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古人的时髦生活 女子穿条纹裙露胸装住空调房

2016-07-26 10:50:35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览中发现,2800年前新疆古居民已会刺青,采用的颜料很可能是一种叫兰草的植物。如此时髦的古人真是让现代人

记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览中发现,2800年前新疆古居民已会刺青,采用的颜料很可能是一种叫兰草的植物。如此时髦的古人真是让现代人大感吃惊。那你能想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穿着条纹裙上街,唐朝美女“衣柜”里放着菱形格、棋盘格衣服及复古风垫肩外套,明朝中后期士大夫头戴花式头巾的情形吗?正值炎炎夏日,你想知道古人有什么样的时髦的纳凉方式吗?小编下面就带大家一窥古人的“时髦”的生活日常。

服饰篇

新疆古居民2800年前已会刺青

新华网记者29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举行的《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干尸陈列》专题展上看到,一组手臂有刺青的古尸图引起众多市民关注。考古专家分析,和现代流行的文身艺术不同,新疆古居民刺青应该源于宗教图腾或身份象征。

据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王博介绍,在新疆出土的古尸中,他所了解的有刺青的古尸有4具,古尸距今约2800年至3200年。且末县扎滚鲁克墓葬曾出土一根细小的钢针,结合钢针、勺子等遗物分析,古人刺青采用的颜料很可能是一种叫兰草的植物。

魏晋南北朝姑娘们是“条纹控” 红绿大胆撞色

《现代快报》称,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们非常爱穿条纹裙。简单明了的条纹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时尚圈,现在许多大牌女明星都纷纷示范,引领潮流。不过竖条纹清新脱俗有显瘦又修身的功效,魏晋南北朝的姑娘们早就了然于胸,那时最流行的装束就是条纹裙。

这种条纹裙被称作“间色裙”,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的料子拼接,色彩相间,别有情趣。间色裙穿得人十分修长飘逸,确实是“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看上去格外小清新。当时更是有些女性,大胆地将红、绿对比色拼接在一起,做成间色裙,色泽鲜明,对比强烈。

隋朝有束腰裙和长披巾唐朝流行过棋盘格、垫肩

《现代快报》还介绍道,隋初,女子服饰很朴素,但看上去很“仙”。故宫博物院珍藏的隋代陶制女俑,服装都是上衣瘦小、圆领或交领,窄袖,而裙装是由若干块下宽上窄的布料拼接而成的,显得很修长,被称为“仙裙”。仙裙束腰很高,一般都束于胸部,很显苗条;肩膀上再配上一条长披巾,看上去确实很仙。

唐朝国力强盛、思想开放,女子们集中智慧在穿衣打扮上,创造了不少经典之作。

你以为棋盘格只是某些大牌的专利吗?唐朝时就流行过这些图样了。唐朝时妇女衣服上很喜欢采用规矩的散点图案,以若干散点组成各种几何形格子,菱形格、棋盘格都是当时常用的纹样,有的中间还用散点组成花朵。

盛唐时,长袖外加短袖的打扮,一度成为最时髦的装束,女子们在襦袄外加一件半袖小衣,再披搭一件“披帛”。也有些女子将半袖小衣当内衣穿,外穿一件长袖外衣,半袖小衣将外衣的双肩撑起,起到垫肩的效果,和其他朝代以削肩为美不同,看上去果然气场很足。

在唐朝女裙中,最珍贵精美的要数百鸟毛裙了。百鸟毛裙是用各种飞禽的羽毛织成百鸟形状的一种裙子,据说是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发明的。因为华美异常,这种裙子由宫中传到民间,各阶层的妇女都为之疯狂,一时间山林中的珍禽异鸟都遭了殃。

此外,唐代女子也很喜欢女扮男装,丢掉裙子,穿上象征男人身份的裤子出门。

晚明士子头巾花样迭出

《江南时报》报道,明朝中后期,经济颇为繁荣,作为社会中产阶级的士大夫们,追新慕异,在意起个人的服饰行头。时尚潮流之下,士大夫官僚阶层都追起了“时髦”。

头巾在士子整套行头里是很重要的。明代的“花样美男们”头巾也是花样迭出。《客座赘语》这样记载了那时的头巾潮流:“南都服饰,在(隆)庆、(万)历前犹为朴谨,官戴忠静冠,士戴方巾而已,近年以来,殊形诡制,日异月新……有汉巾、晋巾、唐巾、诸葛巾、纯阳巾、东坡巾、阳明巾、九华巾、玉台巾、逍遥巾、纱帽巾、华阳巾、四开巾、勇巾……”

