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边的8位智囊团 另一“神秘“谋士更吓人
曹操不像袁绍那样遇事没有主张,任谋士们争论不休;另一方面,他又不像诸葛亮那样遇事不与人商量,自己一人做主,而是既听从谋士的高见,又善于决断,充分发挥出智囊团的作用。
一
“智囊团”由一些各有专长职业“智囊人物”组成。如果考究“智囊团”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曹操很可能是始作俑者。据有人统计,直到曹操去世为止,他的核心谋士、重要谋士共有102人。而按《三国志》和裴注的记载,粗略统计,曹操的谋士有87人,其中大师级谋士8人。前期应该就是荀彧、荀攸、贾诩、郭嘉和程昱,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曹操集团“五大谋士”。
三
曹魏时期最杰出的谋士是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等。需要说明的是,“戏志才”也是曹操手下早期的谋士,为人多谋略,曹操十分器重,他首先提出了“智囊团”雏形,可惜不幸早卒,史料极少,颇为神秘。他死后,荀彧推荐了郭嘉。他们组成曹操的“智囊团”,每当需要决定大计方针时,曹操总是先让谋士们充分地发表意见,或者主动征求谋士们的意见,然后选择正确的意见或吸收某些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自己作出决断。
四
曹操是怎样把这些职业谋士聚集起来的呢?头条网友总结出四个方面:一、投效。荀彧、郭嘉、桓阶、贾诩等人的投效最典型。二、推荐。荀彧前后所举荀攸、华歆、郭嘉等;三、纳降。以许攸、陈琳、牵招为代表。四、强征。徐庶原是刘备的军师,几次用兵打败曹兵,曹操捉住了徐庶的母亲,以假书信诱骗徐庶离开刘备而到自己身边。
五
曹操对智囊团的的管理很有一套办法,一是以才为重。曹操不仅看重自己手下的谋士,而且对他人手下的谋士也十分看重,以礼厚待。袁绍的谋士沮授被曹操俘获后,明确表示不投降曹操,曹操将他留在军中,以礼厚待;陈琳为绍草檄骂曹操,辱及三代,后被俘,曹操惜其才而用之。曹操又以联姻的方式笼络智士,如曹操将女儿安阳公主嫁给荀彧之子荀恽。
六
曹操的智囊团在政治军事决策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曹操不像袁绍那样遇事没有主张,任谋士们争论不休,无所决断;另一方面,他又不像诸葛亮那样遇事不与人商量,自己一人做主,而是既听从谋士的高见,又善于决断,充分发挥出智囊团的作用。
七
在政治上,智囊团提出迎献帝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采纳此计,从此占领了政治的制高点,得了全局的主动。在军事方面,智囊团替曹操顺应形势制定战略方针。官渡之战之前,荀或与郭嘉定计,先南后北,对抗袁绍。避免了四面临敌和陷入两线作战。
八
官渡之战以后,荀彧、郭嘉画计,先扫河北而后南下。曹操经过了七年的征战,平定了河朔,击败了乌丸,解除了南下的后顾之忧。赤壁战后。智囊团为曹操避免两线作战而转为防御,挑动吴、蜀内讧,吴蜀交恶等都显示了智囊团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