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明朝野史 揭秘巨富沈万三真正的发家史

2017-04-30 00:36:54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元末明初,江南出了一个天下巨富,此人便是沈万三。沈万三的发迹极富有传奇色彩,从一个普通的自耕农,在元末明初迅速成为江南乃至于天下首

元末明初,江南出了一个天下巨富,此人便是沈万三。沈万三的发迹极富有传奇色彩,从一个普通的自耕农,在元末明初迅速成为江南乃至于天下首富,拥有亿万家财。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朱元璋为此封了他两个儿子为官。沈万三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并建有宽敞舒适的住宅。

更具有扑朔迷离意味的是,沈氏的衰落也如他早年发迹一样,于倏忽之间便山塌冰崩,家破人亡。如此传奇的经历使沈万三的一生笼罩着一种神秘的色彩,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他是如何摇身变为天下首富的呢?他又是如何衰败的呢?

沈万三原名沈富,字仲荣。人们称他“沈万三”,是因为他太有钱,是富甲一方的大富豪的缘故。明朝初年沿袭元朝的制度,将百姓分为奇、畸、郎、官、秀五等,秀为最上等,“秀”中又按照财产再分等次,“富者,谓之万户”,沈富在“万户”中排在第三等,所以大家把富有的沈万三称为“万户三秀”,简称沈万三,这个名字后来竟然取代了沈富这个真名,广为人知。

沈万三自幼随父兄流落到苏州长洲,居于东蔡村,以垦荒为业。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沈家已成为当地拥有相当数量土地的富户。当然,仅只如许土地,显然尚不足以让沈万三富甲天下,因此,沈万三的发家史便成为一个难解的谜。

关于沈万三发家致富的原因,前人有多种说法。有人说他得到了密授的点金术,可点石为金;有人说他家有聚宝盆,《挑灯集异》称沈万三曾将百余只青蛙放生,结果青蛙报恩,让沈万三得到了一只聚宝盆,家里因此大富,后来沈家被抄时这只聚宝盆被搜出,埋在了南京城下,南京有个城门名为聚宝门(今中华门)就因为这个原因;也有人说他在吴淞江打鱼,发现了大量乌鸦石(黑宝石),又夜观北斗,第二天早上即得到七星所化的马蹄金等等。

当然这些都是后人附会的无稽之谈。目前比较被认可的说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说是垦殖富家。一些史料上记载了沈家广为垦荒,至“田产遍于天下”。事实上,沈万三家族乘着元末明初的乱世之际,将一部分失去业主和佃户的土地占归己有,加以改良,并兴修水利,遂拥有了良田数千顷。

沈万三从“躬稼起家”,继而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成为豪富,号称江南第一。其二是得到贵人分财。沈万三早年曾助人为商,因其精明能干,颇得商贾青睐,得富商大贾资助想必也不是不可能的。《周庄镇志》记载,“沈万三秀之富得之于吴贾人陆氏,陆富甲江左……尽与秀”。也有人说“元时富人陆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对其治财者二人,以资产付之……其一即沈万三秀也”。

尽管后来的研究试图证明此说并非十分可信,但沈万三得吴江汾湖陆氏的资助应是无疑的事。另外一个比较盛行也较为可信的说法是贸易海外、交通四方而致富。元朝自1282年始行海运漕粮,因官船和人手不够,便雇私人船户运送,遂有多人靠此发了大财。

据元学者虞集《道园学古录》说:船户中以富豪船户获利最多,他们常夹带商品船和小快船,“交通海外诸番,博易以致巨富”,也就是假公济私,靠走私发洋财。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开放私人对外贸易,下海商船大增,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江苏沿海“下番”船只多达三千余条,主要贸易对象是高丽、日本和琉球,也有去南洋等地的。

这是发财的大好时机,正值青壮年又有商贸经验的沈万三当然不会错过。他从周庄白蚬江经大运河由刘家港出海非常方便,再加上江、浙丝绸、茶叶、陶器、工艺品等特产又深受海外欢迎,因此他后来居上,发了大财。

《吴江县志》也曾透露:沈万三“富甲天下,相传由通番而得”,“通番”就是与外国有交往。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也说苏州沈万三之所以发财,是由于从事海外贸易。这说明不少学者都认为沈万三是在发展海外贸易之后才一跃而成为巨 富的。

但好景不长,沈万三成为江南巨富后,其灭顶之灾也就随之而来,这要从朱元璋攻苏州城说起了。当时,面对朱元璋的猛攻,张士诚固守苏州城,让朱元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张士诚所以能固守苏州达八月之久,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得到苏州富民在财力上的大力支持,而作为富民之首的沈万三,自然出力不小。

