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军抗战名将盘点 抗战牺牲三个军长两个是滇军
彝王龙云
龙云(1884年11月19日-1962年6月27日),谱名登云,字志舟。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炎山乡人,彝族,族名纳吉鸟梯。是中华民国初期滇军将领,亦是割据西南的军阀,号称云南王,曾任云南省主席、军事参议院院长、战略顾问会副主任。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
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在新中国期间,龙云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等。1957年,龙云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62年6月27日,龙云在北京病逝。1980年7月,中共中央给予他彻底平反。
卢汉
卢汉(1895(乙未年)—1974(甲寅年).05.13),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
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
唐淮源
唐淮源(1886—1941),云南江川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滇军名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1941年中条山会战被日寇围困不得脱身,于山西夏县自杀,壮烈殉国。曾豪言:“中国只有阵亡的军师长,没有被俘的军师长,千万不要由第三军开其端。”
唐淮源牺牲后,国民政府于1942年2月特颁发褒扬令,追赠其为陆军上将。1986年6月,经民政部批准,云南省人民政府追认唐淮源为革命烈士。
2014年9月, 唐淮源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王甲本
王甲本,(1901—1944)字立基,云南省曲靖富源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九军中将军长。青年时立志从军报国,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四期,他学习刻苦认真,在军事方面颇显才华。毕业于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三期。
抗战爆发后,王甲本从“淞沪会战”后到南京保卫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乃至1944年的长衡会战,在中国正面战场上的22场会战中,王甲本总共经历了9场和日寇殊死捕杀的残酷激烈大战。因他身先士卒,指挥有方,杀敌无数,战功卓著受奖,王甲本得到“硬仗将军”的光荣称号,获得“云麾勋章”,并依次晋升为九十八师师长,七十九军副军长、军长。
1944年9月,在湖南东安山水铺与日军遭遇,激战中壮烈殉国。年43岁,追晋为陆军上将。
2014年9月,王甲本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寸性奇
寸性奇(1895年-1941年5月13日),字念洁,抗日名将,出生于中国云南腾冲县城关镇二街(四保街),汉族,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少将(1942年6月追赠中将),于抗日战争期间阵亡的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之一。被蒋中正誉为:抗日军中一虎将。
寸性奇师长和第三军全体阵亡将士。追悼会上,挽幛祭文千余幅。蒋介石的挽联是: "百战功勋著河山,双忠大节壮中原"[1] 。横额为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挽"为国完忠“。云南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云南政协副主席、民盟云南省主任委员寸树声誉为寸门虎将。
1941年5月血战中条山,再次重创日军,军长唐淮源将军、师长寸性奇将军等数千人壮烈殉国。
2014年9月, 寸性奇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鲁道源
鲁道源(1900-1985) 国民党陆军中将。云南昌宁人。云南讲武堂毕业。后历任连长、营长、团长、旅长等职。抗战时期,历任国民党第五十八军新编第十一师师长、第五十八军副军长及军长。抗战胜利时,在南昌接受日军投降。抗战胜利后,任整编第五十八师师长、第十四绥靖区主任、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兼武汉守备区司令等。1949年率残部退入越南。1952年赴台湾,任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1985年3月12日病逝。
张冲
张冲(1901(辛丑年)—1980(庚申年)),原名绍禹,又名维新,字云鹏,彝族,彝姓尼娜,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小布坎(现划归弥勒县)人。1901年1月25日,张冲生于云南省泸西县,幼年的张冲读过私塾,后入乡和县城小学读书。他生活的少年时代,正是中国风云变幻的年代,他自幼对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深有体会,培养了同情劳动人民和富于反抗黑暗势力的精神。15岁时智退土匪,被当地群众誉为“小孔明”。妻惠国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