服饰史研究学者董进介绍,制作考究的还在巾前片上装饰如意云纹等图案,甚至缀上玉花、玉片等饰件,材质相当丰富。《客座赘语》还记载:“巾之上或缀以玉结子、玉花瓶,侧缀以二大玉环。而纯阳、九华、逍遥、华阳等巾,前后益两版,风至则飞扬。齐缝皆缘以皮金,其质或以帽罗、纬罗、漆纱,纱之外又有马尾纱、龙鳞纱。其色间有用天青、天蓝者。至以马尾织为巾,又有瓦楞、单丝、双丝之异。于是首服(注:指头衣)之侈汰,至今日极矣。”

谁能想到四百多年前的男人们能把头巾搞出这么多的花样?相比之下,即使现在的潮男,也难与之比肩——现代男士帽子款式单一,逊色多了。

出行游玩篇

张居正所乘轿子内有套间厨房厕所类似“房车”

据《北方新报》报道,明朝万历的首辅张居正,回家奔丧,所坐过的堪称世界之最的大轿子。

张居正返乡之行壮观得不得了:坐轿要32个轿夫扛抬,内分卧室及客室,还有小童两名在内侍候。随从的侍卫中,引人注目的是一队鸟铳手,乃是总兵戚继光所派,而鸟铳在当日尚属时髦的火器。张居正的这顶轿子,可想而知,一有里外套间,二有随侍人员,三有厨房厕所,估计应该比现在17座的考斯特还要大,因此必须动用32个轿夫来抬,这恐怕不仅是中国,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大轿了。

小编觉得,这不是堪比现代的“房车”吗?

明宣德皇帝爱玩“捶丸” 类似现今“高尔夫”

去年南京青奥会期间,《扬子晚报》记者发现,南京博物院艺术馆二层举办了“博戏: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展”,作为向青奥的献礼。展览中的图片部分,有两千年前汉朝人在玩“技击”和现代人玩的“击剑”,真是形似神更似。展览中的一幅珍贵国宝,即《马球图》,据说是最早有关马球运动的图像资料,珍贵到禁止出国展览,必须花300大洋才能在陕西历史博物院的壁画馆才能见到它。

专业人士介绍道,“画中确实有一位古装人士在打高尔夫球,此人乃大名鼎鼎的宣德皇帝朱瞻基,即明宣宗。图版上说他玩的是‘捶丸’,类似于现在的门球。可是看看地上的小洞,这分明就是高尔夫嘛。宣德皇帝有过宏图大业,也爱好娱乐消遣,特命人将自己享乐时的身姿绘制成图,成就了如今仅存的这幅明代早中期宫廷绘画长卷《明宣宗行乐图》,现藏北京故宫。”

纳凉篇

汉代皇宫设“空调房” 明清“冰盘”不逊于空调

据《山西晚报》报道,先秦已经开始使用冰块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了。那时存放冰块的地方被称为“窟室”。每到酷热的夏夜,贵族们在窟室中通宵达旦饮酒作乐。

汉代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

唐代的“含凉殿”为皇帝后妃的寝殿,傍水而建,夏天在里面居住十分凉爽。

明清夏天,有钱人家会买来冰块或者白雪,拿出来摆放在居室当中就成了“冰盘”。冰雪在融化时不断散发凉气,这制冷的效果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空调。

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而有钱人会用“人工风扇”,即在一个轴上装上扇叶,轴心上拴有绳索,仆人手摇轴心上的绳索,扇叶被带动旋转则可产生凉风。更高级的是用水力带动的“空调扇”。

唐代人吃“冰棍” 南宋市集卖“冰激凌”

春秋末期的达官贵人们就已经喜欢在宴席上喝冰镇米酒助兴了。

到了唐代人们已经学会制作并公开出售“冰棍”。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儿,就冻成了冰棍。

北宋还能吃上各式各样的冷饮,并且已有了刨冰。南宋市集上的冷饮更加琳琅满目,夜市的冷饮铺甚至要卖到三更时分才打烊。

元代13世纪,蒙古王公贵族享用的“奶冰”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冰激凌的雏形。

明清冰镇饮食充斥寻常巷陌,盛夏时节有很多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售卖“凉水”。

春秋时已有冰窖宋朝出现“冰箱”

1976年,秦雍城遗址考古曾发现春秋时一座冰窖,其藏冰量达190多立方米。朝廷中有专门的官吏负责每年寒冬时凿取冰块进行储存。

山西省宁武万年冰洞据说当年就是隋炀帝避暑时的取冰处。

宋代与冷饮的繁荣相伴,一种比较原始的“冰箱”也在宋朝出现,叫做“冰鉴”。是一种双层的木桶,下面有基座,上面有盖,中间有夹层,把冰块放到夹层里,盖上盖子,好长时间都不会融化。