城破之后,朱元璋对苏州富民记恨在心,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措施以做报复。作为精明的商人,沈万三当然看到了形势的变化,于是从支持张士诚对抗朱元璋转变为投靠朱元璋便成为必然的选择。于是在朱元璋大兴土木建筑都城之际,便出现了沈万三出巨资助修南京城的举动。当然,沈万三助修南京城的真相,史籍上也是众说纷纭,疑云重重。

首先是沈万三修南京城的起因,有的记载是沈万三自恃富实主动提出助修南京城;也有人认为是朱元璋对沈万三富可敌国的巨额家财心怀忧虑,为消耗他的钱财而通令沈万三助修南京城,沈万三是不得已而为之。其次是助修的范围,有的说是朱元璋令沈万三修洪武门至水西门一段,有的说是朱元璋让沈万三修南京城的东南部分,自修西北部分。

而助修的总量大多数野史中称沈万三是与朱元璋对半而筑,也就是说助修南京城的二分之一,而《明史》则记载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沈万三做的另一件拍马屁的大事就是想出资犒军。史载朱元璋有一次要犒军,沈万三主动提出代出犒银,朱元璋说:“我有百万大军,你能全部犒赏吗?”沈万三说:“我可以每人犒赏一两。”朱元璋闻听后冷冰冰地回答:“你虽然是好心,但犒军这件事不用你出钱。”

无论是助修南京城还是想出资犒军,沈万三的目的无疑是想讨好朱元璋,然而结局显然是沈万三没有想到的。史载沈万三与朱元璋同修南京城,结果沈万三比朱元璋先完工三日,朱元璋表面上给沈万三敬酒,说什么“古代有白衣天子,号称‘素封’,你就是这样的人啊。”

还以沈万三修城有功为名封他的儿子为官,但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显然是不会容忍在他之外还有一个白衣天子存在的。早完工三日,沈万三显示了自己的实力,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而沈万三主动提出犒军更是让朱元璋心中大怒,史载朱元璋在拒绝了沈万三犒军要求后,曾恨恨地说:“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

幸得马皇后代为求情,劝道:“其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灭之。陛下何诛焉!”沈万三这才没有即刻遭诛杀,但此时朱元璋铲除沈万三的决心已经难以改变了。沈万三可以说是马屁拍在马脚上,他在想用巨资讨好朱元璋的时候,却没想到他的富可敌国的巨额家财也会给他带来杀身之祸。沈万三最终没有逃过朱元璋的手心。

《明史》记载在马皇后的求情下,朱元璋没有处死沈万三,而是将他发配云南,最后客死他乡。不过,沈万三的最终结局如何,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记载,有人说沈万三因为修筑苏州街用茅山石为心,被朱元璋认为有异谋,结果将沈万三杀了;也有人说沈万三意识到情况不妙,逃到岭南去了。因此沈万三的结局究竟如何,还是一个谜。

沈万三家族也随沈万三的倒台而迅速衰败。其子被充军辽西,其女婿顾学文,因和一个女子偷情,莫名其妙地被牵扯到蓝玉案中,致使沈家几乎满门抄斩。这件事在清嘉庆《同里志》中有详尽记载,说洪武时同里镇陈某生有一子,是个弱智。这弱智儿娶妻梁氏,倒是个知书善吟的美貌女子。如此才貌双全的女子,当然名扬四方。

周庄沈万三的招赘女婿顾学文,听说后就十分倾慕,常借故雇船往来周庄同里之间。船到同里,就停泊于梁氏居室的窗下。一来二往,顾与梁氏几次照面,顾慕梁之美色,梁羡顾之英俊,两人心里就互相有意于对方,只是缺少机会。顾学文就买通当地恶少,引诱梁大弱智儿,出门饮酒赌博;又指使梁的邻居——一个老妪,带了新奇的首饰送给梁氏,并用言语挑逗。

梁氏本已对顾有好感,于是一拍即合,从此两人频频书信来往。弱智儿懵然不知,其父因在外当差,难得回家,也被蒙在鼓里。只有陈某的兄长也就是弱智儿的伯父,绰号陈缩头,隐约听到一些风声,但一时苦于没有证据。也是合该事发:梁氏疏于谨慎,竟把顾学文的书信裁开后卷成纸燃放在灯罩下。

陈缩头就买通梁氏身边的僮儿,把纸偷出,补缀成幅后,寄给在外当差的陈某。陈某看后,明白真相;况且顾学文的信末都盖有松月图章,更是铁证如山。陈某寻思,仅凭这样一封书信,告到官府,不见得会有什么结果,弄不好反而败坏了陈家的声誉。这时正好蓝玉大案案发,陈某就趁机诬告顾学文与蓝玉通谋。

一牵涉蓝玉案,就不再是什么私情事,马上变成要案。结果,不但顾学文以及他的父亲和兄弟被杀,连他的妻族,包括沈万三家族内的一大批人,都惨遭屠戮。沈万三一代巨富,他的崛起迅速之快,成为千古谜案,让后人疑云重重,而他的衰败之速,也让后人感叹不已。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