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水泊梁山怪人多 功绩平平 却也成了巨头!

2017-04-29 23:47:18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公孙胜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大宋宣和遗事》中。但只有个名字而没有故事。而在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赞》及之后的元明杂剧水浒戏里,均难觅

公孙胜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大宋宣和遗事》中。但只有个名字而没有故事。而在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赞》及之后的元明杂剧水浒戏里,均难觅其身影。《大宋宣和遗事》中的三十六人,在元明杂剧水浒戏中,绝大多数都露过面,不知为什么,偏偏公孙胜被遗忘了。不过,等到了小说《水浒传》里,他又突然冒了出来。不仅如此,还坐上第四把交椅,冠以副军师之职,写得神乎其神。

在《水浒传》中,公孙胜的故事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劫取生辰纲;第二部分是被戴宗、李逵请上山后的一系列战斗,前前后后,有十六回书提到或者有他的故事。劫取生辰纲,上了梁山后,他又没事可做了,其实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梁山有很多大行动,比如长途奔袭江州劫法场救宋江、还道村接应宋江、三打祝家庄等等,公孙胜不是闲居梁山不动,就是请假回乡探母,好像这些事与他无关似的。这个人物,被《水浒传》作者安排得若有若无。

再来说说智取生辰纲吧。公孙胜是个道行中人,智取生辰纲管他什么事?一个道人,不好好在家修炼,去劫什么生辰纲,真是多管闲事。再说公孙胜有吃有穿,家里还有三间茅房的不动产,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生活还不错,转入红尘干什么?有人说,这是他身在道门,心怀世俗,反映其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这说法就不靠谱了。劫生辰纲是为什么?恐怕参加劫取的人心里都清楚,拿吴用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图个一世快活”。这哪里有对黑暗现实不满的意味?劫取生辰纲后,白胜拿了自己应得的一部分,藏在床底下地里,慢慢地去“快活”去了;阮氏三兄弟回石碣村享受去了。公孙胜一个道门中人,拿着这些金银珠宝何用之有?再说生辰纲虽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不义之财”,你去抢,如果抢来是用它来济贫,做善事,还勉强说得过去。他抢来了占为己有,私饱腰包,“图一世快活”,与蔡京占有有什么不同?“不义之财”还是“不义之财”,只不过换了占有者而已。梁中书的这“不义之财”是搜刮而来,你是抢来的而已,搜刮而来是用其权力淫威,抢来的完全是强盗行径。作为道人的公孙胜,去干这个勾当,也太不安分守己了。这一点,《水浒传》作者,就不如《大宋宣和遗事》聪明,《大宋宣和遗事》中干脆把公孙胜排除在外,不让他去干这违法的勾当,不让他增加一份这样的罪名。

公孙胜是个道人,能掐会算,更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点豆成兵。又自幼好习枪棒,学成多般武艺,也可算得上半个真人。在与高廉、乔道清、辽国斗法中,他力敌千军,一支护送生辰纲的队伍,只杨志一个武夫带着十几个军健押送,对付这伙人,真是小菜一碟,他一个人完全可单独拿下的事。再说一个人干,影响面还小,独吞这十万贯财宝,更能图几辈子快活,何必不自己去劫,非要长途跋涉去郸城县找帮手呢?这郸城县有三个名人:晁盖、宋江、吴用。论名声,宋江最大,他为什么不选宋江,而选晁盖呢?无非是找帮手嘛!如果找一个会谋划的,不如找吴用或宋江,找会武艺的,就更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就是个武林高手,更何况还有道术。千里迢迢来找晁盖,说不清是为什么?何况他还不认识晁盖,找到了晁盖,他就那么有把握知道晁盖会同意跟他合作,干这不法的勾当?

他把这十万贯“不义之财”的信息送到,他的任务就完成了。智取过程中,吴用、白胜是主角,他是配角。上梁山火拼王伦,林冲是主角,他又是龙套。梁山脚下,与何涛等追捕的官军厮杀,阮氏三兄弟是主角,他还是配角,只是施展法术助三阮一臂之力。只见功夫,不见其性格。作者始终没有对公孙胜这个人物,进行过很好的刻画。作为梁山上坐第四把交椅的重要人物,其形象显得特别苍白。

大概《水浒传》作者对他没有更多的构想,第二十回上梁山后,到第四十一回,在长达二十一回书中,作者干脆让他在梁山上休息。除第三十二回在梁山上让他与宋江见上面外,就没让他露面。到第四十二回干脆放他的长假,让他回老家探母去了,一走又是有十二回书不见其身影,这大概也是作者无奈之举了。

公孙胜回家探母,是受宋江影响的。宋江上山后,晁盖就把他老父亲、弟弟宋清及家人接上了山,让其父子团圆。因而钩起公孙胜了念母之情,想家也说得过去,这也是作者无奈。不放他回去,又无事可写,不如回去名正言顺。回去了,不让他回来也不合适,因为《水浒传》还有近三分之二的章回没有展现,一个道中人,不好好为道,上山去做了强人,干了那么多违道之事,罗真人以“吾弟子既脱火坑,学炼长生,何得再慕此境?自宜慎重,不可妄为”、“此非出家人闲管之事”,不让他再次下山,也是有道理的。可是公孙胜事前与戴宗、李逵说的理由,就前后牴牾了。这里他说:“一者母亲年老,无人奉侍;二乃本师罗真人,留在座前听教。”他过去“一向云游在外”。智取生辰纲后,他一直留在梁山,老母在家就有人奉侍了?罗真人就不要他听教了?更何况他还说过“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能料理”,这就说明老母身体健康,生活完全可自理,无需要人奉侍,怎么刚过几个月,老母就要人奉侍了呢?这不是互相矛盾吗?这只不过是作者放他“长假”,找的托词而已。

长期放他的“长假”也不是个事儿,公孙胜总是个水浒人物,又是九天玄女三十六人名单中的第三号人物,就此让他打住,也不合适。再说《水浒传》后面还有三分之二的情节没展开,座次还没排,这“老九不能走”是当然的,还得请他出山。作者大概也意识,“放长假”虽然找到了理由,不让他出山也是不行的。于是作者又让罗真人开口了:“我本不教他去,今为汝大义为重,权教他去走一遭”,“你的老母,我使人早晚看视,勿得忧念。汝应上界天闲星,以此容汝去助宋公明”。罗真人是半个神仙,他哪是现在才清楚宋江、公孙胜都是上界星宿?才以“大义为重”?他过去让公孙胜下山,就对这一切应该了解得很。这时同意徒弟公孙胜下山,只不过又是作者找的借口。

总之《水浒传》作者写公孙胜这个人物,有很多无奈,不得不让他呼之即来,挥之则去,也正因此,公孙胜就成了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物。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