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道光穿打补丁衣服,他却自己亲自动手打补丁

2017-05-16 13:07:46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宋宁宗(1168~1224)赵扩,是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麻辣皇后李凤娘的次子。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宋宁宗赵扩多少有些智商,为人木讷、

宋宁宗(1168~1224)赵扩,是南宋第四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麻辣皇后李凤娘的次子。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宋宁宗赵扩多少有些智商,为人木讷、说话还有些结巴。凡是看了大臣递上来的奏章,一律批“可”!,虽然他省事了,但拿到批复的大臣却傻眼了,有时两位政见不同的大臣相互攻讦,奏章中针锋相对,宁宗看了,也一律御批一个字——可!

史料记载的宁宗为人厚道,即使是在大内行走,也禁止太监们大声呵斥开道。他曾经护送赵构的灵柩到绍兴地方下葬,走出宫禁的他这才了解到生民稼穑之苦。大发感慨道:“平日深居宫内,怎知农人如此艰辛?”

即位之后,宁宗每年都要颁发为农民减负的诏旨。宁宗提倡节俭,吃穿用度力求朴素。一个富有四海的天子居然“尝自以补革舄,浣油衣”,三千多年以来,数百个皇帝的美德在宋宁宗身上皆有体现。

宁宗皇帝不但头脑简单,而且自幼体弱多病,患有慢性胃炎,做了皇帝之后,宁宗更加注生养生之道。在皇城内,每到一处,都有两个小太监扛了两扇屏风做前导。宁宗落座,屏风“即张于座侧”。一屏风上书“少饮酒、怕吐”,另一屏风上书为“少食生冷、怕肚疼”。此举意在提醒所有人,注意禁忌。

衣服破了自己补,鞋了脏了自己动手洗涮涮,节约闹革命的宁宗无疑是个好皇帝。明代的崇祯皇帝、满清的道光皇帝在历史上都有节俭吝啬的名声,但和宋宁宗比起来得羞死。他们的节俭是装出来的,而宁宗的节俭是发自内心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只是说说,而是落在了实处。

然而,身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宁宗最欠缺的就是治国的能力。端坐在龙榻上临朝听政,永远是一副荣辱不惊、虚心纳谏的神情,对任何事情都不发表意见。

史称“无声色之奉,无游畋之娱,无耽乐饮酒之过,不事奢靡,不殖货利,不行暴虐,凡前代帝五失德之事,陛下皆无之”,仅从文字来看,宋宁宗简直就是完美之极的千古一帝了。

但上朝既用心思考,也不大睁了眼睛观察,只是带了耳朵去倾听,这就让人尴尬了。无语对普通人来说是沉默是金,但对于帝王来说则是致命的缺陷。

本来,宋宁宗的智商就是硬伤,悲催的是他还有个老师是理学名臣朱熹。

朱熹在担任宁宗侍讲之后,与从前程颐任崇政殿说书一样,每次讲的内容无过于正心诚意、人欲天理的一套说辞,要宁宗皇帝的一言一行完全按照圣贤立的规矩行事。

按宋经筵旧制,逢单日则早晚进讲,双日为休息日。宁宗本来心智不全,领悟力也不高,朱熹不是因材施教,反而要求弱智皇帝天天上课,认真听讲。

在讲授之时,朱熹声色俱厉,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来。朱熹不顾循序渐进的道理,径自“性即理也,何以不谓之理而谓之性?盖理是泛言天地间人物公共之理,性是在我之理...”云山雾罩的讲来,宁宗如闻天书,茫然不知所云。

这样的讲学,对于一个智力发育不完全的天子来说,不但没有丝毫乐趣可言,而且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久而久之,宁宗皇帝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因厌学进而开始厌烦朱熹。

是以知,今日之学生厌学,与教师的填鸭式教育有莫大关系。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