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野史秘闻 > 正文

强盛的异族今何在?李世民的汉族血统又有多纯

2017-03-29 13:28:48  来源:360常识网   热度:
导语:宋元、明清之际,农民与地主们的矛盾让位于汉族与其它民族的矛盾。这其中,尤以明末为甚。当年将大明崇祯皇帝逼得上吊自杀的农民军们,在汉

宋元、明清之际,农民与地主们的矛盾让位于汉族与其它民族的矛盾。这其中,尤以明末为甚。当年将大明崇祯皇帝逼得上吊自杀的农民军们,在汉族危险之时,掉转矛头,指向来自北方的女真人。因为他们的记忆里,还沉淀着对元朝人分四等的恐惧。

只是,这样的说法,似乎又有些轻薄。因为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几千年来,与周边民族的竞争,从来就没有停过。说得直白,是一直有战争;说得好听一些,就是一直在融合(注意这个词,后面还会说到)。

我们知道,西周之末,出了个爱搞笑的周幽王,相传,为博冷艳美女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演绎了一场狼来了的故事。待到自己的岳父老子联合犬戎来攻,就没有诸侯来帮忙了。咱那时的历史教科书上,写的就是西周为犬戎所灭,平王迁都,是为东周。这或许,是中原王朝与异族大冲突的开始——之后,屡见不鲜,没什么稀奇。

待到东周,春秋战国数百年,偏居西部的秦国,在山东诸国人眼中,那也跟戎狄差不多呢。虽然他们同是从周天子的大家庭里,分出来的,为何却被人瞧不起呢?想来,是东边那些人,觉得他们没文化吧?在此处,主体民族,成了个文化概念了。

秦统一天下,东方之国的有识之士们,是否也为亡于戎狄而心有不甘呢?只是,谁的武力强,谁就能说上话,再说,北边来了真正的异族匈奴,所以,大家一致对外才是啊。因而,延至汉朝,与匈奴战争上百年,终于,把他们打趴下了。一部分西迁,一部分南附。南附之人,附到哪里去了?还不是男的成了汉族的女婿,女的成了汉族的媳妇——然则,别忘了,《史记匈奴列传》里有写到——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说白了,本是一家啊,只是分开得久了,互相不认而已——这与如今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了,异曲同工。

唐朝亦是类似,突厥打啊打,又是一部分西迁,又是一部分南附,南附的,又是融入了当地的汉人当中。

更不要说,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打来打去,婚来婚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论基因,估计也没多少纯的了。所以,咱们历史书上,对此段之描述,乃是民族大融合。且当时叱咤风云的鲜卑族,他们给自己追根溯源,也是到了黄帝那里呢——而东汉应奉在给汉桓帝的奏章中,则直接写到——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他们都是不堪忍受秦朝压迫的自己人啊。

宋金分野,咱看过种说法,讲北方的汉人,对宋朝的北伐,其实是没多少兴趣的。因为,他们的意识里,跟南方汉人,不是一类。

元朝将人分为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咱教科书里,讲之所以有汉人、南人之区别,是以归顺元朝先后来划分的,实际上,或许跟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在血统上,有着极大不同,关系密切吧?

再说到满清,在清朝之时,皇帝们便已忧虑于满族人已不会讲满语,写满文了。到得后来,满字,差不多只在身份证上有用了。

每看到明清易代的文章,总有网友惋惜于误我汉族三百年。实际上,这个汉,早是个文化概念,与基团无关。司马迁将匈奴视为夏之遗民,鲜卑将自己往汉族身上靠,金朝还将自己当作中华——唐太宗他们,有几分之一的汉族血统呢?

转载申明:360常识网,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