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余孽是不是躲在南极 纳粹在南极的真相
1. 英国19世纪缘何发生人口爆炸?
1801年英国人口是1590万人,1901年为4150万人。英国人口在19世纪上半叶增长了1倍,在19世纪下半叶增长了75%。因下水道修建的普及,霍乱在1866年被扑灭,其他借助水传播的疾病也很快销声匿迹。天花在1853年被消除,因为国家实行强制接种疫苗。医疗技术、公共卫生的改进极大降低婴儿死亡率,延长人们的平均寿命。
随着化肥和休耕法的普及,农业产量增长迅速。北美谷物和澳大利亚冷藏肉类的进口,更是丰富了英国人的营养。茶叶、咖啡、蔗糖原先在英国是奢侈品,随着产量的提升成为大众消费品,同样增加了人们的营养摄入量。英国人每日卡路里的摄入,随着食品的多元化、低消费而普遍提高。饮食进步,使人更健康、强壮,这也有力促进人口增长。
2. 四川军阀时期鸦片税多如毛
1917年至1934年的四川,军阀分防区割据,鸦片是筹集军费的最好方式,使得这段时期鸦片最为盛行。当时烟税如毛,举例部分:烟苗税,根据种烟多少来计算,又称烟窝捐;印花税即普通税,购买鸦片如同购买其他物品,票据上贴有政府印发的印花;起运税,是买鸦片时在起运的地方应征的税;落地税,把鸦片运到出售地,在出售地征税;过境税,在经过的地方交的税;内销税,只在本防区销售鸦片应交的税;外销税,贩运鸦片出川应交的税,在四川出口点或宜昌有征税点;红灯税,烟民吸烟或开设烟馆点红灯供人吸食应交的税。
还有诸多名目的税收被归为附加税,如重庆市长潘文华要附加市政费一成,放入他私人开的重庆银行。其他如教育附加、建设附加、民政附加等,总之大小军阀头目说了算。另有哭笑不得的懒税,如果被强迫种烟的农民敢拒绝,就指责农民懒惰而处以税收一笔。这种乱象,直到1935年中央政府派参谋团和中央军进入四川,控制住川军后才大体告终结。
3. “纳粹余孽躲在南极”的谣言从何来?
德国在一战中惨败,失去了广袤的海外殖民地,直接导致国内原材料的匮乏。纳粹想到了鲸鱼脂肪,当时生产人造黄油、酱料、肥皂时都需要鲸脂,德国只能用外汇以不菲的价格从挪威购买。德国遂建立捕鲸船队,准备大规模猎杀鲸鱼。1938年12月17日,“施瓦本”号考察船从德国启航,它携带两架水上飞机,前往东经20度和西经10度的南极地带。德国主要目的是寻找一个适合建立捕鲸站的地点,另有建立海军基地之意,军方希望远洋作战的军舰和潜艇可以在南极得到补给。
当船于1939年1月19日到达目的地时,发现挪威已于一年前宣示了主权。德国以众击寡,一不做二不休扣押了挪威人,径直宣示主权。德国人将此地命名为“新施瓦本”,建立了一个临时基地,用飞机拍摄超过16000幅照片。二战爆发后,德国无暇再赴南极洲。待大战结束,战败国德国的领土要求全失效。不过挪威在1961年签订《南极条约》,便失去了对新施瓦本的管辖权。但纳粹余孽躲在南极地下基地的谣言一直被流传,有不少人说自己在南极见到纳粹的飞碟和潜艇,甚至有人造谣说英美的特种部队一直在尝试攻击冰川下的秘密基地,这成为诸多文学作品的原材料。
4. 去海军省“上访”的日本愤青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几年,常有日本愤青去海军省“上访”示威,当时海军因保守而被视为懦弱。标榜作家、农民身份外,“上访者”往往打着各种组织的旗号,如某新闻社、真正勤皇团、爱乡塾、圣战贯彻同盟、爱国妇人会茨城支部、召开茨城县打倒英国县民大会十三团体、县会议员有志等等。来者多在大幅宣纸上写誓言和请愿书,观点大同小异,通常用半文半白的语句表述“必须征讨英美”。
他们通常想进海军大臣和海军次官办公室,副官装着不厌其烦地接待,打发人离开。有人直接展开宣纸恐吓,声称“代天诛灭山本五十六(时任海军次官)”,并向还嘴的秘书或副官一阵臭骂。有来者对山本出席英国使馆举行的电影招待会极为气愤,副官说高松宫宣仁亲王也去了,对方大骂:“居然敢搬出金枝玉叶的亲王,你想借此掩盖自己的过失吗?”深受其苦的海军省人员,觉得这些人就如幕府末年尊王攘夷的志士,被俘虏时问及为何尊王,稀里糊涂答曰尊王就是尊王。
5. 军中造反派的一幕闹剧
文革对解放军的正常建设造成巨大冲击,在一种迫击炮的列装上都能见到荒诞故事。67式82毫米迫击炮在1968年就定型,军委指示尽快批量生产装备部队,以取代老旧又笨重的53式同口径迫击炮。时值动乱高潮,极左分子以“革命”的理由反对武器更替,他们认为这有悖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他们倡导“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约精神。
至于53式迫击炮重量大、携带困难,极左分子认为这纯属思想问题,只需要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来克服,红军长征时扛着更笨重的迫击炮照样跋山涉水。有一个造反派出身、火箭式提拔起来的师职干部,发动属下士兵开展一人扛一门53式迫击炮向党表红心的练兵活动,向军内走资派证明“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为增加难度,他将比赛场地定在青藏高原,结果重负不堪的士兵走了几百米就严重缺氧被紧急抢救。经此血泪事故后,再没人敢阻止新迫击炮的列装。文/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