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贼将铲子伸进明十三陵 哪座陵最先挖
民国时期,北京周边的盗墓活动十分频繁,清代皇家陵园被盗掘尤其严重。我上面的文章说有清妃陵被盗的事情,就是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不少人可能觉得奇怪,明代皇家陵园为什么没有被盗挖?其实不是这样,明陵也被盗墓者盯上,并光顾了。
这篇文章,就来说民国时期盗墓者盗明陵一事。
一般来说,亡国后,新朝会将前朝的陵墓破坏,以绝其风水龙脉。所以中国古代各朝的帝王陵多遭盗毁。但有一个朝代例外,就是本书其他章节中也提到的明代帝王陵,总体保存最好,基本上未被破坏。据勘察,北京明十三陵除殉国的末帝朱由检思陵被盗、万历帝朱翊钧定陵被考古发掘外,其他陵墓的地宫从未被盗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奇迹的背后是有原因的。清朝统治者坐了江山,自认为江山是从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手中夺得的,所以对亡朝比较客气,没有破坏明陵。即便乾隆盗陵“拆大改小”,破坏的也仅是地面建筑。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尊崇朱明王朝,明陵又得到了保护。
但是,盗墓贼却从来没有忘记明陵,民国盗墓贼便光顾了十三陵,德陵最先被盯上了。
德陵的主人,是明代倒数第二位皇帝——熹宗朱由校。
最早光顾德陵的盗墓贼叫侯显文,是民国时北京著名的盗墓大贼之一,他系北京昌平县大辛峰乡人,地方盗匪,20世纪二三十年代横行于当地,成立了一支拥有武器的盗墓团伙。这个盗墓团伙盗掘最多的并不是皇陵,而是王爷坟,在昌平一带的清代王爷坟,几乎都让其光顾了。
在昌平县东30里的翠华山前,东崔村附近的麻峪,原有一处“六爷坟”,墓主是清道光皇帝第六子奕昕,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侯显文便率人将六爷坟盗掉了。事先,侯显文带话给各看坟户:“谁出家门就打死谁。”吓得看坟户不敢在家里睡觉,大冬天的躲到雪地里趴着。
事后有人到昌平县报案,被侯显文派的人在半路截住,没少挨打。值得一提的是,此后,又有三四拨盗墓贼来盗六爷坟,这时看坟户不再东躲西藏了,明确告诉来人,里面的东西已被侯显文盗空了,别白费工夫。
后来,恭亲王坟、醇亲王坟、明珠墓、成亲王坟等,都没有逃过侯显文的黑手。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后,昌平县被划入界内。这时的侯显文迅速发展自己的势力,其盗墓活动进入了疯狂阶段。有一个细节颇有意思,好多墓主的后人都害怕他,担心祖坟被他挖了,估计防不住,干脆自己动手挖了祖坟,以绝盗墓贼的念想(详见《民国盗墓史·内幕卷》另外章节)。
大概就在这前后(另一说是民国二十一年前后),侯显文打起了十三陵的主意,第一个目标就是朱由校的德陵,在13帝陵中最先被挖。
朱由校的祖父就是定陵的主人——万历皇帝朱翊钧。朱翊钧死后,其父朱常洛继位,结果刚当1个月的皇帝便驾崩了——服用了鸿胪丞李可灼敬献的红丸药后,不治而亡(此即明宫三大案之一的“红丸案”)。时年16岁的长子朱由校接班,当上了皇帝,时间是1620年(泰昌元年)9月6日,次年改元“天启”。
朱由校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务正业的皇帝之一。他平生喜欢做木匠活儿,此即《明史》所记的“性好营建”、“亲斧锯椎凿鬃漆主事”。他的手艺还特别高,自制的小楼阁,“雕镂精绝,即巧工亦莫能及”。干得高兴时,比民间木匠还随便,常解衣裸体,随地盘坐。由于无暇顾及朝事,让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钻了空子。魏忠贤左右了朝廷内外大事,形成了腐败的“阉党”。
朱由校在私生活上也有怪癖,离不开比他大15岁的乳母客氏。客氏原系河北定兴县平民侯二(侯巴儿)之妻,可能是自小有了感情吧,朱由校对客氏宠溺异常,称她为“客奶奶”,还曾管她叫过“巴巴”(爸爸),平时和客氏出双入对,连大婚后还以“皇后幼,赖媪保护”为由,将客氏继续留在宫中。当了皇帝后,朱由校封客氏为“奉圣夫人”,最荒唐的是,他还亲自做媒,将客氏嫁给魏忠贤,与一个太监结为“夫妻”。
这对非常男女搞到一起可不得了。魏忠贤、客氏二人内联外合,把大明朝廷搞得乌七八糟。幸好,朱由校只当了7年皇帝,不然明朝灭亡得会更快。1625年(天启五年)端午节,朱由校和十七八岁的小内侍在西苑游玩时意外落水,染病在身,救治无效,驾崩于懋勤殿,时间是1627年(天启七年) 8月22日,年仅23岁。
德陵,位于永陵东北仅1里远的地方,背倚双锁山潭子峪,形制和景陵差不多,规模不大,当年享殿柱子上都包饰着金莲花。朱由校死时,陵寝仅初具规模,尚未完全建好。其弟朱由检继位后,下令抓紧施工。1628年(崇祯元年)3月8日,朱由校葬入德陵地宫。
侯显文是当地人,对十三陵的情况相当熟悉,带着自己的一班人马来到德陵后,立即动铲,指挥盗掘。据说他当时共带了18名盗墓同伙,但是他们挖了半天也未找到地宫入口,最后放弃了,另择其他容易得手的墓盗掘——虽然德陵最先被挖,却未挖成,不幸中的万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