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胆量的才子 自点状元 皇帝还点头同意
科举在咱中国,是件大事。对国家而言,是为选择人才,对家族个人而言,也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而最风光的无疑是夺得殿试第一名成为状元。
一般而言,状元的产生严肃认真,容不得半点玩笑,但是历史那么久,出几个无厘头式的状元也是点缀。其中陆扆的状元也挺有意思,因为他的状元是自己封的,而且别人还承认!
他出身名门望族,本身的确也很会写文章,才思敏捷。《全唐诗》录了他写的一首诗:“曙色分层汉,莺声绕上林。报花开瑞锦,催柳绽黄金。断续随风远,间关送月沈。语当温树近,飞觉禁园深。绣户惊残梦,瑶池啭好音。愿将栖息意,从此沃天心。”诗不错。
当然他最出名的不是他的诗写得好,而是他“自点状元”。886年,陆扆进京科举时,正赶上唐僖宗逃亡,象其他许多人一样,他追到僖宗的驻地。
那会儿战乱,也没得那么多讲究。同中书舍人郑损住在一起时,陆扆凭着他出色的才华,和郑损混熟了。宰相韦昭度很赏识陆扆。陆扆则希望自己早日成为进士,好几次恳求韦昭度开科取士。韦昭度说:“现在是夏天,不是试期,并且请谁做主考呢?”陆扆说,请郑损最合适。韦昭度答应了,让他自己去说。书贴、榜文,都由陆扆自己制定。
对于宰相来讲,在战乱中开科取士虽然有点上不了台面,但是却没有什么损失,反而容易让天下人相信,天下照样是李家说了算,即然如此,那就答应了他。
于是,陆大才子着手去办,他从逃难的队伍和周围各县中拉来一批考生,设了个临时考场。既然什么都自己写,那就把自己的名字写在最前面,名单列好,宰相过目之后,交给皇帝,皇帝点头,于是,他就被皇帝点为进士第一,也就是俗称的状元了。
这事可不止一人知道,后来,他在翰林院任职,正赶上大热天。同僚跟他开玩笑,说这样的日子,很适合造榜。这话说得有点伤人,但是谁让这就是事实呢?尽管如此,他仍然兢兢业业,勤政爱民,忠直清正。在朝为官,敢于直言;在地方为官,颇有政绩;当宰辅后,千方百计削弱宦官、军阀之权,成效不大但用心颇佳。
有一次,昭宗曾作赋,诏学士皆和,陆扆最先写就,令人刮目相看。昭宗不禁赞叹说:“贞元时陆贽、吴通玄兄弟善内廷文书,后无继者,今朕得之。”此后,昭宗一再提拔重用他,后来即使被他触犯过,也不记前嫌,再次起用,委以重任,两度为相,居相位共4年零4个月。
唐朝末代皇帝——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帝迁居洛阳,陆扆任吏部尚书。后被朱温连降十五级,被贬为濮州司户参军。六月,朱温又杀旧宰相裴枢、独孤损、陆扆等三十余人于白马驿。朱温的谋臣李振屡试进士,竟不中第,故深恨朝官,对朱温曰:“此辈常自谓清流,宜投之黄河,使为浊流。”朱温含笑听从。两年之后,唐朝灭亡。
人生难免遇个死字,只要活着时精彩就好。陆大才子仕途并不顺,与个人有关,更与大唐气数有关。他能自已点自己当状元,并能得到皇帝承认,有运气,有胆气,更是要有才气的支撑,否则,一个草包状元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