的还要快,当时的清朝直隶提督叶志超男扮女装一口气逃出250多公里,星夜兼程,一口气跑过鸭绿江,让日军追到中国境内,当时在日本十分“出名”。
其实,在众多清军装扮成百姓逃跑并非只是因为懦弱,其中还有一个原因。自古以来,中国便流行“兵不厌诈”的传统兵法,而这个在当时的清朝也是十分受到推崇的。清军临阵换装民服逃跑,有的甚至伪装成平民后,再突然袭击日军,正是按照传统兵法所设计的。但是这样的做法,并没有瞒过残忍无比的日军,之后日军开始对全城百姓进行了疯狂的屠杀。根据当时的《纽约世界报》报道,日军拿下旅顺后,烧杀抢掠达4天3夜之久,死难者约2万人,有36人幸免于难,却是被日军留下来埋尸的。而这种做法,也让日军为之后的大屠杀找到了合理的借口,他们试图开始掩盖事实。而清军当时的这种“换装逃跑术”把更多的死亡威胁转嫁到了百姓的身上,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桩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