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清朝皇后寝宫里为什么要每天宰杀四口活猪?

2017-04-30 08:20:25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当时号称住在坤宁宫,混在屠宰场,实在难为她了。新版就发现错误,改了。 杀猪这活计和一国皇后放在一起,怎

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当时号称住在坤宁宫,混在屠宰场,实在难为她了。新版就发现错误,改了。

杀猪这活计和一国皇后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违和,不过,这不但是真事儿,而且还是清朝自1655年(顺治十二年)改建坤宁宫之后,直到1912年(宣统四年,逊帝溥仪小朝廷沿用年号,未过春节已退位)清朝灭亡,从未间断的“祖制”。

坤宁宫始建于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面阔九间,中间开门,有东西暖阁,名字与乾清宫均取自《道德经》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天为乾,以配皇帝,乾清宫是为皇帝寝宫,地为坤,以象皇后,坤宁宫是为皇后寝宫,两宫中间为交泰殿,取乾坤交泰之义。

所以,在明朝,坤宁宫一直是皇后的寝宫,因处于紫禁城中轴线上,也称中宫,清朝初年也没啥变化,顺治、康熙两代的四位皇后在这里常住,雍正后改了规矩,皇后就是大婚的时候在这里住三天。

有过生活经历的朋友都知道,杀猪可不是什么干净活儿,血腥味、粪臭味弥漫,一般人真忍不了,一对新人在那环境下生活,皇嗣的事儿恐怕也甭想了。

那么,好好的坤宁宫为什么要改屠宰场呢?为了祭神。

早晚祭祀各杀两口活猪,就在坤宁宫里宰杀,宫内三面环炕供神,只有东北角是祭祀时煮肉用的灶台,有三口大锅,两只猪各占一锅,另一锅蒸切糕。

具体流程是,先把活猪抬到坤宁宫内炕沿旁,用热酒灌猪的两耳,猪被烫得嗷嗷叫,这叫“领牲”,就是神灵接受了。同时,由女性萨满诵神歌,致祝词,奏三弦,弹琵琶,击手鼓,振腰铃。然后将活猪放在包着锡的大条案上,宰杀,接血,去皮,肢解,煮在大锅里;猪的头、蹄、尾去毛后,也煮在大锅里。将煮熟的猪肉,切成方块,叫作“胙肉”,摆上供桌,祭祀神仙。

坤宁宫内的灶台,煮猪肉用的。

同时上供桌的还有净水、香碟和黄米糕,也就是黏米和黄米做成的打糕,也在坤宁宫内制作完成。

每天祭祀用完的猪肉,主要是交给散秩大臣和侍卫们消化,当时的侍卫事后回忆这个过程:

“每逢值宿的日子到五更天的时候,就听见乾清门有太监喊“请大人们吃肉”,当时的习惯语是“叫肉”。所有乾清门的侍卫进来到坤宁宫门口领肉。那时候我是伊立答(满语即站班的头目),还有几个御前的和卓钦(即侍卫中管理蒙文翻译事),太医院值班的,共六人。

进门来,从南窗下每人拿一块毯垫,地当中有一灯架子,在灯前放下垫子,向西一叩首,坐下。有太监给拿出一盘整方的肉,另有一人给盘内撒一把细盐,用手来撕吃,吃完把盘子一举,就有太监接过去,倘愿意再要也可以。”

至于大祭,则只有王、贝勒等及一品大臣,才有资格参与,二品官及值南书房翰林有时也可能参加,这也属于清朝的特殊资格和待遇了。

到清末,逐项制度废弛,甚至有太监把胙肉偷出,卖给宫外饭馆的事,传统老字号“砂锅居”的名菜“砂锅白肉”早年就是用偷出来的猪肉做的,一直相沿至今。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