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睢阳保卫战 靠吃人肉坚守半年多城池
安史之乱,让一个强大的唐帝国瞬间由盛转衰。以前主动出击的唐帝国,变成一个只会被动挨打的懦弱政权,曾经诞生过中国历史上最能上阵单挑皇帝的李氏家族,继承者们也更习惯了被叛兵追的东奔西跑。
正是在此过程中,唐王朝历史上三次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相继发生,今天就先说说睢阳保卫战。
这是一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与太守许远,及城父县令姚阎合在一起。
之后,他们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陵北击败杨朝宗,斩叛将20人,杀敌一万余人,投敌尸于睢阳渠中,渠水为之不流。
杨朝宗幸免一死,连夜逃去。这次战后,张巡接到朝廷诏书,被封为主客郎中,兼河南节度副使。此战史称睢阳之战又或睢阳保卫战。
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兵力与杨朝宗合,共十几万人,进攻睢阳。
面对强敌,张巡、许远激励将上固守,从早至午,接战20余次,士气不衰。许远自以才能不及张巡,推张巡为主帅,而自己管筹集军粮和战争物资。
张巡任主帅后首先清除了内部叛将田秀荣,然后率军出城主动袭击叛军,将叛军打得大败而逃,并缴获了大批车马牛羊。
张巡把这些战利品都分给了将士,自己分毫不要。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张巡为御史中丞;许远为待御史;姚訚为吏部郎中。
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起兵叛唐的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而代之。成为叛军首脑的安庆绪,将其战略重点瞄向了还没遭战火侵蚀的江南半壁河山。
也是,他派遣手下大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十几万人,进攻江南半壁江山的屏障睢阳。
睢阳太守许远知道自己根本不会指挥作战,于是邀请正在雍丘县屡次挫败叛军的张巡前来支援。
只不过,面对13万叛军,张巡和许远两军相加也不过6千余人。好在,张巡足智多谋,许远保障后勤有方,南霁云、雷万春等将士舍生忘死,取得了一次次作战的胜利。
正月,尹子琦率军达到睢阳城下,自以为凭借人多势众可以一举攻下睢阳。让他想不到的是,虽然他在16天的时间里发起了无数次进攻,有时一天就发动20余次攻击。
结果是,叛军损失2万多人,却没有越雷池半步。损兵折将的尹子奇,只好采取围城的办法,企图迫使城内军民在缺粮少吃的情况下不得不投降。
不过城内军民,没有在叛军的围困面前胆怯,依然坚守城池。张巡更是利用叛军长期钝兵于坚城之下,师老无功的疲惫心态,屡次组织精锐部队进行偷袭和反击。
三月,张巡大犒士卒,然后率军出城直扑叛军核心阵地。自以为兵力强大的叛军并没有将这股小小的唐军放在眼里。
结果交手后发现,这支唐军都将生死置之度外,无不以一当百。叛军在唐军的攻击下溃散而逃,损失战将三十余人,军兵三千多人。
损失惨重的尹子奇,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随时呼叫援助。连续几次交战,损失了几万人马,没问题,去找安庆绪要。为了能夺得江南半壁江山,安庆绪也是拼了老本,再次调集数万人马给了尹子奇。
让尹子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刚刚军力得到补充么几天,张巡就给了他一个当头棒喝。
一夜,叛军突然发现睢阳城内的唐军鸣鼓整队,似乎要准备发起攻击,于是立即开始排兵布阵准备迎战。结果叛军刚刚部署完成,城内又偃旗息鼓,声息皆无。