唐代妇女纳凉穿半臂装、袒胸装

魏晋以前男人也和现代人一样爱打赤膊,女人们则喜欢穿“开裆裤”。

唐代薄、透、露的“半臂装”和“袒胸装”深受女性青睐。半臂装可以看做是古代的短袖衫。而比半臂装更大胆的,则是袒胸装。

吃货篇

4000多年前就有高脚杯

据《现代快报》消息,去年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它从哪里来》展览里,展出了4000多年前的高脚杯,“柄”和杯都呈喇叭状。解说员说,这是在山东发现的,名叫蛋壳黑陶高柄杯。“‘蛋壳’,说明杯子很薄,从已经出土的这种高柄杯来看,平均厚度只有0.5毫米,最薄的只有0.3毫米。整个杯子重量只有40克左右。它的平均吸水率只有万分之四十三,说明当时的烧陶技术非常高。”

解说员说,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酒杯。从考古发现来看,这种杯子多出土于一些大中型墓葬,这说明,使用它的人身份不一般,很可能只有氏族首领才用得上。

古代公道杯用于喝酒“作弊”

现在餐桌上,也有公道杯,不过,是用来分酒的。

在南博的特展馆内,也有一个公道杯,当年是皇家用的。“古代有人结婚时,大家往往起哄让新郎官多喝点,把他灌醉,这时公道杯就发挥神奇的作用了:公道杯一旦倒满,杯里的酒就一滴不剩漏光了。”

这是怎么回事?专家说,这是古人巧妙地运用了虹吸和压力的原理。杯子里面藏着一根弯管,管子两头分别连着杯子里面的孔和杯子外面底部的孔,倒酒的时候,酒通过底部的孔往上升,只要杯子里的酒不超过这个最高点,酒就不会漏;一旦杯子里的酒超过了这个最高点,压力失去平衡,管子里的酒越过最高点就从底部的孔漏掉了。

战国时烤炉跟现在很像

说到烧烤,很多人会想到烤肉、烤鱼……其实,烤炉并不是现代才有,在2400多年前就有了。南博的特展就展出了一个战国时的烤炉,炉子呈长方形,中间凹进去一块,支一些烧烤工具,就可以架起来烤东西吃了。目前,国内出土了多件战国烤炉。比如,1933年,在安徽寿春战国楚王墓中出土的一青铜云纹方炉,外形和现代烤炉比较接近,烤炉的两边还有两条青铜提链,方便移动,烤肉、取暖两便。

据解说员介绍,战国烤炉大多呈方形或者长方形,底面凹陷,可以放置炭火。四边有回廊形遮沿,上面可以摆放肉串。四角上翘,目的是防止烤串滑落。烤炉的四壁还安装有兽首衔环铜铺首,方便用链子提起来自由搬运,而且不烫手。

当时的烤炉谁在用?解说员说,一般是皇家、贵族使用,烧烤已成他们的日常食品。像皇家御厨,分工明确,有的人便专门负责做烧烤。“当时贵族们吃的有烤肉,还有烤鱼。”

汉代五格火锅鼎很先进

南博的展厅里,有一件2000多年前江都王刘非用的火锅,一共有5个格子。和今天的九宫格火锅原理相近,甚至更好用。“九宫格火锅底下是相通的,汤料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每格中放的食物不同。我们展厅中的火锅鼎,底下是不相通的,能保证绝不串味。”

在使用的时候,不同的格子里可以分别盛放不同种类的肉食和调味品。据考证,汉代的火锅鼎,放的肉食,除了我们现在常吃的猪肉、牛肉、羊猪,还有马肉、鹿肉……当然,不是所有汉代人都能使用这么高档的火锅鼎,吃上多种少见的肉类,只有王公贵族才享受得到。

相关阅读

俗语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炎热酷暑的夏日,很多人躲到“空调房”避暑。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空调”,但古人也有许多低碳、环保的纳凉避暑之所。比如先秦时期的“窟室”、汉代“清凉殿”……

先秦时期避暑纳凉的“窟室”——贵族夏天的“娱乐空间”

和现代人一样,古人避暑首先想到改造居室环境,建造一个相当于现代带有制冷设备的“空调房”度过夏天。这样的房间,古人称为“夏房”,先秦时期的“窟室”,秦汉时期的“凉房”及皇家的“凉殿”,后来的“冰室”、“凉窖”,都属于夏房。窟室,算是先秦最流行的“空调房”。所谓“窟”,字面意思就是洞穴,乃现代“地下室”的原始结构。由此可知,先秦时代流行的窟室,实际上就是“地下室”,但比地下室更讲究。

