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顺治与董小宛之恋是历史误读吗 顺治为何出家

2016-07-20 12:22:21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顺治皇帝,名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清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公历1618年3月15日)出生,八年八月二十六日(1643年10月8日)在沈阳继帝位,时年不足

顺治皇帝,名福临,皇太极第九子。清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公历1618年3月15日)出生,八年八月二十六日(1643年10月8日)在沈阳继帝位,时年不足六岁。自古帝王多故事,如此少年天子,在世井之人的口中,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便生出了许多风风情情的传说,而最凄婉动人的,莫过于与董鄂妃的生死之恋。

传说中那在天比翼在地连理的盟约,令以后几百年的红尘中人愿意相信,这位多情皇帝并非早逝于天花,而是由于无法承受痛失所爱的重创,才毅然放弃帝位遁入空门,做出了在青灯黄卷的陪伴下了却余生的抉择。你听到过这个传说吗?

在风光旖旎的秦淮河岸,生长着一位美丽的风尘女子董小宛,这位与陈圆圆、李香君、柳如是、马湘兰、卞玉京、顾眉生、寇白门共称“秦淮八艳”的一代名妓,爱上了风流倜傥的江南公子冒襄,费尽周折被收纳为妾,却又被督署江南的洪承畴(或顺治帝的叔叔多铎)仗势掳掠献入宫中。

顺治帝旦见小宛,龙心大悦,小宛却拒不相从。后有善言者以保护夫君性命的理由加以劝导,小婉心动。顺治帝则倍施恩宠:册其为妃,又立为皇贵妃,遂有董鄂妃之称。

顺治帝深爱的董鄂妃,真的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吗?好在董小宛的丈夫冒襄,这位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巢民诗集·文集》。其中的《影梅庵忆语》写于董小宛去世后不久,追忆了他与小宛相识相知的过程,亦真实记录了共同逃亡战乱,相濡以沫的婚后生活。循着这些字迹,我们可以找到董小宛的真实行踪。

“云秦淮佳丽,近有双成,年甚绮,才色为一时之冠。”“双成”即“董”姓。这是明崇祯十二年,冒襄到南都参加乡试,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的盛赞。当时,冒襄与他二人及陈贞慧被世人称作“江南四公子”。第一次求见未遇,后“重往冀一见,姬母……扶姬于曲阑,与余晤。面晕浅春,缬眼流视,香姿玉色,神韵天成。嫩慢不交一语……时姬年十六岁。”由此我们可以换算:崇祯十二年为清崇德四年,顺治尚未继位,年龄不足两岁。即董小宛比顺治帝要年长14岁有余。

“至牧斋先生,以三千金同柳夫人为余放手做古押衙,送董姬相从,则壬午秋冬事。姬……年十九有余。”牧斋为东林党人钱谦益之号,柳夫人即柳如是。小宛在壬午年秋冬19岁时被冒襄收纳为妾,得力于他二人的斡旋资助。之后,随冒襄来到了烟清雨香的如皋,居住在占地数十亩的水绘园家中。但平静的生活没有多长时间,即逢明亡清立的乱世之春。

冒襄一家四处逃亡,颠簸流离,“余五年危疾者三,……微姬力,恐未必能坚以不死。”董小宛侍奉冒襄倾其心力,被当时的才子名士们艳羡不已。但过度的劳累也吞噬了她年轻的生命,以至于“星靥如蜡,弱骨如柴”。

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日,死于家中影梅庵,年仅28岁。时顺治帝才14岁,尚未足大婚之龄。董小宛有没有可能象传说的那样被掠入宫中,成为深得宠爱的董鄂妃,读者自可定度。

一代名妓香消玉陨于姹紫嫣红的南国,并不意味弥漫着栋鄂河气息的北国女子也魂归故里。栋鄂河,又称大鸦儿河,位于鸭绿江支流佟佳江的上游。这奔腾不息的河水,孕育了满族诸部之一的董鄂部。而顺治帝的宠妃董鄂氏,祖籍就在这里。她于顺治十三年夏入宫,八月即立为妃,九月又过“贵妃”一级,拟立皇贵妃,十二月正式册立,直逼皇后中宫之位。晋升之速所反映出的恩宠并加,有清一代绝无二例。她是谁呢。

《清史稿·后妃传》中记载,“孝献皇后董鄂氏,内大臣鄂硕女。年十八,入侍。”鄂硕,隶正白旗,顺治九年授巴牙喇甲喇章京。而清代制度,这样人家的女儿在十三四岁必须报选秀女,不可能等到18岁才送报。

又从《世祖实录》的记载中我们看到,每次册立董鄂妃时,顺治帝都要遣官告祭于七月份死去的异母弟弟襄亲王。另外,汤若望,这位被顺治帝尊称为“爷爷”的德国传教士,在他的笔记中写道:“顺治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这位军人因怨愤致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官书与私著相对照,董鄂氏极有可能在十三四岁,选秀后,被指配给襄亲王。而后,因某一机遇,被顺治帝所爱,才进官入侍。

董鄂妃与顺治帝感情笃挚,于顺治十四年十月七日(1657年11月12日)喜生麟儿,其子排辈为皇四子(康熙帝是皇三子)。随着新生儿的诞生,后宫内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也变得更加现实与冷酷。面对顺治帝欲废黜皇后扶正董鄂妃的种种努力,孝庄太后极力抵制。但新生的皇四子仅活了104天,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起便突然夭亡,这令董鄂妃痛不欲生,从此形销骨立,勉强挣扎三年,即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1660年9月23日)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1岁。

董鄂妃的死,令顺治悲痛万分。八月二十一日,追谥其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又亲撰四千言的《端敬皇后行状》加以痛悼,缅缅爱意,流溢于字里行间。十月初八日,董鄂妃的尸棺于景山寿椿殿火化。

望着熊熊燃烧的火焰,顺治帝掩面而泣,想起了爱妃常要问的一句话:“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

顺治帝对佛教的启蒙,始于一代高僧憨璞聪。顺治十年,这位佛教禅宗派僧人主持海会寺,被召入宫。他对佛法的释解深深触动了顺治帝。这位行痴皇帝在董鄂妃死后,更是万念俱灰。于十月,请茆溪森为自己举行了净发仪式。

皇帝要出家了!发丝虽轻却撼惊朝野。在孝庄皇太后的压力下,茆溪森的师父玉林匆匆赶来北京,捆绑了茆溪森,在寺中架柴燃火,要当众烧死这个剃度皇帝的罪人。待罪薪前的茆和尚静候涅,却等到了顺治帝蓄发留俗的急谕。于是有了茆溪森的偈语:“妙,妙!人人道你大清门里度天子,金銮殿上说禅道。呵,呵,总是一场好笑。”

另据兵部督捕主事张宸《青集》记载:“初四日,九卿大臣问安,始知上不豫。初七晚,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初八日,三鼓余,宣遗诏。”除此外,康熙朝《东华录》和《玉林国师年谱》可与以上二篇文章互为印证,顺治夭亡于天花。年仅24岁。

康熙元年四月十七日,顺治帝的梓宫在景山寿皇殿火化,投火者即为曾经给顺治帝剃度出家的茆溪森僧师。可叹,一位多情而真心向佛的天子,就这样在火中化为灰烬。孝陵的百尺地下,他与爱妃董鄂氏的两捧骨灰而已。而关于他们的传说,也在天蓝风疾中飘飞三百余年矣。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