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中期秘密立储用意 不想再次九龙夺嫡
秘密建储,无疑是中世纪中国的君主传承机制的一种变革。但之前已述,变革的只是外在形式,并没有触动构建于满清血缘特权之上的机制内涵。
例如雍正元年(1723)八月,号称法度严明的“宪皇帝”,初行秘密建储,便很像“作秀”,怎么见得?一是选择余地很小,因为他虽生十子,却大半夭折,在当时年逾十龄的仅两名,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二者必居其一。二是这两个皇子的生母,一为熹妃满人钮祜禄氏,一为裕嫔汉人耿氏,论年长与母贵,弘历均占先机,况且据说这位皇四子在冲龄就曾因勇武而得皇祖康熙帝赏识。
三呢?雍正帝举行密封锦匣藏匾仪式,向王大臣训话,便说此举不过预防万一,“或收藏数十年,亦未可知”;由他即位后佞佛求仙、炼丹服药,都在追求“万寿无疆”,还将传位密诏另本随身携带,显然不把既定密诏看作不可改易,却万不及料仅过十二年就一命呜呼,以致秘密建储弄假成真。
轮到弘历即年号乾隆的“纯皇帝”演出了。他活得长,内宠多,有十七子,却想打破“先朝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的纪录。他即位初就“亲书密旨”,立皇后富察氏所生皇二子永琏为太子,不料这个嫡子才九岁就死了。他又拟立嫡次子永琮为嗣君,不料这个皇七子更短命,只两岁便“以痘殇”。这很使乾隆帝扫兴,而富察氏旋即早逝,继后那拉氏又不满皇帝荒淫而自杀。皇帝大怒,不再立后,那拉氏所生二子,怎会再有“绍承大统”指望?
时至乾隆六十年(1795),农历乙卯元旦发生日蚀,正月十五又有月蚀。迷信巫术的八十五岁老皇帝慌了神,以为上天示儆,是谴责他背叛上个乙卯年的登极誓言,即如获天佑,在位时间决不敢超过乃祖康熙的六十一年。于是同和珅密商,急忙选择皇十五子永琰(后改颙琰)为皇太子,因其母魏氏乃汉军旗人,已死二十年,没有如以往满洲列帝那样,可能受显赫的满蒙军事权贵的母后家族牵掣,应属老皇帝及其倖臣借以欺骗鬼神的合适人选。
显然老皇帝急于“冲喜”,这回连秘密建储的仪式也省了,不过尚未忘记他在乾隆十二年(1747)发布的那道上谕,所谓“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获之福”,即前述“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怎么办?也好办,就是在恢复皇帝生前明诏立储的同时,追封其母“令懿皇贵妃”的魏氏为“孝仪皇后”,至于这是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昭告中外决不“复册中宫”的上谕抵牾?那就顾不得了。
就这样,雍正帝为掩饰“夺嫡”之迹,并杜绝“夺嫡”事件重演,而精心设计的秘密建储政治秀,只传一代,便被迷信“天变足畏”的其子乾隆帝,弄得名存实亡了。那年老皇帝急忙立太子,急忙宣布次年元旦“内禅”,急忙声称自己将退居太上皇,却又唯恐臣民误会他的真实意向,急忙提前昭告中外,说做太上皇以后,“大事仍由朕断”。
太上皇所断“大事”,有一项就是在“内禅”以后,册封儿皇帝的嫡福晋喜塔腊氏为皇后。这等于预立儿皇后嫡出的皇次子旻宁,为孙皇帝的法定人选。喜塔腊氏旋卒,太上皇又勅命嘉庆帝的侧室福晋钮祜禄氏继位中宫,并且不顾新儿媳已有二子,命她抚养旻宁如嫡长子。嘉庆四年(1799)皇帝逼死和珅而亲政,却不敢更改已故太上皇预定的接班程序。又因皇次子在林清政变中捍卫宫廷而立新功,破格封其为智亲王,不啻再次默认他为钦定储君。但嘉庆帝拘泥祖制,生前没有昭示。
直到他在热河行宫龙驭上宾,才由皇后降懿旨,命智亲王继位。这使新即位的道光帝大为恼火,登极伊始,就对先朝重臣开刀,“以拟遗诏错误,罢托津、戴均元军机大臣”,另两名“均下部严议”。军机处大换血,输入的新鲜血液,以盐枭首辅曹振镛为中坚,不消说都是新帝亲信。(参看拙作《道光帝和他的首相》,载旧著《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道光帝庙号宣宗,是满清入主北京后的第六世大君。此人在位三十年(1820年9月—1850年2月),期间发生了清英鸦片战争,他被迫批准帝国对西方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即清英江宁和约,割让香港,开放五口通商,赔偿英国侵华军费,丧权辱国。以致往昔史家,竟将道光二十年(1840),划作中国古近历史的分野,而漠视那以后道光帝仍在国内厉行君主专制。
这个清宣宗,在鸦片战争失败后十年死去,依然墨守秘密建储的祖制,而不顾祖制早已名存实亡。据《清史稿》,他在位三十年,凡立四皇后二贵妃,育有九子,前三子早死,具有争夺储位潜力的,主要是皇四子即咸丰帝,皇六子奕。论母系,二子均为皇后所生嫡子。论教养,奕知外通今,识见远胜其四兄。论人品,皇四子沾染骄奢淫逸的纨绔习气,远过于其六弟。然而在道光帝晚年的选储测试中,落败的竟是奕。
据晚清野史笔记透露的情形,那过程很像《红楼梦》描述的宝黛之争。在鸦片战争中备受重创的道光帝,心态犹如贾母,爱听假话,憎恶诤言。备受奸诈师傅调教的皇四子,在父皇面前竭力装愚守拙,比如田猎不得一兽,却说不忍伤害有孕的狐兔,而逢父皇道及身后事,即伏地痛哭以示忠孝,活像薛宝钗。而皇六子却如林黛玉,言行率性,视打猎为竞技,说未来也不掩饰理想,在父皇及其身边的伪君子看来,不仅露才扬己,还是主张“用夷变夏”的危险人物,恶谥为“鬼子六”。如此这般,帝位落到咸丰头上,犹如在贾府未来第一夫人争夺战中,宝钗战胜了黛玉,还消置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