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吕后当“人彘” 戚夫人是受害者还是被报复
关于吕后,人们最熟悉的就是“人彘”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刘邦的原配是吕雉,跟着他吃了很多苦,好不容易等刘邦当了皇帝,却让戚夫人收割了大西瓜。在刘邦死后,吕后剁了戚夫人的胳膊和腿,挖了眼睛和舌头,扔在了粪坑里。听着够毒,可实际上常年被虐的人是吕后,戚夫人极端的迫害为她引来了极端的报复。
戚夫人想扳倒吕后
刘邦是非常纵容和偏袒戚夫人的,还想着废了吕雉儿子的太子之位,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戚姬认为有人给撑腰就会有人给她出主意。正所谓手握凶器杀心自起,如蔓藤一样的弱女子戚姬竟向皇后吕雉动了刀子。
朝中的大臣,从来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统一立场,有吕后自然就有吕后党,有戚姬自然也会有戚派臣子。
怎么才能扳倒吕后呢?她身上没错就从她儿子身上找错,她不犯错就逼她犯错,一个人要存心对另外一个人生事,哪里找不出办法来。戚姬展开了行动。
第一次是针对鲁元公主。
鲁元公主的丈夫赵王张敖被诬谋反,鲁元公主一家虽得以保全,却被刘邦削去赵王之爵,并将最肥美的赵国封地送给了戚姬的爱子如意。看整个过程不得不让人怀疑,戚姬目的明确——抢鲁元公主丈夫的封地、要张敖死。
第二次是针对太子刘盈。
吕雉母子是一体的,多年来吕雉谨言慎行,劳苦功高,就算下狠心废后,刘邦还真找不出理由来,难道要说只是因为她老了,自己喜欢上年轻漂亮的女人了?这可不是能拿到桌面上讲的理由。
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刘盈,只要给他扣上太懦弱,没有能力执掌一个帝国的帽子,废后就没那么难办了。刘邦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此事,以太子刘盈无能为由欲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第三次是针对鲁元公主。
这次居然要把已经嫁人并生子的鲁元公主送到匈奴去和亲。要嫡公主抛夫弃子出嫁到蛮夷?无从得知戚姬是怎么想出这样的主意的,或许就是为了伤害、恶心吕雉,让她在痛苦中失去理智做出不理性的举动。
第四次是针对刘盈。
当时黥布谋反,刘邦本要亲自领兵,戚姬出主意让刘盈代父出征,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黥布是个身经百战的大将,而刘盈是个从来没上过战场的少年,战败了有性命危险,死在杀场,就算活着回来也是有罪,如此一来就有机会废除太子之位由如意取而代之。
吕后的反击
吕雉可以忍受戚姬抢走她的丈夫,觊觎她的后位,以及种种的陷害手段,但是接二连三地将黑手伸向她的儿女,吕雉无法再忍了。
也许就因为有这样的底线在,吕雉在刘邦死后放过薄姬、管姬等情敌,让她们回儿子的封地享受封国太后的荣耀,却独独不肯放过伤害过她儿女的戚姬。
吕雉早就知道自己的孩子只能靠自己保护,丈夫刘邦是靠不住的。戚姬三番五次对刘盈和鲁元公主下黑手,吕雉决定给予反击。
第一次的陷害,吕雉猝不及防,积极奔走保住张敖性命,将赵国奉送给戚姬的儿子如意,只想着把鲁元公主接到自己身边好好保护。
第二次,刘邦要废刘盈,她求助于朝中文武大臣。古时候的大臣总有一种强烈的新旧意识,像晋文公重耳一回国登基就高兴地把旧衣服扔掉,不料却引起旧臣们的忧患意识,认为重耳终有一天会像对待旧衣服一样对待他们,重耳只好重新把那堆破衣服拣回来供得高高的。
衣服尚如此,何况人乎,抛弃发妻骨肉可比扔掉旧衣服严重多了,所以旧臣们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吕后母子,这同样也说明了吕雉在老臣们心中的分量和威望。
御史大夫周昌在朝堂上力保刘盈,吕雉以皇后之尊向周昌跪拜磕头致谢。吕雉恩怨分明,到了后来周昌力保赵王如意时,她也记得当日恩情,从未问罪于周昌。
第三次,为了救鲁元公主,她整夜地跪在刘邦面前,哭诉往事,十几年来的夫妻骨肉之情,终于打动了刘邦,放过了鲁元公主。
第四次,则是吕雉运用她多年的政治远见和手段,给刘邦做了一份“可行性分析报告”。吕雉劝诫刘邦,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让刘盈讨伐黥布,千万不可意气用事。若让刘盈出战,输了,输掉的可能是刘邦前半生打出来的大汉江山。
刘邦或者会被戚姬一个撒娇弄得神志昏乱,但是同样也会在吕雉极具理智的分析下恢复神志。
吕雉的劝诫,他听进去了。
在戚姬接二连三的进攻下,吕雉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她母子三人的命运掌握在刘邦的手中,而凭着夫妻之情、父子之情,是无法打动刘邦的,凭她历尽沧桑的容颜,更是无法留住刘邦的心。
汉文帝刘恒所建戚姬寺遗址
想取悦已经冷落她多年的刘邦,只能靠在政治上辅佐他,替他出主意下决断,甚至替他杀他想杀又不能亲手杀的人——韩信,替他做血腥肮脏的事情。此后,吕后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大到刘邦已经没有办法掌控。
在内,有她的两个哥哥周吕侯吕泽和建成侯吕释之掌握京中军权;在外,有她的妹夫名将樊哙手握重兵,且在开国时立下战功,在军中朝中占据要职的吕氏族人比比皆是。
除了有武将的拥护,还有好多谋士在为吕雉出谋划策。在后来的“商山四皓”事件中,刘邦隐隐可见张良的身影;诛杀韩信事件中,萧何已经站在了吕雉的身后。吕雉的力量已经强大到刘邦拿她无可奈何。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尚安所施!”吕雉的势力已经形成,就算刘邦有再多的手段,也已经无法撼动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