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首个机械化师200师 苏制坦克痛击日军
在抗战的烽火中,1938年1月15日,中国组建了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200师,该师由原来的装甲兵团扩编而成,部队的基础性装备就是苏联援助的T-26坦克。
昔日“坦克产量之最”
20世纪30年代,苏联向英国购买设计图纸,以此为基础研制出T-26轻型坦克。早期制造的T-26分为两种,即安装两挺机枪的T-26A型和安装一门火炮的T-26B型,但苏军发现只装机枪的T-26A型坦克在战场上实用性较差,于是从1933年开始,苏联全面转产只配备45毫米主炮的T-26坦克。
标准型T-26坦克全重9.6吨,最大速度45千米/小时,装甲最厚处为15毫米。T-26最大的亮点是其配备的20K型45毫米主炮,该炮能在500米距离上击穿60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这一威力即使是在二战初期也不落后,尤其针对日军坦克装甲车辆非常有效。
总体而言,在上世纪30年代,T-26算得上一种性能均衡、火力强大的轻型坦克,它也获得苏联红军的青睐,多家工厂投入量产,总产量超过1.1万辆,是二战前夕世界上产量和装备量最高的坦克。
解中国“燃眉之急”
1937年中国抗战爆发后,由于西方国家中止对华武器供应,中国不得不寻求苏联帮助。档案显示,直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苏联都是中国最重要的武器提供者,而在苏联援华物资中,T-26坦克属于最早交付的装备,数量为83辆,这批坦克大多配属给中国第一个机械化师——第200师。
1938年5月,刚成立的第200师抽调两个战车营参加兰封会战,围攻日军第6师团。战斗中,一个装备T-26的战车排参与攻击,一举攻克小王庄等地,歼敌一部。1939年,第200师扩编为第5军,不久参加了昆仑关战役,军属战车团的T-26坦克在前线大展身手。12月18日,战车第1团第1、2营配合荣誉第1师向昆仑关日军展开猛攻,日军负隅顽抗,并出动5架飞机轰炸,但没能阻止中国坦克的推进。在19日的战斗中,中国战车再次发挥威力,会同步兵奋勇冲杀,终将昆仑关东北侧653高地上的日军歼灭。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横扫东南亚,中国组建远征军出征缅甸,第5军再次成为主力,战车团的T-26也一同出击。为了节省宝贵的摩托小时,所有坦克均用汽车载运,但由于汽车数量紧张,加之战局瞬息万变,T-26没能赶上远征军的第一次缅甸战役。
1944年1月,原第5军的装甲部队改编为第48师,全部坦克编入第142团,但这个坦克团从未成建制使用过,而是拆分成营、连甚至排,配属给步兵单位,充当伴随火力支援武器。1944年8月初,为解衡阳之围,第142团第3营奉命派遣装备6辆T-26的一个加强排东进湖南,途中遭到日军炮击,被迫撤退。11月16日,日军进至广西龙江渡口,中国军队因主力部队远在他地,只得将独立第8工兵团、炮兵第14团第8连、第142团战车第2营一部等拼凑到龙江西岸布防,至少有6辆T-26坦克进入掩体,对强渡之敌进行火力奇袭,这也是有关T-26坦克抗战经历的最后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