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泡温泉都去哪儿?揭秘承德汤泉行宫
说起承德,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避暑山庄,可您知道吗,承德还有个专供皇帝泡温泉的“汤泉行宫”,它几乎和避暑山庄同时修建,“年岁”也挺大的,可人们只记住了出名的避暑山庄,而把它给忘记了,这座行宫就位于距承德市区44公里的头沟镇汤泉村。
承德附近,温泉多,但能被清朝皇帝看中且开辟为皇家行宫的却只有承德县头沟这一处。据史料记载,最早在辽代,这里就有人洗温泉了。元末明初时,因为热河一带成了蒙古的牧马场,大片土地被弃置,人口迁移,因此这里的浴池逐渐被废弃。
清朝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康熙皇帝偶然发现了这个地方,并在附近山上搭建帐篷作为临时行宫。当听说这里有温泉时,康熙皇帝大喜,入浴之后,顿觉这温泉水“更得暄暖,乃宜于体”,于是便计划在此开辟一座皇家温泉行宫。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当承德的避暑山庄已经初具规模时,汤泉行宫正式破土动工了。可一开始建时就遇到了问题,因为行宫的选址处有一座当地百姓建的“水宫娘娘”庙,这是百姓们祈求能得到水宫娘娘的保佑。这座庙是拆还是不拆呢?这个时候的康熙并没有“霸道”的为了自己洗温泉舒服而拆庙,而是给庙“让了路”,不仅将这座水宫娘娘庙各处修葺一新,充分尊重当地百姓的信仰,同时,将庙保留下来,并在庙后的山坡上修建行宫。因此,整座温泉行宫分成了两个部分:前为龙尊王佛庙(即水宫娘娘庙),后为行宫宫舍,被周长300米的宫墙围起来。
不得不说,康熙皇帝真是一位仁德的好皇帝!
经历了百年沧桑之后,这座承德汤泉行宫已不复当年的风采,如今这里仅存正殿、门殿、汤池、御制石碑、假山和围墙。但一走进它,还是能够感受到皇家御用的气息。
这座门是汤泉行宫的正门,因为前殿是水宫娘娘庙,这座门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庙门,康熙皇帝当年修的时候也没有拆除重建宫门,而是继续沿用,因此这座门是宫门和庙门合二为一,这在清代历史上也是少有的。
行宫的正殿前面,整个院落的正中央是温泉的大总池,这里仍是当年清朝的模样。这个池子大约20平方米,呈方形,四壁有石龙吐水装置,通入地下暗道,并将泉水巧妙地引入总池两侧的浴室。两侧的浴室即是当年皇帝和后妃们泡汤的地方。
在总池两边立着两块石碑,一块无字,一块镌刻康熙皇帝亲笔撰写的《御制汤山龙尊王佛庙碑记》。在这篇碑记上,康熙皇帝写下了对此处温泉的喜爱:“考汤泉著于史传者,骊山天都最为名迹,其他亦散见于山经杂志,而兹泉尤为灵异。”
据记载,康熙皇帝一生中来过此处十三次,后面的雍正、乾隆也常到此处来泡汤,可见帝王们对这里温泉的喜欢。
可在乾隆后期时,由于清朝政府经营情况和注意力的转移,汤泉行宫在乾隆年间被裁撤。皇家放弃了它,可百姓没有放弃,在此之后,当地百姓们自发对其进行维护修缮。解放后,这里还建起了温泉疗养院,继续发挥着温泉水的理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