当时有条件的贵族,家里都筑有窟室,夏天一些重要的餐饮活动会安排在窟室中进行。郑国大夫伯有是中国史上有名的“酒鬼”之一,他家就有一间窟室。《左传·襄公三十年》记载:“郑伯有耆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钟焉,朝至未已。”大概意思是,郑国的伯有喜欢喝酒,特地修建了一处窟室,晚上在窟室内饮酒取乐,通宵达旦。可见,窟室很像是先秦贵族阶层夏季流行的“娱乐空间”。

当时,从中原的郑国,到南方的楚国,沿海的吴国,贵族们都喜欢在窟室中避暑,窟室也是家居的重要场所。吴国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在公元前515年的夏天刺杀吴王僚时,便利用了家里的窟室。就史料分析,先秦时的窟室又不完全是利用地下冷源的地下室,也有人工冷源。当时高级窟室内会放置冰块,以达到降温、调温的目的。

公元前552年夏天,楚国的令尹子庚去世后,合适继任人选薳子冯回避楚康王任命时,便穿着棉袍、大衣躺到窟室内的床上,装病不去。大热天里,薳子冯为什么还穿件大衣?原来,他在床下放置了冰块。

汉代皇宫有“清凉殿”——制冷效果很好“中夏含霜”

冰块,一直是古人避暑降温的重要冷源之一。这种利用天然冷源给房间降温的手段,至少在上古周代时已开始。

在周王的宫廷中,有专人负责为王室采冰,以供夏天使用。《周礼》记载,负责人称“凌人”,手下有80名职工,一般从每年冬天的十二月起,工人便开始采集天然冰块,运至冰窖储存。这种采冰制度,一直到晚清皇家都存在。汉代的皇宫里,设有冬夏两用“空调房”。冬季用房叫“温调殿”,夏季用房叫“清凉殿”,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是皇家最高级避暑用房。从《汉书》记载来看,清凉殿的制冷效果极佳,称“清室则中夏含霜”,意思是盛夏时室内能结霜,形容房间温度低得如下过霜一般。

室内附带降温设备也极为豪华。佚名古籍《三辅黄图》“清凉殿”条有这样的记载:“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如屈龙,皆用杂宝饰之”、“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石质高级床具本身就是夏用良品,在身边又放置盛有冰块的国外进口玉晶盘。更绝的是,还让侍人站在旁边,对着扇扇子。如此这般,多重降温,自然凉爽舒适。

受到汉武帝刘彻宠幸的董偃,便“常卧延清之室”,上述即是董偃所呆清凉殿时的降温陈设。顺便说一下,董偃是刘彻时年50来岁的姑妈、汉文帝女儿馆陶长公主刘嫖的小情人,年龄悬殊30岁左右,这段“奇爱”曾留下“绿帽子”、“主人翁”两个词汇。

唐代皇宫“水激扇车”的“含凉殿”——中国出现最早“进口空调”

唐代夏季带空调的建筑,不再叫汉代的“清凉殿”,而称“含凉殿”。“含凉殿”为唐朝皇帝后妃的寝殿,北临太液池,傍水而建,夏天在里面居住十分凉爽。

唐代诗人张仲索《宫中乐》中所谓,“红果瑶池实,金盘露井冰;甘泉将避暑,台殿晓光凝”,所描述的就是“含凉殿”消夏的情景。

“含凉殿”的制冷手段已很先进,是通过机械装置实现的。《唐语林·豪爽》记载,当时拾遗陈知节给唐玄宗李隆基上疏,李隆基请高力士找他来谈话。当时正是酷暑天,李隆基把“办公室”搬到了凉殿,以避暑。陈知节看到,“(李隆基)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进来后,陈知节被“赐坐石榻”,感觉“阴溜沈吟,仰不见日,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

这段历史记载的信息量很大。一是在建筑设计上,“含凉殿”避免阳光照进来,所以显得很阴沉;二是当时已有“电风扇”当然不是用现代的电能,而是水能,用水来转动扇叶,“水激扇车”,风扇对凉水吹,形成了冷气;三是殿内有循环冷水源,故四边有水往下淌,形成水帘。这是在宫殿的四檐装上水管,把水引到屋檐上。凉水在屋上循环,室内温度自然就下降了,而且降温效果极佳,达到“座内含冻”的制冷效果。

这种“空调建筑”,民用称为“自凉亭子”,又称“雨亭”。当时,地位较高的大臣家里都建有这样的“空调房”,时长安市市长(京兆尹)王鉷家,便建有自凉亭子。自凉亭子的降温效果可谓“当夏处之,凛若高秋”。

现代学者考证,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制冷空调技术,并非是中国人发明和最早使用的,它源于拂菻国(东罗马帝国),当时拂菻国的宫殿就带有这种“空调”。如果这个考证属实的话,这种装置当是中国最早的“进口空调”。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