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她一个人害的尼姑被杀尽 最后仍被抓!
尼姑,本来应该是清心寡欲,认真钻研佛学的,在历代都应该被人们尊重,她们跟朝廷的关系也比较浅薄,彼此间没有多少的恩怨往来。可是,为什么到了明朝的时候,大批尼姑却遭到了官府的抓捕,这其中究竟是何缘由呢?
当时是明成祖亲自下令,让各地的官兵着手缉拿附近的尼姑,使得原本的佛门静地,遭到了无休止侵扰,可是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对尼姑下手呢?她们偏安一隅,本应是与世隔绝的才对,到底是她们的什么行为触怒了明成祖,逼得他如此大动肝火呢?
究其缘由,是因为在山东境内的一场暴乱,当时是有位名叫唐赛儿的女反贼,领导当地的农民武装施行起义运动,这场起义的规模并不大,在史书中仅是稍微一提而已。那是在现滨州境内,有数千人号称是白莲教的教徒,他们揭竿起义,联合与朝廷作对,可是这场运动对于朝廷的冲击实在是太过微小,因此在现在的教科书中都直接省略过去,没有相关记载。
可是,就是这样一场小风浪,却让明成祖格外注意,甚至达到了惊怒的地步,他先是派遣自己的五千精兵良将前去镇压,然后又命令当时正在沿海地区抗击倭寇的军队也拉过去参战。从如此惊人的气势来看,他大有攘外必先安内的意思。可是,就算是在后来蒋介石拼了命的想要围剿,也是因为此时有人动了他的蛋糕,对他统治中国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但当时唐赛儿一行人,充其量也就是个揭竿起义的小山头,能搅起多大的风浪,明成祖何必如此注意这点人马呢?
根据我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明成祖之所以会有如此举动,归结起来,一共是三大原因。
首先,这场起义的起事时间太过敏感。众所周知,是明成祖将明代的帝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而唐赛儿等人造反的时候,恰好就选在了这个节骨眼。要知道这可是一个非常时期,任何负面消息都会对明成祖的这一形象工程造成损害,所以他不允许任何人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
第二点,唐赛儿等人是以教派为基础,开始起事的,与以往的拉山头不同,这些教徒们个个都已经被洗了脑了,都是能够为唐赛儿撒血卖命的主儿,这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造成的影响太大,明成祖当然害怕自己的百姓都被这种邪教骗了去,如果不尽力镇压,这一势力会如同病毒一般,迅速蔓延开来。
最后,就是我们刚才说过的,受教义影响,越来越多的无知民众,选择相信唐赛儿等人,纷纷投入她的帐下,但是由于明成祖镇压及时,这一教派还没有真正的成长起来,就被两路大军合力围剿,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被连根拔除。
虽然这一造反团伙被彻底粉碎了,但是作为教派核心的唐赛儿,却突然失去了下落,在战事结束后,官兵们都没有能够找到此人踪迹。
结果明成祖不干了,好嘛,自己兴师动众召集来两路大军,虽然是干脆利落的将唐赛儿的势力彻底灭除了,但是居然没有能够将主凶缉拿归案。其实要是杀了也就罢了,但是关键现在唐赛儿居然人间蒸发了,这是让他没有能够预料到的。要知道,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是他亲自安排下去的,如果就这么让她逃掉,天下人岂不要耻笑于他,更何况如果给了对方喘息的时间,难保她不会再蓄势造反。
于是,第二批官兵被派出,主要任务就是搜索唐赛儿的下落,可是过去了好一阵子,始终没有传来有关于她的消息。明成祖思前想后,终于想起有一个地方他从来没有派人搜查过——尼姑庵。相信很多看过小说的都知道,古代但凡是犯了点事的人,为了找个地方避风头,一般都会选择进寺庙当两年和尚,等着风头过了,要么真的皈依我佛了,要么就离开寺庙重操旧业去了。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明成祖也算是有的放矢,只不过苦了那些尼姑庵里的尼姑们,以及道馆中的女道士。其中,主要以北京和山东两地为主,他们一共抓来了数万人,关进天牢里进行了详细的盘问,但是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唐赛儿。而民间由于明成祖的所作所为太过偏激,官兵调查的时候百姓也非常排斥,因此也没有能够搜集到多少有用的信息。所以,直到最后,明成祖也没能找到这个唐赛儿,徒留下了这个笑柄而已。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棣为了消除心中怒气,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永乐十八年二月,唐赛儿反,唐赛儿不获,溟逮天下出嫁尼姑万人,杀之。
对与唐赛儿曾经还有这样一种说法,被生擒,《九朝野记》所载:“既而捕得之,将伏法,恬然不惧。裸而缚之,诣市临刑。刃不能入。不得己,复下狱,三木被体,铁钮系足,俄皆自解脱,竟遁去,不知所终。”
到底那一种说法更较为真实,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